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首戰告捷

字數:3852   加入書籤

A+A-


    【堪稱決定新中國命運的一戰,當然不會隻以簡單的跨過邊境參戰為開端。
    為了這一戰,新中國竭盡所能做好了準備。
    以東北野戰軍第十三兵團為主體組建的東北邊防軍,按理掛帥入朝做總指揮的,應該是東野101。
    但是101卻是反對出兵援朝的。
    理由是賬麵實力差距太大,大到在東北擊潰占據絕對裝備優勢的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101也對入朝參戰持以悲觀態度。
    而東北邊防軍司令粟將軍在此前也病倒了。
    最終還是教員決定:“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總司令早在長征時期就是紅三軍團總指揮,在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中屢建戰功。
    在抗日戰爭中曾指揮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中,又指揮西北野戰軍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兵進攻,保衛了黨中央和陝北的安全,解放了大西北五省。
    彭總司令的功績與資曆,哪怕是101見了也得稱一句“彭總”。
    彭總司令的大兵團指揮能力也絕對適合擔任誌願軍總指揮。
    在入朝準備方麵,東北邊防軍從組建之初就是以入朝與美軍作戰為目的。
    入朝前便開展了針對性軍事訓練,包括熟悉朝鮮地形、研究美軍戰術特點、逐個分析美軍裝備優缺點、吸收朝鮮人民軍與美軍作戰經驗等。
    在物資保障方麵,正式入朝前新中國便調集了大量物資,包括糧食、被服、武器彈藥等。
    國內人民積極開展捐獻物資運動,工人加班生產,農民踴躍交糧,為前線提供支持。
    但盡管如此,也還是受限於國內生產能力與參戰兵力龐大等原因,導致糧食、彈藥、藥物等物資供應較為短缺。
    入朝時值十月下旬,完全可以預見的冬季作戰下,部分誌願軍也還是沒能配備上足夠厚實的棉衣,尤其在後續緊急增兵時很多南方的部隊僅僅穿著單薄的軍裝就奔赴戰場了。
    這些問題很嚴峻,但沒有條件的新中國和誌願軍們隻能咬牙克服。
    再到正式入朝部署。
    第一批入朝參戰的誌願軍為二十六萬人。
    為了躲避美空軍的轟炸與偵查,他們趁著夜色隱蔽行軍,先頭部隊從安東、長甸河口渡江,率先入朝建立防線接應後續部隊。
    後續部隊從滿浦鐵路和臨時搭建的浮橋上渡過鴨綠江,前往朝鮮半島北部地區。
    入朝後誌願軍們立即按照入朝前計劃進行部署。
    原本預計在平壤、元山以北,德川、寧遠以南構築防線,但因為聯合國軍推進速度太快,預設陣地已經被敵軍占領,誌願軍司令部簡稱誌司)隻能改防禦戰為運動戰。
    以四十二軍約三萬人在黃草嶺阻擊東線美韓聯軍。
    集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軍在溫井、雲山地區圍殲冒進的南韓軍隊。
    雖然從誌願軍部署來看,誌願軍的兵力要少於敵軍,尤其是負責阻擊的四十二軍要阻擊的敵軍總兵力達到九萬至十萬人。
    當然九至十萬是戰鬥結束後統計出來的,而非部署時就知道有這麽多人,不過誌願軍或者說解放軍的阻擊戰向來是以少敵數倍於己的敵軍,部署中可能也預測到了這一點)
    但孫子兵法中有一句:“我專為一,敵分為十,則我眾而敵寡。”
    尤其圍殲的目標是南韓軍隊,這一部署就是為其量身定製的。
    但是截止二十四號,隻有四十軍兩個師的兵力抵達預定地點,其它隊伍因道路條件不佳和北朝鮮難民擋路延誤了時間。
    這就導致戰略部署不能如期進行。
    在四十軍的118師以預期伏擊姿態占領兩水洞及周邊的北鎮、九龍江、倉洞等地區,修築工事,並在兩水洞公路兩側展開伏擊態勢時。
    次日南朝鮮軍第六師第二團第三營及一個炮兵中隊,成兩路行軍縱隊,乘車由溫井向北鎮疾進,必經之路正是兩水洞。
    這就相當於誌願軍其它預設部隊還未抵達時敵人就已經來了。
    於是設想吃掉三個師的大規模奇襲戰,變成了小規模的伏擊戰。
    看到南韓部隊的炮兵車隊居然走在了步兵前麵,118師354團的指揮員迅速決定炮擊敵車隊頭尾,卡死他們進退道路,率先殲滅敵步兵。
    開火指令下達一瞬間,密集如雨的子彈和炮擊炮瞬間將敵行軍部隊打得兩眼一黑。
    此戰118師354團全殲敵軍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中隊。
    共擊斃敵人三百餘人,俘敵一百六十餘人,繳獲火炮十二門、汽車三十八輛,各種槍械若幹。
    不過因為火力不足以第一時間殲滅整個敵軍長隊,導致敵軍仍有反擊餘地,造成了誌願軍傷亡一百零一人。
    既然戰鬥已經打響暴露了意圖,於是當晚118師主動出擊,協同友軍進攻敵占溫井地區。
    僅兩個小時後溫井成功拿下。
    切斷了北犯楚山的南朝鮮軍第六師第七團退路。
    殲滅南朝鮮軍第六師第二團的三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還俘虜了部分美軍顧問。
    同一天,急行軍至黃草嶺的四十二軍也如預期等到了南韓首都師進入阻擊圈。
    在二十五日到三十日間,兵力多於四十二軍的南韓部隊與四十二軍反複爭奪陣地。
    更不妙的是次日11月1日,美軍陸戰第一師的五萬一千餘人兵力也支援而來投入戰鬥。
    此時敵軍總兵力已經是四十二軍的三倍有餘。
    三日後,第124師以阻擊和反衝擊相結合,同美軍、南朝鮮軍進行激烈的陣地爭奪。
    最終四十二軍成功阻擊了三倍於己的敵軍。
    為主力部隊在西線的作戰贏得了寶貴時間,保障了西線主力的側翼安全,使誌願軍能夠集中兵力在西線展開大規模反擊作戰並取得勝利。
    並斃傷俘敵兩千七百餘人,繳獲了包括火炮、槍支、彈藥、汽車等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其中火炮三十五門、汽車七十餘輛。
    誌願軍入朝首戰宣告勝利。
    由此開啟了兩年零九個月的新階段大規模戰爭。
    10月25日也因此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因為這一天被輕視為不敢參戰與美國為敵的新中國,亮劍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