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中印差距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印差距
    得知印度原本不過是個不自量力的跳梁小醜,且提前得知會被後世子孫僅用一個多月就打到潰不成軍,古人們這才痛快了一番。
    “夜郎自大用在印度身上當真是再貼切不過,也就是後世從明末開始整整衰落幾百年,否則這等國家也敢藐視我天朝?高低得滅了他們的國,再叫他們嚐嚐被殖民的滋味!”
    “哼,也就是後世群狼環伺,又有美蘇兩大強國左右天下。
    否則繼續擴大戰事以戰養戰,或者扶持傀儡政權,那未來的天下還有沒有印度這個國家都難說。”
    “還是不要窮兵黷武的好,後世速戰速決給這幫人一個教訓就及時止戰,已經是最穩妥的法子了。
    三年大災才過去多久?國家要發展,百姓要過好日子,就不能將過多物力拿去打仗,光是維持戰備都是一筆天大的開銷。
    後世還要追趕美蘇兩個大國的科技呢?丁點時間和機會都浪費不起了,不能再落到國家發展還要靠仰他人鼻息援助。
    想想就心酸,幾千年還我們何曾落到要靠別人扶持了?”
    “是啊,最起碼也得將基礎工業和科技建設起來,把原子彈給研造出來最為緊要。
    那群倭奴還仗著美國人庇護悶聲發展呢,用天幕的隻言片語來說,這群倭奴發展起來可不比中國慢,單看之前列舉的倭奴經濟,發展到竟然僅次於美國,人均經濟是後世子孫的七十二倍!這群天殺的倭奴日子居然比後世子孫過得要好得多!”
    “對!心裏一直記著呢,這個最要緊!為了報這個仇,為了盡快發展,在旁的事情上忍耐一點也無妨,到最後按著那本屈辱史一個一個報回去就好!”
    【中印邊境矛盾點主要在阿克賽欽和藏南地區,在1962年初時,藏南已經被印度非法侵占了,而中國在阿克賽欽也沒有布防太多兵力。
    而這就給了印度機會,他們除了想完全侵占阿克賽欽外,還想搶占藏南的拉則拉山口。
    拉則拉山口位於藏南地區北部山區,具備通道功能,戰略位置重要。
    就像要三國裏孫權想要攻克長江防線,必須要占領張遼守衛的合肥一樣。
    於是在這個“前進”政策指導下,印軍在短短半年之內,就在阿克賽欽修建了四十多個碉堡據點,並將哨所修到了拉則拉山口。
    而印度之所以敢如此囂張侵占中國邊境,除了印度高層被洶湧的民意裹挾外,還有就是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和平談判、外交途徑來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邊境爭端和分歧,避免使用武力或采取過激行為。
    這就導致在印度一點點侵占中國領土時,中國隻是在聲討,而沒有一來就直接采取武力退敵。
    中國的克製,卻讓印度誤以為是在示弱。
    也讓尼赫魯等印度高層確信隻要印度表現地足夠強硬,中國自然就會讓步。
    當然這一點完全就是印度自己的意淫,根本沒有把朝鮮戰爭中美國但凡敢跨過三八線,中國就派兵朝鮮時的強硬考慮進去。
    而在印度偷偷摸摸實行前進政策,修建哨所碉堡時,還不等中國軍隊做出反應,印軍自己就因為不忍直視的後勤和內部混亂的組織架構,以及高原地區的嚴寒,出現了不少的凍死凍傷減員。
    因為印度軍政內部存在嚴重的利益博弈和官僚主義問題,導致軍隊預算要麽被貪汙了,要麽被不均衡地按照派係分配。
    比如由於物資匱乏,一名印度中校在一片硬得跟石頭一樣的麵包片上寫信並提交給上峰,信裏稱這東西是他們現在唯一的文具、食物、武器和通信工具。
    前線印軍連基礎禦寒衣物和食物都如此匱乏了,武器裝備更是好不到哪裏去。
    解放軍早在1956年時,就仿製蘇聯ak47第3型自動步槍生產定型了56式自動衝鋒槍,並進行了大規模列裝。
    而反觀中印衝突時,印軍的主要裝備仍然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該槍早在1907年一戰爆發之前就問世了。
    論年齡這些老掉牙的栓動步槍比印度士兵的年齡還要大一輪。
    就這,印度軍方還隻給印度士兵人均五十發步槍彈。
    五十發子彈,哪怕印軍人人都是神槍手可以精準射擊,那也打不了半個小時就打完了,這點彈藥連個小規模衝突都打不了。
    這裏雖然顯得印軍的戰鬥環境好像比1950年時的誌願軍還要差,但兩者根本不能比較。
    因為中國是全國勒緊褲腰帶都條件有限,而且運輸線被封鎖,才導致戰士們缺衣少食。
    而印度是國內明明有著不差的經濟條件,在國際上也有著許多進口武器裝備的渠道,但因為貪腐和內部自身問題,才人為造成士兵活得不如戰俘。
    另外印軍物資條件奇差的同時,還遠遠沒有誌願軍的戰鬥力。
    雖然印度人公然叫囂一個印度士兵可以輕鬆打敗十個中國士兵,差一點也能打六個,但這也僅僅是印度人自己的口嗨罷了。
    實際情況是印度軍隊連一戰時最基本的步炮協同,也就是步兵跟隨徐進彈幕前進的戰術都不會。
    而這時的解放軍不僅經曆了朝鮮戰場上美軍現代化戰爭的淬煉,還擁有了自主生產的自動步槍、機槍、大口徑榴彈炮、無後坐力炮、火箭筒、59式中型坦克、履帶式裝甲車、殲5戰鬥機……
    反觀印度,卻連激發率合格的子彈都無法自主生產,唯一能夠生產的戰鬥步槍,還是依靠英國遺留下來的生產線生產的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
    所以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清楚意識到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差距,但凡他們的民眾、他們的軍隊對此有大致的了解,都絕無底氣發動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
    說完了戰前雙方軍事實力差距和內部組織效率差距,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戰鬥過程了。
    雖然是一場為時僅有一個多月,甚至不能算作戰爭的武裝衝突,但其有趣程度遠比中國曆經的多數戰事要有趣的多。
    因為中國自從曆經了衰落以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打過這麽輕鬆的仗了。
    也是從這場仗以後,原本想借機塑造大國形象的印度,卻反而成了中國提高國際威望的墊腳石。】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