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女帝萬歲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此刻看到漢語未來成為世界主流,每個國家的人學漢語學得那麽苦。
朱綾感覺憋屈了那麽多年的氣都順了。
她穿越這一世,總算沒有白活。
新大明。
“我的天……”
朱元璋雙眼如銅鈴,心中大受震撼。
作為白手起家的開國之君,他的文化水平不夠,但政治思想遠超眾人。
漢語老師和金發少年的互動看著搞笑。
朱元璋卻從這裏頭看到了令人細思極恐的一麵。
如果拚命學習漢語的,流於國家層麵,還可以理解為弱國畏懼強國,意在學習強國之道,壯大自身,靜待時機,一雪前恥。
天幕畫麵呈現的,卻是世界各國的百姓,在漢語學習難度如此之高,卻不惜重金,咬著牙死磕去學。
那就隻有一個原因,他們是被華夏文化給徹底折服了,無比向往朱綾統治之下的大明,幻想著將來過大明百姓這樣的幸福生活。
當他們學好漢語,前往大明朝聖,看到大明的強盛與繁榮,還會想著回到自己貧窮落後的小國嗎?
十有八九是不會的。
如此一來,朱綾就可以用文化收割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吸納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讓這些人為她所用,將未來的大明建設得更加繁榮強大。
世界的人才都是有限的,大量的人才被吸走了,各國的發展就會嚴重受限,甚至變得愈發衰落。
此消彼長,各國與大明帝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未來的大明就持續繁榮下去。
肉體易滅,精神難消,這種精神層麵的洗腦,才是最可怕的。
擁有這等文化上的優勢,虹吸世界人才為大明添磚加瓦,隻要後麵的皇帝不作死,大明的繁榮將持續數百年乃至上千年。
想到這裏,饒是朱元璋曆經無數風浪,也禁不住顫抖了起來。
朱標也很快反應過來,大笑道:“哈哈哈,全世界都說漢語,大明江山鐵桶一般,繁榮延綿不絕,哈哈哈……”
原大明。
這個世界的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也明白這一點,羨慕得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一己之力,締造日不落盛世的同時,還能操縱文化精神,源源不斷吸收世界的頂尖人才。
這等能力,用‘逆天’二字都不足以形容了。
為什麽?
為什麽這個世界沒有朱綾?
他們也想要朱綾這樣的虎女,一個沒有,半個也行啊!
原大明的朱家人正羨慕著。
天幕顯化,一條金龍騰飛而出,灑下萬點金光。
金光閃耀迷離間,這道穿著朱紅龍袍的身影懸於九天之上。
她如冰雪般冷豔,似星辰般璀璨,傲視群雄,絕代風華,周身氣息如銀河倒灌,透著不容抗拒的帝王威嚴。
緊跟著,雙對比係統嚴肅端正的聲音響起。
【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朱綾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前無古人。】
【回望她這一生,用多少語言文字都不足以形容。】
【她是曆史上第一位不搞宮鬥、陰謀算計,以強悍軍事實力破除一切阻礙登上皇位的女帝。】
【在位期間,完成土地國有化,解放生產力,商稅改革,大幅增加財政收入。】
【推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造福萬千女性,讓女子走出閨閣,堂堂正正做人,從此不再依附男性。】
【她橫掃北元,屠滅倭寇思密達,橫掃世界各國,將華夏版圖推到極致,立萬世不朽之功勳,奠世界強國之根基。】
【她開啟工業革命,完成製造業升級,讓華夏這個傳統農業國家,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萬國來朝,無數人頂禮膜拜。】
【她是大明第二位皇帝,但一生的文采輝煌、武勳流光,卻無數開國之君難以望其項背。】
【對於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華夏來說,朱綾的出現,隻是這段漫長文明史的一小片段嗎,卻如流星劃過夜空,雖隻有一瞬,卻刺破了黑夜,讓群星為之失色。】
【在朱綾之前,女子是男人的附庸,可以孝順的女兒,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唯獨不能是她自己。】
【在朱綾之後,婦女能頂半邊天,女人可以為自己而活,無數女傑踴躍而出,讓黑暗的女性世界繁星點點,璀璨長恒。】
【她的文治武功,以及對華夏乃至世界的影響力,都是史上獨一檔的存在。】+
【萬古一帝,非她莫屬!】
對於天幕給出這樣的評價,兩個世界的人罕見沉默著,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反駁。
朱綾繼位之後所做的一切,隨便拎出一件安在某個帝王身上,都能讓這人成為名垂青史的聖主明君。
可她一做就是十幾件,還有很多政策,礙於天幕時間有限,並沒有盤點出來。
這麽多功績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簡直是奇跡中的奇跡、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
兩個世界的人,不用等到票數統計,就知道此次盤點是朱綾贏了。
‘萬古一帝’這四個字,幾乎是蓋棺定論了。
此刻,原大明的朱家人看得眼珠子赤紅。
不是因為憤怒,而是羨慕嫉妒恨到得了紅眼病。
蒼天啊,另一個世界的老朱家,上輩子是修了什麽福緣,竟能攤上朱綾這等絕世天才。
在她治下的大明王朝,簡直如天上宮闕那般美好。
朱元璋癱坐在龍椅上,長長歎了一口氣:“對手如此妖孽,老四輸得不冤,雖敗猶榮,雖敗猶榮啊!”
相較於原大明的愁雲籠罩、羨慕紅眼,新大明空氣中充滿了歡喜與快活。
上至帝後,中至百官,下至黎民,都激動得不要不要的。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驕傲與自豪。
“大明萬歲!”
“女帝萬歲!”
百姓們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通過天幕,穿透時空阻隔,遙遙傳入殿內。
朱元璋拉著老妻馬皇後的手,釋然一笑:“天命所歸,屬於她的時代來了。”
到了這一步,朱元璋知道,朱綾氣運加身,民心加身,登上皇位是板上釘釘,不存在任何變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