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核爆日本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硫磺島戰役美日參戰比是五比一,但傷亡比卻是一點二四比一。
如此戰損比,讓美國不由得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充滿擔憂。
如果按照硫磺島戰役的損失,美軍要想登陸日本本土作戰滅亡日本,可能要付出上百萬士兵死傷的巨大代價。
而理論能夠頃刻滅亡日本的大殺器,目前仍在研製過程中,前所未有的武器最終能否研製成功誰也不確定。
所以繼續逼迫日本投降的地麵進攻依然不能停下。
1945年4月1日,衝繩島戰役打響。
衝繩島距離日本主體本土九州島僅有六百三十公裏。
對日本而言,一旦衝繩島失守,美軍依靠這處前沿基地,便可徹底掌控日本本土周邊的製海和製空權。
衝繩島戰役也成為了二戰日本投降前夕進行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
此戰美軍投入約五十四萬兵力、一千五百餘艘戰艦、兩千餘架飛機。
日軍則投入了約十萬守軍。
此戰日軍再一次憑借堅固工事和自殺式攻擊,給美軍造成了巨大傷亡。
十萬餘日軍幾乎全部戰死,美軍也傷亡七萬餘人,並且陣亡了一位中將。
戰役最後衝繩島被美軍占領,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重要基地,加速了日本投降進程。
而在衝繩島戰役進行的同時,二戰另一端的歐洲戰場上,德國也在蘇聯和英美聯軍的東西夾擊之下敗局已定。
1945年4月21日,蘇聯紅軍突入德國首都柏林。
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占德國國會大廈。
同日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5月7日,德國代表在法國蘭斯簽署無條件投降書,5月8日24時生效,這標誌歐洲戰場戰事告終。
法西斯德國戰敗投降後,日本也即將赴其後塵。
衝繩島戰役失敗後的日本,喊出了“一億玉碎計劃”。
妄圖驅使日本全體國民,甚至包括婦孺進行自殺式抵抗,以拖延戰敗時間,避免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拒絕接受。
而在發布波茨坦公告的十天前,美國研製已久的大殺器終於研製成功並進行試爆。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於1945年7月16日誕生。
在勸降無果後,美國將第一顆用於實戰,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通過轟炸機空投到了日本重要城市廣島。
原子彈是一種基於核裂變原理釋放巨大能量產生殺傷破壞效果的核武器。
原子彈具體原理和生產方式後續寫到我國596工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時會提及,但這種科技大家也不能指望我真的寫得多仔細,不過隻要代入為天幕能給古人講透徹就行了,這就是為什麽我覺得天幕文不能有背後主角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多邏輯上不能自洽,影響代入感。)
原子彈的威力極為驚人,以世界上第一顆投入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為例,其核心裝有的鈾235重量僅有六十四公斤,彈體整重約四千千克,長約三米,直徑不到一米。
但其爆炸威力相當於一萬五千噸tnt當量,爆炸後產生的火球直徑約為三百七十米,以爆炸為直接有效殺傷的半徑約為一千七百米。
雖然看似這第一枚原子彈的爆炸有效殺傷半徑似乎沒有那麽驚人。
但其瞬間釋放的超高溫高壓衝擊波,可瞬間讓人體器官受損、建築物倒塌砸人,在較大範圍造成間接嚴重傷亡。
並且其強光和熱輻射可致大麵積燒傷,引燃易燃物引發火災,哪怕是在超出原子彈有效殺傷半徑外目睹爆炸,都可致人瞬間失明。
尤其是原子彈最主要的威力體現之一核輻射,在“小男孩”半徑三十公裏範圍內的任何人和活物,都會在爆炸之後的幾天內出現嚴重的核輻射病症,並在之後必定導致死亡。
因為核輻射造成的中子流與輻射射線極其微小,且距離輻射源越近越密集,輻射粒子可直接撞擊維持人體合成蛋白質與維持正常運轉的脫氧核糖核酸,即dna。
這些輻射粒子會使細胞無法正常分裂、修複,引發細胞死亡或變異,若變異細胞失控增殖,便會致癌。
原子彈多重殺傷原理,也是小男孩這種初始版本小威力原子彈,最終卻僅靠一次核爆就造成了超過十萬日本人死亡的原因。
當日本統治階層獲知這個消息時,震驚之餘紛紛覺得這是消息有誤,但經多方確認屬實之後,才驚恐萬分地相信了這一事實。
但日本依然以常規的認知認為這是美國基於常規炸彈研製的某種新型炸彈。
覺得隻要還在“炸彈”的範疇裏,那麽威力越大所需消耗的原材料也必定越多。
判斷如此大程度的爆炸美國短時間內應該無法製造第二次。
於是日本高層仍然在自己的舊有認知中頑固到底。
想要徹底打破日本高層的頑固,除非再來一次原子彈轟炸,美國便在上一次核爆廣島僅相隔三天後,於1945年8月9日將第二顆代號“胖子”的原子彈投擲到日本長崎 。
“胖子”的核心與“小男孩”的鈾235有所不同,其為鈈239,重量僅為6.2千克。
但同等質量下鈈239的核爆威力比鈾235要大得多。
而因為第二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結構不同,使得其彈長3.25米、彈徑1.52米,重量4898千克,寬度比“小男孩”大了一倍,所以得名“胖子”。
因為長崎的人口密度和地形阻擋了部分爆炸衝擊波,所以此次核爆僅造成長崎的日本人死亡人數約四萬,傷約六萬。
到1945年12月,該市二十五萬居民中,後又因核輻射使死亡人數增至八萬人。
至此,日本終於在慘重的平民傷亡下,相信了原子彈的真實性。
更因為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可直接威脅統治階層的安危,終於選擇在1945年8月15日通過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
而在日本投降前夕,為了爭取戰後瓜分更多利益,蘇聯在日本投降前七天的8月8日出兵日本所占的中國東北地區。
極其突兀且迅速地,對日本關東軍發動了遠東戰役……】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