第276章 淞滬會戰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看著天幕最後的這一段陳述,正在奔赴上海的小川軍不自覺放慢了腳步。
    一個人慢了下來就擋了後麵的將士們也慢了下來。
    隨部隊一同行軍的軍官立即來到他的麵前。
    “娃兒,你弄莫子?十萬火急快點跑!”
    “官長,這一仗是不是會嘿慘?”
    跑了一腿泥的軍官憤怒地指著隊伍前頭的那麵高舉的旗幟。
    “看看!那是啥子?傷時拭血,死後裹身,那是老子們川軍團的死字旗!是我們的團旗!
    我們本身就是要去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去死怕不怕?怕你就他娘的滾出去,不要講你是我們川軍團的,也不要再講你是我們四川人!”
    “不怕!”
    “不怕那就跑,真到要死的時候老子我絕不會例外!”
    ……
    【如果有上帝視角俯瞰此時的中華大地,會看到全國各地的部隊從各地出發趕赴上海戰場。
    但是這場曆經了九十一天的血戰,其慘烈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這場會戰抽調了當時全中國兵力總數的三分之一。
    但是奈何擁有海陸空三軍和步坦炮精良裝備的日軍,火力實在太過強大。
    靠著海軍艦艇的炮火支援和飛機轟炸,中國軍隊在沿海和靠近前沿的防禦工事許多都在第一時間被轟炸,損毀嚴重。
    隻有部分永備工事在抵禦轟炸的同時,仍能頑強抵擋日本陸軍進攻。
    但隨著戰事的持續,永備工事也陸續被日軍攻破,中國將士們就隻能靠血肉之軀與日軍的坦克、大炮反複拉扯衝鋒,爭奪據點、陣地。
    平均每天犧牲一個師,七天陣亡一位將軍,一個月內陣亡上千名團級以上軍官。
    奔赴數千裏趕赴戰場的將士,可能正麵作戰不到幾分鍾就會陣亡。
    中央軍王牌師被打到士兵換了一輪又一輪,黃埔軍官接連陣亡。
    正麵戰場上打到班長當排長、排長當團長、營長當師長,指揮軍官幾乎斷層式犧牲。
    投入兵力二十萬的川軍傷亡超過六萬人,部隊整連整排地犧牲。
    投入兵力總計六萬的桂軍加上戰時補充兵員,實際投入兵力可能有十萬),卻陣亡了足足五萬人。
    湘軍也是派出了全部主力,他們守大場、戰江陰、血戰杭州灣,十萬人奔赴戰場,八萬人參與戰鬥,八萬人卻幾乎全軍覆沒。
    如此戰損比的湘軍,卻依然戰至最後不曾退縮,湘軍們用他們的生命踐行了“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的悲愴誓言。
    而早在淞滬會戰五年前的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粵軍第十九路軍就在蔡廷鍇將軍的帶領下,與日軍激戰三十二個晝夜,三萬粵軍英勇抵抗,傷亡慘重。
    淞滬會戰中,粵軍又投入了最後六至七萬人的家底,眾多士兵血灑疆場,基層軍官犧牲比例也極高,他們以巨大犧牲,為中國抗戰的悲壯史詩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被稱為草鞋軍的貴州黔軍,雖然裝備奇差,甚至有人隻能用大刀做武器,可也依然誓死衝殺,以投入一萬六千人,傷亡一萬兩千人的犧牲打出了黔軍的鐵血。
    還有以雪恥之心奔赴戰場的東北軍,其67軍在軍長吳克仁親自率部衝鋒下,幾乎全部犧牲,證明了東北人絕不是一槍不敢放的孬種。
    投入三至四萬人的西北軍,也有高達萬餘人的傷亡,眾多西北軍戰士血灑淞滬,盡顯民族氣節。
    雲南滇軍投入四萬人,傷亡一萬八千餘人,作戰同樣極為英勇……
    整場會戰中國軍隊傷亡數字十分驚人,高達三十餘萬人 。
    隨著戰事的進行,在上海及周邊有限區域內,人員傷亡急速攀升,仿佛絞肉機器一般,不斷吞噬著鮮活的生命。
    將士們的屍體鋪滿戰場,血水將上海周邊被炸成泥湯軟土的土地染的鮮紅。
    這場戰役也被稱為東方絞肉機。
    盡管中國軍隊以前仆後繼的必死之心英勇作戰,但會戰的結果依然還是中國軍隊犧牲太大,被迫後撤,日軍占領上海為結果。
    連命都豁出去卻依然打不贏,這樣的絕望縈繞在每個中國軍人的心頭痛苦萬分。】
    天幕將有關淞滬會戰的影視劇投送到各個時空。
    日軍艦船、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中國軍人在連敵人都看不到的陣地中不斷陣亡,讓古人們對這場會戰的殘酷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他們要爆破樓體,樓一炸,我們就全完了……給我媽。”
    “陳樹生!”
    “下一個!鋼板陣就要合上了,把下邊炸開!”
    “湖北通城李滿倉!”
    “下一個!”
    “孩兒不孝了!”
    “下一個!”
    “湖南瀏陽王金鬥!”
    “娘!俺走了!”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近代戰爭的鋼鐵洪流與火炮威力,在此中展現地淋漓盡致,更展現出的,是中國軍人在那時麵臨的殘酷和絕望之下依然堅定。
    如果每個朝代在麵臨外敵入侵之時,都有如此堅毅的舍生取義,或許也就不會有金滅北宋、暴元據天下、滿清誤中華等等莫大的曆史遺憾。
    但更該令人慶幸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有這麽多的軍人依然堅信中華不亡,在無比的絕望之中奮戰到底。
    如果沒有他們,那麽今天的曆史可能根本不敢設想……
    在感同身受的古人們與後世軍人共情的同時,眼中似要冒出火來的朱高煦,站在改換成新式火炮的巨艦寶船上,喝問道:
    “最後一批炮彈和糧食運來了沒有!?定好的今天出征,再要拖遝讓本王耽誤一天,本王手裏的槍在殺倭奴之前,就得先殺幾個怠慢東征的庸官祭旗!”
    作為東征艦隊副貳的鄭和,勸慰道:“多等上幾日也並無不妥,火炮、槍械、糧食都要得太急,莫說有多少騾馬累死在路上了,就是京師的鋼鐵廠,都聽說有工匠操勞過甚死了,煤礦和鐵礦場這些地方,也時不時傳出有催礦催得太急,出了礦道坍塌的慘事。
    放慢一些,東征前我們也好多用些時間檢查艦隊諸項事務,不留隱患。”
    鄭和話音剛落,遠處的碼頭就突然傳來最後一批炮彈和物資運抵的喊聲。
    朱高煦迫不及待地命令道:“快!通通裝上船,即刻東征!本王要叫那些倭奴好生嚐嚐絕望是什麽滋味!”
    在艦隊眾多將士一起運作下,裝載物資和最後的檢查籌備完成後。
    朱高煦拔出寶刀最後下令道:
    “揚帆!東征!”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