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有線電報通信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坎坎磕磕,磕磕坎坎,總算是看到後世中國會興盛了,看到了,心裏就踏實了。”
    “趕美超英果然不隻是一句口號,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中國超越美國也隻是時間問題。”
    “張居正掌權時算得上是大明朝最後的光輝,以此作為分水嶺,往前,華夏尚且還有領先世界之處,往後,就是華夏的一路衰落。
    整整四百多年,就是落後於世界四百多年,真正的滄海桑田,華夏終於又要回到那個四夷賓服,威加海內的模樣了。”
    “中國能有這樣的發展速度,還是靠和平發展取得,沒有像以前的那些霸權國家靠戰爭和吸血才得以稱霸,隻能證明這個位子本就與我華夏是天命所在。”
    “天命?你一句天命不知抹殺了多少在華夏衰落時依然舍生忘死的英雄豪傑。
    若真有天命,華夏就不會兩次失於異族,就不會數千年內亂不休,分分合合,史書上就不會有那麽多‘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天上地下隻有尚未發現的真理,從無所謂天命,值得世人謹記的隻有那些被刻在豐碑上的人。
    天命?哼,也隻有坐享其成者才會說得出口。”
    ……
    天幕的主題轉變,曆史介紹暫告一段落,接下來主要就是傳授科技和古人發展並擴張了。
    而當下最能推動古代進行革命性發展的,是通訊技術。
    【按照科技發展順序,電氣時代第一個革命性通訊技術是有線電報通訊。
    其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控製電流的通斷,再通過用電器在接收端顯示出電流通和斷兩種不同的狀態,就能夠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
    而最早的用電器,其實就是發電機必備的電磁線圈,它既是一種部件,也是一種用電器。
    當電流通過用銅線纏繞成的圈時,就會消耗電能產生磁力。
    磁力雖然不能直接看到,但能通過簡單的部件轉換為可視的機械能。
    比如在電磁線圈的附近安裝一個可被磁力控製的小鐵塊,稱為銜鐵,以及與銜鐵相連的足夠薄具有彈性的小鐵片,稱為振動膜片。
    當電磁線圈通電時,銜鐵被磁力吸引,帶動振動膜片撞擊一個類似小鐵錘的部件,膜片從而振動發出較為明亮的聲音。
    通電中斷,銜鐵就會複位讓膜片停止振動,聲音也就消失。
    通一下電,就是一聲短促的“滴”聲。
    通電時間長,銜鐵沒有複位阻止振動,膜片振動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就是一聲長音。
    接收電報人員將短促的滴聲記錄為點,長音記錄為劃。
    點和劃就組成了最基礎的二進製。
    而二進製可以由一套自成體係的編碼來代表一切信息。
    例如最常見的摩斯電碼,用五個劃表示數字0,一個點四個劃表示數字1,兩個點三個劃表示數字2,五個點表示數字5,四個劃一個點表示數字9。
    要表達漢字也可以基於如此邏輯編製出一套專門的電碼。
    例如在標準電碼本中,“中”字對應的數字是1650,“國”字對應的數字是0948。
    收報員接收完點和劃翻譯成數字,再按照電碼本找到對應數字組代表的字,連在一起就是中國二字。
    當然數字的組合方式有無數種,代表的信息也是可以打亂的。
    如果有信息保密的需要,也可以在通用的標準電碼之外,重新編製一套電碼用於秘密發報。
    接收信息的方式說完了,那麽發報員又是怎麽控製電流中斷進行發報的呢?
    這個更簡單,就是電路的閉合。
    不過為了發報方便,一般會將電路閉合開關做成有彈簧可以進行複位的電鍵。
    電鍵按下時,兩個觸點接觸,電路形成回路通電,電鍵鬆開時,彈簧頂著電鍵脫離接觸,電路斷開不通電。
    又為了方便發報員知道自己發報信息是準確的,一般也會配套裝上接收端一樣的發聲裝置,稱為蜂鳴器,讓發報員按下電鍵時也會有滴聲。
    如此隻需要在供電線路中接出一套電路連接兩個發報機,就能實現有線電報通信。
    城市與附近城市之間有通信需求,就布置一條連接兩座城市的專用通信電線。
    如果是遠距離信息傳輸,發報端與接收端距離間隔太遠,用一條超長電線連接不現實,電線如果斷了想要排查問題的成本太大。
    那就需要讓城市與附近每個城市都有一條專用電線連接,建立一套國家電報通信網絡。
    發報端將信息傳遞給隔壁城市,隔壁城市的電報人員再將信息傳遞給下一座城市,以此類推就能實現超遠距離通信。
    有線電報傳遞信息的速度非常快。
    電流在銅導線中的傳播速度接近光速,哪怕電線從地球的北極連接到南極,電流也能在瞬間形成回路。
    真正影響有線電報通信效率的還是人的因素,時間全都用在了發報員和收報員的層層接發過程。
    但其通信效率也遠遠不是驛站係統下靠馬兒奔跑送信所能比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著天幕介紹出的電報通信科技與應用,古人們立時群情激昂。
    “這個電報通信網建成後,地方與朝廷之間就再也沒有距離的隔閡了!
    朝廷接發情報所需的時間會驟減,行政效率會極高,應變能力會極高,對國家的控製力會極高!
    國家將真正變成鐵板一塊,牢不可破!發展速度甚至有望堪比後世的改革開放!”
    “今後我天朝的軍隊不論走到哪裏,疆域開辟到哪裏,朝廷都能通過電報第一時間知曉。
    這天底下縱有七大洲五大洋,我天朝也有能力掌控。”
    “這個科技幾乎沒有難點,發電技術就已經涵蓋了這些原理,材料和技術都是現成的,隻有絕緣層我們現階段還沒有解決。
    不過電線裸露也無礙研發,至於振動膜片雖然還不確定能不能按天幕視頻的樣子造出來,但電燈一樣可以作為信息表達。
    我們電力一組敢下軍令狀,三天之內造出一套原型發報機!”
    “可那也隻是原型機,電力遠距離傳輸可以用電線杆撐起電線,但接通到具體房屋和用電器的電路還是得有絕緣層。
    小規模的絕緣還可以用陶瓷、布匹、樹脂,但規模大到家家戶戶都要用,就必須得用可塑性和可靠性更強的橡膠或聚氯乙烯作為絕緣。
    沒有絕緣層就沒法大規模應用,電氣化就沒法高速發展,有線電報網自然難以先一步實現。”
    “天幕在石油篇提到過,論可塑性和絕緣性,以石油為原材料裂變並化學加工出來的聚氯乙烯更適合做導線。
    天然橡膠耐熱性和耐老化性較差,反而不如聚氯乙烯這個替代品。
    橡膠原產地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陸,一路開辟遠洋路線到那裏采集橡膠再運回來不現實,從美洲弄來種子在東南亞地區種植耗時又太久,橡膠成樹到可以采膠需要近八年,有那功夫,我們怕是都能完善石油加工技術和化工技術,攻克聚氯乙烯研發難題了。
    所以未來電氣化的重點,還是得調出相當的資源和人手,對石油加工和化工進行攻關。”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