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李梅燒烤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瓜島勝利後,反法西斯同盟軍製定了第二階段的聯合反攻計劃。
    1943年11月,美、中、英三國領導人在埃及首都開羅簽署了《開羅宣言》。
    宣言主旨為,明確共同對日作戰,直至實現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為了配合中國戰場和太平洋地區的戰爭態勢,打通中印交通線。
    1943年10月,美中聯手發動了緬北滇西反攻戰役。
    這也是中國遠征軍的第二次出國作戰。
    經過數月激戰,美中聯軍成功攻克日占密支那,徹底將日軍驅逐出緬北,重建了中國與盟國的陸上交通線,並由此揭開了反法西斯同盟軍對日全麵反攻。
    1944年6月,美國開啟馬裏亞納群島戰役。
    背景為美軍欲切斷日本本土與南太平洋聯係,建立轟炸日本本土基地,日本則全力防守,視馬裏亞納群島為“絕對國防圈”關鍵。
    因為戰略目的對日本和美軍都極為重要,雙方都調動了大量兵力和艦隊。
    6月19日,雙方在菲律賓海海域爆發了激烈海戰。
    由於美軍艦艇技術領先,航母性能卓越,艦載機先進,雷達、火控係統精準高效,能遠距離發現並攻擊目標。
    而日本艦艇技術發展滯後,如艦載機零式戰機後期麵對美軍新戰機優勢不再。
    並且日本資源和工業能力都有限,飛機、艦艇等關鍵武器建造能力和維修能力都很不足。
    最終使得這場激烈海戰日本艦艇和艦載機損失極為嚴重,而美軍卻損失極少。
    僅在6月19日一天,日本就損失艦載機超過三百架,20日又損失約一百五十架。
    艦艇方麵,日軍被擊沉和重創的航母、油輪、驅逐艦等眾多,其中包括“大鳳”號航母、“翔鶴”號航母、“瑞鶴”號航母等。
    在整個馬裏亞納群島戰役期間,日軍除了海戰中的損失,在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的守備部隊也基本被全殲,損失約七萬餘人。
    同時還損失了大量的運輸船、輔助艦艇等用於支援島嶼作戰和運輸補給的船隻。
    美軍則陣亡了約兩萬三千人。
    損失一艘航母、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七艘驅逐艦 。
    飛機損失約一百五十架。
    美軍則成功攻占了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等關鍵島嶼,獲得轟炸日本本土的前沿基地。
    隨後可以直接空襲日本列島,打破日本 “絕對國防圈”,讓日軍徹底失去戰略緩衝地帶。
    此戰之後的戰略走勢基本奠定了日本失敗國家淪陷的結局。
    加劇了日本國內恐慌,在戰爭資源枯竭和遭受了巨大損失後,日本民眾厭戰反戰情緒高漲,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政權崩潰。
    從1944年11月起,美軍以馬裏亞納群島為基地,出動b  29轟炸機持續轟炸日本。
    1945年初,加強攻勢,至8月日本投降,幾乎無間斷。
    具體次數難以精確統計,但僅1945年3月至6月,就對日本六十六座城市大規模空襲。
    尤其是1945年3月9日至10日的“李梅火攻”行動。
    美軍派遣三百三十四架b  29轟炸機夜襲東京,投下大量燃燒彈,東京約四十一平方公裏區域被毀。
    5月,對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工業城市也進行類似大規模燃燒彈空襲,嚴重破壞日本工業生產能力與城市基礎設施。
    因為日本的房屋多為木質結構,普通的轟炸在炸塌房屋後,較輕的木製結構並不能很好的對日本人造成殺傷,房屋重建也比較快。
    尤其是日本工業分散且有偽裝,加上高射炮與戰鬥機防禦,精準摧毀日本工業能力比較困難。
    而選擇火攻就不同了,日本房屋密度高且易燃,火攻更容易連點成片引發大麵積火災,成本低,又能高效破壞城市。
    既然日本工業分散不好找,那就不找了,直接讓日本陷入火海連工業和民房一並全都燒了。
    於是在李梅火攻的空襲下,造成日本約八萬三千餘人直接被炸或被燒死,又或被濃煙嗆死。
    超過十萬人受傷,一百萬人無家可歸。
    並且火攻摧毀大量工廠及設備,許多關鍵產業如飛機製造、鋼鐵生產等減產或直接停產,嚴重削弱了日本的戰爭潛力。
    大規模戰爭帶來的慘痛傷害,也終於讓全民支持侵略的日本民眾深感恐懼絕望。
    缺乏人性的人從始至終都是這樣,傷害沒有降臨到自己頭上時,尤其是還能從傷害他人中掠奪利益時,根本就沒有與他人共情的能力。
    極盡瘋狂又殘忍地殺戮和劫掠,就是日本人充滿獸性的真實寫照。
    既然沒法用文明和理性讓這些泯滅人性的日本軍國主義與弱者共情,那就直接讓他們在有力的複仇中悔恨便好。
    隨著大轟炸的持續進行,日本人的抵抗逐漸意誌瓦解,民眾也紛紛“醒悟”對政府的戰爭決策產生懷疑,從內部動搖日本繼續作戰的根基。
    但是單純的轟炸局限性還是很多。
    一是成本高昂,轟炸機的數量不夠,航彈的生產效率也限製了轟炸頻率。
    二便是威力不夠大。
    這裏的威力不夠大指的是不足以直接威脅日本統治者的生死。
    對平民來說李梅火攻的效果已經足夠好。
    房屋被焚燒殆盡、工業能力大幅衰退、糧食嚴重緊缺之下民眾的生活水平下降至極端,甚至出現餓死的現象。
    但這些對平民的苦難再大、死傷再多,日本的統治階層受影響也還是很有限,至少它們依然安全有保障,衣食無憂。
    平民和士兵就算死得再多,隻要能維持統治,對它們來說都隻不過是必要的。
    所以哪怕在二戰末期日本的敗局已定,本土都已經被炸得不成樣子了,民眾的生計更是掙紮在死亡邊緣,日本統治者依然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
    鼓吹堅持到底必能獲勝,煽動民眾參戰,妄圖讓全體國民抵抗到底,給盟軍造成巨大傷亡,根本不管民眾的死活,隻為能夠爭取有利的投降條件。
    所以在不間斷轟炸的同時,在真正能夠直接威脅日本統治者性命的武器誕生之前,地麵進攻依然是加速日本投降的必要手段。】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