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宗室人口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重八!”
馬皇後真怕丈夫盛怒之下將兒子打壞了,趕緊撲過去阻止。
“別攔咱,咱要揍死你這個逆子!”
朱元璋氣得吹胡子瞪眼的。
朱棣卻一溜煙繞到朱綾身後,做著鬼臉挑釁著:“來呀,來呀!”
朱元璋:“你——”
朱綾:“……”
就在這時,又聽天幕中未來的朱綾搖頭道:“四叔,你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朕這一局不是一箭三雕,而是一箭四雕。”
這話一出,兩個世界的人又一次震驚了。
“一箭四雕?這……這怎麽可能……”
“這一箭三雕就已經夠厲害了,要是再來一雕,那還得了?”
“作為女帝,她這一局所有的目的都達到了,怎麽還會有別的?”
“是啊,我想來想去,都想不出未來的女帝這最後一雕是什麽?”
“……”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好奇得百爪撓心,迫切想知道最後一雕是什麽。
天幕中,朱棣萬分驚詫:“竟然還有第四雕?”
朱綾點了點頭,望著乾清宮重簷廡殿頂上琉璃瓦蕩漾著萬點浮金,幽幽道:“帝王製度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注定曆朝曆代都會出現滅亡的禍患,東漢是宦官幹政、唐朝是藩鎮割據,宋朝是重文輕武,四叔,你可知我明朝的禍患是什麽?”
朱棣一下子愣住了,喃喃道:“我大明吸取了各朝各代的教訓,怎麽會出現禍患呢?太祖皇帝建立大明,國力一日比一日強盛,老百姓欣欣向榮,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就算真有什麽禍患,也是幾代子孫以後的事。”
朱綾搖了搖頭:“大明的禍害,就是在太祖那一朝就開始了,也就是明朝已建立,禍根就已經埋下了。”
“不可能!”
朱棣斷然搖頭,滿臉的不可置信。
天幕外。
“胡說八道!咱推翻元朝暴政,建立大明,功在千秋,勤政愛民,怎麽會搞出什麽禍患?你這丫頭片子,就知道往咱頭上潑髒水!”
朱元璋又一次被朱綾氣得破防。
這倒黴孩子眼裏,他這個太祖洪武皇帝就那麽一無是處嗎?
“重八,別氣了,這孩子聰慧睿智,肯定是發現什麽了不得的事,否則絕不會說這樣的話。”
見朱元璋火再次上來,馬皇後趕緊化身消防員,拿著溫柔的滅火器,嘎嘎往朱元璋冒煙的頭上噴。
“她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就知道玩弄陰謀詭計殘害親人,除此之外,她懂個屁!”
朱元璋撇了撇嘴,毫不客氣地貶損這朱綾。
他重視親情如命,此生沒多大念想,就想著讓兒孫過得好一點。
朱綾倒好,重拳出擊,鐵腕無情,幾乎將他的兒孫一鍋端。
朱元璋實在想不明白,標兒那麽仁慈寬厚的一個人,怎麽會生出這麽暴虐的女兒?
天幕中。
朱綾道:“怎麽?四叔不信嗎?那咱們來算算賬。”
朱棣一怔:“算賬?算什麽賬?”
“算皇族宗室的賬。”
“皇族宗室?”
“嗯!”朱綾點了點頭。
朱棣問:“怎麽個算法?”
朱綾道:“王朝雖說是家天下,但老頭子真把天下當成是自家的,他給朝中的官員製定了曆史上最低的工資待遇,給兒孫的爵位、賞賜、俸銀、祿米等卻唯恐不厚。”
“他給皇族宗室製定的爵位,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一共八個等級。”
“親王最高,每年除了每年1萬石(約12斤萬斤)的祿米之外,還會賜予一百頃以上的田地,即使是爵位最低的奉國中尉每年也能領到200石(約2400斤)糧食。”
說到這裏,她凝眸看著朱棣:“四叔,你來算算,照這個待遇,朝廷一年要支出多少米糧供養宗室?”
朱棣心中默算了一下,說道:“太祖封賜的爵位有八十來個,就算每人按照親王最高標準的1萬石糧食,也不過八十來萬石,朝廷每年入庫的米糧有兩三千萬,趕上年景好的時候,甚至能突破四千萬,拿出八十萬來養宗室,並無太大壓力。”
這話剛說出來,他忽然臉色一變:“不對,皇族宗室會繁衍,子又生孫,孫有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
朱綾笑道:“四叔是聰明人,一點就透,如果僅僅隻是八十個爵位皇親,便是親王最高的1萬石,便是翻上十倍,朝廷也養得起,但四叔應該明白,咱們這個時代的人講究多子多孫多福,太祖皇帝26個兒子,子孫能力不如他,每個人生三五個兒子不過分吧?”
“每一代都是三五個,不出五代,宗室的人口就會暴漲到上千人,這還是按照最低的數量來算的,若是攤上劉備老祖宗中山靖王劉勝那麽能生的,一口氣生一百二十多個兒子,要不了幾代,數量就會直奔著幾十萬去。”
“四叔,你來算算,這幾十萬宗室,每年要支出多少米糧?”
“這還是在沒算公主、郡主、文武百官俸祿、各地軍隊糧餉、日常朝廷運轉、遇到天災需要開國庫救災、賑災的開支。”
朱棣聽到這裏,人都麻了,驚得冷汗淋漓,連算都不敢算。
這開支太可怕了。
按這個速度,宗室繁衍到了六七代,縱然傾盡全國之力,也養不起皇室這群小豬(朱)。
天幕外。
“不,這不可能?怎麽會有那麽多呢?”
朱元璋也被這個數目嚇了一大跳。
他給子孫定製了這麽豐厚的生活待遇,就是想讓朱家千秋萬代。
連十代都不到,宗室人口就暴漲到連朝廷都養不起,實在太可怕了。
天幕內。
朱綾又道:“這個時代的男子普遍早婚,咱們往最晚的來算,每二十年增加一代兒孫,朝廷的米糧滿打滿算養十代,未來大明王朝的國祚也就隻有二百來年,另外再算上藩王鎮守各地,因為戰爭消耗了一部分,疾病英年早逝再消耗一部分,給朝廷分擔了一部分壓力,饒是如此,大明的國祚也撐不到三百年就得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