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戰俘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北元花費無數心血,想出了好幾種抵禦的辦法。
如今朱綾被朱元璋給逼走了,脫古思帖木兒索性將這幾套戰術,一股兒往藍玉身上招呼。
這次伏擊,藍玉損失慘重,火速向京城救援。
朱元璋大受震動,火速下旨,讓燕王朱棣、寧王朱權、老將耿炳文,各自率領一支軍隊,前去增援。
脫古思帖木兒以為沒了朱綾,大明就沒人能阻擋他。
可他還是太低估了朱元璋這個辛苦建立起來的新興王朝了。
朱棣、朱權、耿炳文、藍玉,四人聯手,終於將脫古思帖木兒趕回了漠北。
大明再次得勝,卻是慘勝,損失極大。
朱元璋兢兢業業治理那麽多年,好不容易攢起來一點家底,這下全給賠進去了。
天幕外。
朱元璋看到這裏,心裏狠狠鬆了一口氣。
萬幸,萬幸!
朱棣等人給力,再次將元朝餘孽趕回漠北老家。
不然,後果不可設想。
朱元璋轉念想到自己這麽多年治理攢起來的家底,就這一仗就給打沒了,又再次肉疼起來。
這時,雙對比係統聲音響起。
【朱綾身負絕頂武功,有著萬夫莫敵之勇。】
【隻有她找別人麻煩的份兒,除非不長眼,否則沒人敢惹到她頭上。】
【事實上,朱綾麵臨的真正危機是初到遼東,百廢待興。】
【遼東不同於別的地方,沼澤遍地,氣候嚴寒,尤其是到了冬天,千裏冰封,萬裏雪飄,能把人給活活凍死。】
【想要將這麽大一片土地開墾成沃野千裏的產糧區,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盡管出發來遼東之前,朱綾早有預估,可當真正幹起來,她才發現麵臨的困難,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朱綾本想引導周邊地區的百姓進入開墾,但老百姓都不相信,這等蠻荒之地,最後能變成良田,說什麽也不肯過來。】
【就在朱綾陷入苦惱之時,東瀛和思密達的聯手進貢,讓她眼前一亮,想到一種快速開墾的方法。】
光幕流轉間,隻見朱綾來到臨時搭建的戰俘營。
此刻,戰俘營內叫嚷不絕,哭聲,喊聲、罵聲、求饒聲交織,
“八嘎!你們這些該死的家夥,到底想幹什麽?”
“好了,別吵了,落到這個份上,能活命就不錯了,叫什麽叫,怕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我思密達有句古話,叫‘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是消停些……”
“放屁!這句古話是你思密達的嗎?明明是華夏的,連人家的日常用語都要偷,真不要臉!”
“什麽華夏的,是我思密達的,自古以來都是。”
“胡說八道,連我東瀛的文化都來自華夏,何況是你連狗都不如的思密達。”
“混蛋!你敢侮辱我的國家,我跟你沒完,等我身上的繩索除了,看我怎麽弄死你……”
被俘的東瀛人和思密達人竟開始吵了起來,互揭老底,罵得不可開交。
人群之中,有個身材矮小,雙眼陰鷙的中年男子,低頭一臉不發。
他叫齋藤次郎,是此次攻打遼東的副將。
因主將被當場斬殺,他便成了東瀛戰俘中的領袖。
“好了,別再吵了,此次作戰失利不算什麽,我們要堅強地活下去,隻要不放棄,偉大的天蝗陛下,一定會派人來救我們的。等我們重獲自由,定要卷土重來,一雪前恥,將這群該死的家夥殺光。”
齋藤次郎麵容陰戾,惡狠狠道。
其他東瀛戰俘,也重重點頭,眼中帶著狂熱與仇恨。
天蝗陛下是他們的神明,一定會想辦法讓他們重見天日的。
朱綾進來時,正好聽到齋藤次郎這番話,冷笑道:“落在我的手上,還想逃出來,真是癡人說夢!”
她目光掃視周遭戰俘一圈,冷淩淩道:“自我介紹一下,我乃是遼東之主,這裏的一切事物,皆由我來做主,包括你等的身家性命,接下來由我來宣布規章製定,我隻說一遍,每一條你們都要牢牢記住,若敢違背……”
朱綾勾起一抹冷笑,纖手一抓,淩空將齋藤次郎抓了過來。
緊跟著,朱綾一掌蓋在齋藤次郎的頭頂上。
隻聽嘭地一聲,齋藤次郎連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腦袋就像西瓜爆開那般,鮮血四濺,死得不能再死。
這一幕,看得其他戰俘魂飛魄散,嚇得臉白如僵屍。
朱綾像看垃圾一樣看著齋藤次郎的屍體,冷冷吩咐道:“來人,將這廝丟去山中喂狼。”
“是!”
兩個折梅軍女兵上來,將齋藤次郎拖了下去。
朱綾陰沉道:“看到了沒有,這就是不安分的下場,不要妄想著逃出這裏,你們的性命由我掌控,誰也救不了你們。”
說著,她看了鳳辰奕一眼。
鳳辰奕會意,將一本事先擬定好的規章製度的冊子,遞到朱綾麵前。
朱綾接過,緩緩展開來。
“第一條,所有戰俘的工作時間為九個時辰,卯時(早上五點)起床集合,亥時(晚上23點)是歸隊休息,不許遲到早退。”
“第二條,在這裏,一天隻供應一頓豬食,不要為我為什麽要安排這樣的夥食,因為你們不配吃人的食物。”
“第三條,戰俘工作講究效率,實行狼性製度,末位淘汰,每天開墾田地最少的戰俘,第二天不許吃飯,另賞一頓辣椒鹽水鞭,下次再拿倒數第一,直接砍去雙手雙腳,拖去當花肥。”
“第四條,所有的戰俘不許跟我和我的士兵頂嘴,輕者割去舌頭,重則五馬分屍,屍體丟去喂狗。”
“第五條……”
一條條殘酷到極點的規章製度從朱綾嫣紅的雙唇中吐出。
東瀛、思密達的戰俘聽得麵色慘白,天幕外的朱元璋等人,亦大驚失色。
顯然,朱綾對於兩個彈丸小國戰俘的狠辣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這一條條規章製度,絲毫不把這些戰俘當人看。
甚至連家養的豬狗,待遇都比他們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