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炮彈犁地
字數:3980 加入書籤
朱綾!
一個擅長創造奇跡的女人!
每一次,都能給眾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緊接著,天幕流轉間,出現了一個身穿龍袍的倩影。
雙眼寒星四射,長眉入鬢飛揚。
身形雖不似男子那般高大,舉手投足間,卻透著吞吐淩雲、撼動九天之氣勢。
【大明世祖仁皇帝朱綾,一個生來注定驚豔世人的奇女子。】
【她生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卻蔑視傳統,傲視古今,不畏一切艱難險阻,敢與任何不公作鬥爭。】
【她與天爭,與地鬥,與命運論輸贏,卻從沒認過一個‘輸’字。】
【正是這樣的性格,支撐她斬斷封鎖、衝破束縛,以一介女流之身,登上了至尊無上的九五之位,成為影響華夏,乃至整個世界曆史的偉大女帝。】
【關於她的一生,有著許許多多的傳奇。】
【而對於曆史的貢獻,她給了民族前所未有的尊嚴與繁榮,她讓華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也是她讓世界懂得什麽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說到這裏,雙對比係統忍不住發出一聲長歎:“若是大慫(宋)有她十分之一的氣魄與膽略,也不至於被打成這個鬼樣子,看著就來氣。”
眾人目不轉睛看著,屏氣凝神聽著。
雖說知道朱綾未來的曆史功績非同小可,但聽到天幕說得如此激昂,還是心馳神往不已。
雙對比係統視頻結合語音,繼續滾動著。
【回望朱綾這一生,創造了數之不盡的輝煌,按照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層麵,總結為四大曆史功績。】
【這裏先來盤點軍事。】
【可能很多人會奇怪,軍事明明排在經濟、政治、文化之後,為何要第一個盤點?】
【這不奇怪,未來朱綾當皇帝治國時,曾對她的臣子和百姓說過這樣一句話:“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可見,軍事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若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撐,即便一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得再好,也隻會淪為任人宰割的肥羊。】
【重文輕武的大慫(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軍事,重中之重,無可比擬。】
新大明。
“好,說得好!”
朱元璋激動得跳起來,連連拍手。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句話說得太讚了!”
“一個皇帝,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該這樣!”
此時此刻,朱元璋看朱綾的眼神,就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越看越順眼。
這妮子雖說心狠手辣,六親不認,未來幾乎將他的兒子都給殺光了。
但朱元璋不得不承認,朱綾的脾氣秉性,真的太對他胃口了。
尤其是這句‘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真是說到他心坎上了。
朱棣也是聽得心潮澎湃。
特娘的,真是說到他心窩子上了。
要不是礙於男女有別,朱棣真想給朱綾來個大大的熊抱。
下一秒,朱元璋吩咐道:“快點,記下來,將這句話寫進咱的《皇明祖訓》裏,讓後世的子孫牢牢記住。”
負責這一塊的史官忙答應著。
朱棣揶揄道:“父皇,另一個世界我編撰的《永樂大典》你要,現在大侄女說得至理名言你也要,啥都要搶,就不能有點自主創新嗎?你這老臉還要不要啦?”
朱元璋又是一腳往朱棣屁股上招呼:“去,去,去,咱哪裏想搶了,不過是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好了,想記錄下來讓後世子孫學習,都是一家子,肥水不流外人田,懂不懂啊你?”
朱綾聽得直翻白眼。
【軍事上,朱綾打下了一個橫跨七大洲、四大洋,亙古未有的超級大帝國。】
【在她統治之下的大明王朝,非但太陽永不落下,領土麵積更是高達四千八百多萬平方千米,足足是原來的四倍多。】
【更難得的是,朱綾打下來的領土基本上屬於有效領土,而非無效領土。】
【所謂有效領土,就是氣候好,易於開發,蘊藏著巨量礦藏的土地。】
【與之相對的無效領土,則是那些氣候惡劣,終年酷熱或者嚴寒,存在天險阻隔,即便擁有不少資源,也難以開發利用的土地。】
說到這裏,天幕開始放映出朱綾對外用兵擴張的一幕幕。
“打!打!打!”
“給朕狠狠的打,朕的大明鐵騎要踏遍全世界。”
“朕讓所有國家的人,都在朕腳下匍匐顫抖!”
一輪紅日初升,朱綾站在日光下,豪情萬丈地下了一道又一道擴張的聖旨。
而第一個被朱綾開刀的倒黴蛋,不是別的,正是另一個世界朱棣五次遠征的漠北。
隻見茫茫漠北,殺聲響徹天地。
無數黑色雨點從空中落下,霎時間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北元殘餘勢力分化出來的三大部落,如遭天雷犁地,瞬間被炸死無數。
所謂堅不可摧的防禦陣線,在密密麻麻的炮彈轟擊之下,猶如紙糊的燈籠般一戳就破。
這一幕,看得兩個世界的人瞳孔放大。
“好恐怖的火器!”
“未來大明的炮火,竟發展到這般駭人的地步了嗎?”
“我的天,這炮彈就跟不要錢似的一顆顆落下,也就隻有女帝才能做到這般財大氣粗,換做一般人,真是遭不住。”
“女帝真是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了嗎?別人炮彈都是一發一發打,她是一片一片掃,太誇張了。”
雖說大明一朝已經有了火炮這玩意,但技術還不夠成熟,炮彈數量有限,一般都用於攻城,哪能隨便突突亂造。
天幕畫麵中出現的炮彈數量不僅多如泥沙,威力更是比目前的炮彈強上百倍不止。
永樂朝。
朱棣心頭熱血激蕩,衝著天幕大喊:“打,給朕轟死這群該死的蠻夷,為百姓報仇,為大明出一口惡氣!”
他選擇五次遠征漠北,皆因北元殘餘勢力欺人太甚,多次南下劫掠,毀壞良田房屋無數,老幼婦孺盡遭殘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