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黑土地

字數:3899   加入書籤

A+A-


    頓了頓,馬皇後自豪道:“未來綾兒能開發出這樣的寶地,讓糧食出現如此驚人的畝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知能救活多少人呢。”
    朱元璋心潮澎湃,目光看向朱綾,頭一次覺得自家這個孫女如此順眼。
    這丫頭,雖然離經叛道,牙尖嘴利,處處給他添堵。
    如今看到她在未來讓糧食如此高產,不由好感大增。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孫女,能力就是不一般。
    看看她種出來的糧食,真是太好了。
    要是大明百姓,人人都能像她這樣,種地畝產八九百斤,他何愁盛世不來?
    天幕中。
    朱綾火速讓人將割下來的稻子打出來,稱重、記錄、入賬。
    很快,稻子就被打了出來。
    一顆顆裹著稻殼的稻子,紛紛揚揚落下,宛如下了一場金雨一般,看得兩個世界的百姓目眩神馳。
    這種出來的稻子,不僅產量高,質量還好。
    這一顆顆的,又飽滿又完整,就跟碎金子似的,怎麽看怎麽招人喜歡。
    老農民種了一輩子糧食,不僅是第一次看到畝產這麽高的,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麽好的稻米。
    就是不知道去了殼,做成米飯,味道不知道怎麽樣。
    正想著,負責稱重的數據也出來了。
    “殿下,這一畝八百八十三斤。”
    “殿下,這一畝九百一十二斤。”
    “殿下,這一畝九百二十五斤。”
    “殿下,這一畝破紀錄了,一千零四斤。”
    “……”
    一串串畝產數據出來,兩個世界的人張大了嘴巴。
    盡管知道畝產很離譜,可當數據真正出來時,還是深深被震驚到了。
    如此驚人的產量,做夢都不敢相信。
    尤其是當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這群老兄弟,當年也是家鄉遭災,不少親人活活餓死。
    他們太清楚,高產糧的意義有多大。
    一畝土地,能夠增產幾十上百斤,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這一連好幾倍的增產,輕輕鬆鬆就能締造盛世。
    如果能大規模推廣開來,將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詩人杜甫描寫開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老百姓不餓肚子,能夠安居樂業,這就是盛世。
    眾人震驚過後,更大的疑問隨之而來。
    如此逆天的畝產,是因為糧種好,還是土地好,亦或者兩樣都占。
    兩個世界的人,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迫切想知道,這樣的畝產是怎麽搞出來的?
    天幕中。
    鳳辰奕越盤點,心裏越震驚。
    他忍不住問了大家想問的問題。
    朱綾和顏道:“兩樣都有,既是我糧種選的好,也是這片土地足夠好。”
    鳳辰奕沉吟片刻:“殿下多年在糧種上的投入,屬下看在眼裏,自然明白此次豐收與精心選育的糧種脫不開關係,就是這土地……”
    他停了停:“記憶裏,土地都是黃色的,頭一次見到這麽黑的,還以為這地兒有毒呢,屬下實在想不通,如此嚴寒的遼東,怎麽會有這樣漆黑的土地?”
    朱綾搖了搖頭:“你錯了,正因為如此嚴寒,才造就了如此寶貴的黑土。”
    鳳辰奕訝異道:“什麽?這土壤中的黑色是因為這裏的嚴寒?”
    朱綾聲音清越似一捧珍珠咚咚玉盤之上:“沒錯,這裏的黑土地,真正學名叫‘寒地黑土’,土壤並非本身純黑,而是因為含有大量的腐殖質,才呈現出人眼所看的黑色,它的形成條件非常嚴苛,必須是四季分明且溫差較大的地區。”
    “遼東這地兒,夏季溫暖多雨,陽光充足,植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長,之後冬季,植物枯萎,大量的落葉堆積在地麵,被冰雪覆蓋,寒氣抑製了腐敗,導致很多植物殘骸無法完全腐爛分解,直到第二年冬天,冰消雪融,新生的植物重新生長繁衍,之後凋零,與舊年尚未腐爛分解的植物殘骸堆積到一起。”
    “就這樣,年複一年,腐爛植物的有機質積累量超過了分解量,一層一層堆積,就在原本的黃土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黑色腐殖質層,我們看到的寒地黑土就由此而來。”
    “這一層腐殖質是大自然驚人威力造化的天然肥料,蘊含著大量礦物質,肥力之高,足足是黃土地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可謂是世間最肥沃的土地,無與倫比,一兩黑土二兩油,從黑土地裏種出來的糧食,品質也是最好的。”
    鳳辰奕恍然大悟:“難怪殿下不遠千裏跑來遼東,原來是早就知道這裏有肥沃的黑土地。”
    朱綾頷首:“沒錯,黑土地是最好的產糧區,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掌握了糧食和土地,自然有一堆人來追隨我共謀大業。”
    天幕外。
    兩個世界的人,都被朱綾和鳳辰奕的對話給震驚到了。
    做夢都想不到,眾人眼中氣候惡劣、猛獸、毒蟲、沼澤、凍土廣布的蠻荒之地,竟是世間最肥沃的黑土地。
    變廢為寶、廢中生金,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好一塊黑土地!好了不得的眼光!”
    朱元璋最開始的難以理解,此刻化為了濃濃的驚駭與不可思議。
    他與此前的皇帝一樣,最重視的江南與黃河一帶,認為這些地方能夠大量生產糧食,養活人口,為國家提供賦稅,才是理想中的寶地。
    遼東雖然很重要,定位卻是兵家戰略要地,除了一些野味,沒什麽好東西能夠供應朝廷,每年還得投入大量的錢糧進行邊防建設。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華夏這片土地是老祖宗嚴選,處處都是寶,要看後世子孫有沒有這個眼光去發現它的好。
    “好家夥!這黑土地也太好了,遼東那麽多黑土地,要是得開發出來,這得增加多少糧食?養活全國多少人口啊?”
    馬皇後、朱棣、朱樉等人兩眼放光,這一回真長見識了。
    農業社會,產糧區就是人口的集中地。
    財富都是人創造的。
    人在哪裏,財富、權勢就在哪裏。
    遼東遍地都是黑土,這吸引力太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