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新帝上任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A+A-


    或許朱綾收拾朱元璋時,沒有多大的血腥,但展現出來的絕對恐怖,足以讓很多心理承受能力差點的人當場崩潰。
    兩個世界的人,瞧著朱元璋的麵色,都有點同情他了。
    “快看洪武皇帝的表情,真是太好看了。”
    “千萬不要得罪女人,尤其是一個實力強大、聰明絕頂的女人,否則分分鍾讓你懷疑人生。”
    “這種事,要是換做是我,估計早就瘋了。”
    “我總以為皇帝老兒無所不能,現在才知道,他也是人。”
    “誰能想到,鐵腕強勢的洪武帝,竟有一天會被人打擊成這樣。”
    “哈哈哈,痛快,真是痛快。”
    雙對比係統放出來的彩蛋,不僅震驚了大眾,也讓士紳、地主、商人、豪強們膽戰心驚、直冒冷汗。
    朱元璋是朱綾的親爺爺,她尚且如此打擊報複。
    可以想象,未來她登上皇位搞改革,將屠刀對準他們這群既得利益者,又會何等瘋狂恐怖?
    真是越想越頭皮發麻,心中叫苦不迭。
    同樣是皇帝,為何宋朝的那麽仁慈寬容,偏偏他們攤上的,一個比一個變態。
    前有朱元璋這個剝皮狂魔,後有朱綾這個詭計多端、奸詐似鬼的狠人女帝。
    這日子,真心沒法過了。
    這群既得利益群體之所以懷念宋朝,正是因為宋朝對文官太好了。
    在那個重文輕武的國度,文官的生活簡直如天堂。
    而文官和有功名讀書人免稅的特殊性,注定了擁有大量土地和社會財富資源的人會主動和他們靠攏,結成利益同盟。
    朱元璋縱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他的存在,對於這群人是個極大的威懾。
    這群人無法接受大明再來一個洪武帝,這才積極站隊朱允炆。
    朱允炆性子軟弱,毫無主見,被所謂的聖賢書移了性情,這樣的人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控製的。
    其實,文官本來是非常看好朱標的。
    朱標是嫡長子,完美符合最傳統的繼承製度,本人又是個儒雅隨和的謙謙君子,宛如宋仁宗在世。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群人漸漸發現,朱標所謂的仁愛寬厚隻是表象,骨子裏的強勢凶狠與朱元璋別無二致,且極度偏愛自家人。
    與朱元璋不同的是,朱標遵循傳統,很會掩藏自己的情緒。
    隻要你做的事情,沒有觸及到朱標的底線,他都是笑眯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一旦碰到逆鱗,朱標發起狠來,與朱元璋一樣可怕。
    這樣的人,文官集團掌控不了,隻能選擇讓他物理下線。
    文官群體算盤珠子打的很好,讓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下線,從而將朱允炆扶上皇位。
    可他們千算萬算沒算到,朱允炆實在太廢。
    這個世界出了一個朱綾,另一個世界來了一個永樂帝朱棣,將他們的如意算盤砸得稀巴爛。
    都說大明亡於黨爭,這話一點也不錯。
    披著讀聖賢書這身外衣的既得利益者,就是一群醜陋貪婪的吸血鬼。
    誰要是妨礙了他們的利益,管它皇帝不皇帝的,統統整死。
    所以,正史上的大明,朱元璋、朱棣兩位雄主之後,皇帝總是離奇死亡。
    洪熙帝朱高熾在位十個月就死了,宣德帝朱瞻基在位十年,活了三十八歲也沒了。
    正德帝朱厚照,也是身體健康,孔武有力,卻英年早逝。
    泰昌帝朱常洛更慘,苦熬三十多年,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在位一個月,就被一顆紅丸送走了。
    ……
    雙對比係統盤點,曝光了未來的曆史走向。
    朱綾無疑成了他們的頭號大敵,欲除之而後快。
    士紳、地主、商人、豪強們恨得雙眼沁血,卻對朱綾無可奈何。
    這女人武功高強,心機深沉,手段毒辣。
    他們不伸手還好。
    若是出手被她逮了個正著,九族骨灰都給你揚了。
    這樣的後果,沒有哪個人、哪個家族能承擔得起。
    朱綾展現出來的可怕報複手段,讓兩個世界大明人心驚的同時,也讓他們更加好奇。
    這樣牛逼哄哄的人上位當皇帝之後,會做出怎麽樣石破天驚的變革?
    經她統治之下的大明,是否能像遼東地區那樣繁榮發達?
    就在萬眾期待之時,雙對比係統居然開了小差。
    【今日盤點時長超了,明日再來對比。】
    這話一出,兩個大明世界的人們都炸了,彈幕滿天飛,罵得可髒了。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天幕。
    焦急等待一天以後,熟悉的天幕再次出現。
    【在正式盤點之前,有些話要提前說一下。】
    【都說創業難,殊不知守業更難。】
    【而在守成之君中,第二代皇帝則是難上加難。】
    【人人都知,太祖之後是太宗,就有很多人會疑惑,曆史上的很多太宗都很厲害。】
    【如漢太宗劉恒、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極。】
    【其實,這個問題說反了,是隻有厲害的二世皇帝才叫太宗,不夠厲害的基本上二世而亡,如秦二世、隋二世,王朝都沒了,哪來什麽太宗?】
    【對於一個新興王朝來說,如果沒有一個厲害的二代守成之君,就很難長久延續下去。】
    【作為二世皇帝,他們所麵臨的壓力,比第一代的開國之君更大,問題也更多。】
    【開國之君之所以能夠創業成功,身邊是有一幫能力出眾的鐵杆支持者,如李淵、趙匡胤、朱元璋等。】
    【這些人在太祖皇帝活著時期,因為輩分相同,彼此了解,且開國之君擁有比守成之君更大的威望和能力,所以基本上都很安分,不會輕易鬧幺蛾子。】
    【可一旦開國之君駕崩,這幫人仗著過往的功勳,就開始倚老賣老,還會支持自己看好的皇子上位。】
    【與此同時,太祖的兒子們,基本上都是跟隨老爹打天下,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功績,個人能力強的同時,對於皇位的渴望也更加濃烈。】
    【皇子們心裏回想,老爹成為皇帝,自己也出了一份力,憑什麽你能繼承皇位,我就不能?我身邊也是一堆支持者,不服就幹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