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最有權勢的太子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死後諡號‘太宗’,就是為了追隨太祖。
萬萬沒想到,後輩子孫中竟出了朱厚熜這個缺德玩意,害他的種種努力付諸流水。
“好一個成祖!直接將‘反賊’這兩個字,結結實實蓋在朕身上,真是孝死朕了!”
朱棣心中憤怒無比,恨不得將嘉靖扒皮抽筋,懸掛城樓示眾。
比朱棣更憤怒的是朱高熾。
他一拳砸在殿內的盤龍金柱上,撞得滿手鮮血,卻不覺得疼。
“朱厚熜!你個狗東西,害我背鍋也就算了,還敢將我牌位移出太廟,是誰給你的膽子?”
朱高熾暴怒如雷。
要是可以穿梭時空,他定要活剮了嘉靖這個不孝玩意。
特娘的,當爹的沒當過一天皇帝,沒為老百姓幹一點正經事就想進太廟享受香火供奉?
廁所裏刷金粉,臭不要臉!
別看朱高熾看著寬容溫和,這種涉及到死後香火供奉的大事,哪怕是換做最仁慈的宋仁宗,也會原地爆炸的。
由於對比對象隻涉及到兩代皇帝。
因而,原大明隻有洪武、永樂兩朝能夠參與進來。
之後的洪熙、宣德、成化、嘉靖、天啟、崇禎等朝,隻能默默圍觀。
此刻,看到天幕提及朱棣廟號被換這事兒。
老道士嘉靖非但沒有一絲害怕,反而笑了起來:“牌位上‘祖’的皇帝,死後才能萬世不祧,牌位永遠供奉在太廟之中,成祖爺看到朕給他改的廟號,怕是要高興壞了吧?”
雙對比係統將這一幕單獨放給朱綾看。
朱綾看得嘴角直抽抽。
她上次這麽無語,還是在上次。
老道士真夠惡心人的。
【關於明成祖朱棣的文治武功盤點,暫時告一段落。】
【接下來……】
雙對比係統一頓。
就在眾人以為朱綾的文治武功盤點要來了,雙對比係統偏不按套路出來。
【明君的文治武功,往往集中體現在他所締造的盛世上。】
【朱棣是永樂盛世,朱綾是大同盛世。】
【然,認真計較起來,永樂盛世的締造,並非朱棣一人之功,在朱棣身後,還隱藏著一位常務副皇帝。】
【這位常務副皇帝,也是曆史上權勢最大的太子朱高熾。】
眾人不明所以。
“常務副皇帝?”
“曆史上權勢最大的太子?”
“當皇帝的,誰敢真正放權給太子?”
“這個朱高熾,究竟是何等了不得的人物?”
“……”
聽到‘曆史上權勢最大的太子’,兩個世界的朱元璋不同意了。
“咱的標兒才是最有權勢的太子,怎麽輪到他朱高熾一個小胖墩兒?”
認真算起來,朱高熾算是除了朱允炆、朱允熥之外,最受朱元璋喜愛的皇孫了。
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朱高熾長得胖。
在傳統文化中,胖被視為富貴、吉祥的象征,長得胖意味著有福氣、有財運。
隻因在這個時代,物質條件匱乏,隻有權貴和富裕之家,才有可能獲得充足的食物和營養,將自己吃胖。
發胖代表著生活好,衣食無憂,乃是有福之人。
朱高熾生得白白胖胖的,朱元璋一看就樂嗬,一看就喜歡。
不過,一旦涉及到好大兒朱標,其他人統統都得靠邊站。
眾大臣也紛紛點頭,一致認為,朱標才應該是最有權勢的太子。
試問在此之前,有哪個太子能得到朱標這樣的偏心與偏愛?
朱綾卻不以為然。
誠然,朱標是朱元璋的好大兒,各種偏心疼愛,各種資源哐哐往他身上砸。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倘若朱標舉兵造反,朱元璋不僅雙手雙腳讚成,還會派兵給他。
這種玩笑話,說說也就算了。
在君主專製的封建時代,皇帝與太子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用尋常的父子關係來衡量。
太子關乎江山社稷的未來,必須足夠優秀,至少得做到讓皇帝覺得他非常優秀。
否則,皇帝為了江山考慮,肯定會換掉太子。
太子不能太平庸,但也不能太過優秀。
皇帝處在盛年,朝臣就因太子優秀,選邊站隊,勢必招來皇帝猜忌,繼而父子反目,釀成悲劇。
朱元璋對於朱標很喜愛,很信任,也認可他這位太子的能力。
但千萬不要忘了,朱元璋是個對權力欲把控極強的皇帝。
在至高無上的權力麵前,多少父子兵刃相向、多少兄弟手足相殘。
可以說,朱標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無人能夠撼動。
但以朱元璋的為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放權。
朱標在行使儲君權力的過程中,也得小心翼翼,盡可能不觸碰朱元璋的底線。
反觀朱高熾,他的權力是真的大,大得可怕,完全超越了太子本身。
他以太子身份六次監國,放在曆史上,那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說起朱高熾這位常務副皇帝,就不得不提朱棣的偶像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太宗,朱棣是明太宗。】
【李世民光芒太盛,加之武則天的緣故,掩蓋了唐高宗李治的光芒。】
【朱棣創造的永樂盛世過於輝煌,遮住了朱高熾本身的光輝。】
【豈不知,這位曆史上在位隻有十個月的明仁宗,才是永樂盛世核心人物,朱棣打下了武功,朱高熾撐起了文治。】
眾人聽到這裏,再次被震驚到了。
“在位十個月,廟號居然是‘仁宗’?”
封建的正統是儒家學說。
而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仁!
天子以仁治國,皇帝死後能上‘仁’這個廟號的,絕不是一般人物。
大夥兒最熟悉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趙禎。
趙禎愛民如子,仁慈仁政,堪稱古代皇帝的道德模版。
他的仁慈,不僅影響了整個大宋,就連遼道宗耶律洪基聽到他死了,也是失聲痛哭,並在遼國修建衣冠塚寄托哀思。
眾人都在疑惑朱高熾在位時間那麽多,為何能得‘仁宗’這個廟號。
永樂朝的朱棣、朱高熾父子,卻雙雙破了大防。
朱棣痛惜兒子早逝。
自己前腳剛走,兒子後腳也來陪他,這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