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背後的文官(2)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任他們再怎麽老謀深算,最終還是敵不過朱棣這位開了掛的氣運之子。】
【朱棣上位成功,血洗建文舊臣,文官群體遭受重創。】
【永樂帝朱棣雄才大略,可惜登上皇位的時機卻不怎麽好。】
【以朱棣的能力,本可以像洪武帝朱元璋那樣高壓震懾文管集團,偏偏北元殘餘勢力屢屢進犯,逼得他不得不禦駕親征漠北。】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麵打仗,國家大事便落在了朱高熾這位太子身上。】
【朱高熾文治能力不俗,卻缺乏父親的殺伐決斷、鐵腕強權,他的寬厚仁慈,給了文官們可乘之機,勢力死灰複燃,開始滲透。】
【等到朱棣死後,文官沒了頭上的鎮山太歲,開始放飛自我。】
【文官們先是極力抹黑鄭和下西洋,屢屢在朱高熾麵前進讒言,說這玩意勞民傷財,是先帝朱棣為了彰顯國力的暴發戶行徑。】
【殊不知,鄭和下西洋,給朱棣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如此極力抹黑,是為了掩蓋海洋貿易背後的驚天利益,方便他們私下官商勾結,中飽私囊,大發橫財。】
【朱高熾不知個中厲害,還真被文官們給忽悠瘸了,叫停了鄭和下西洋。】
【洪熙、宣德兩朝的溫和統治,給了文官極大的寬容和話語權,文官勢力由此迅速膨脹,並逐漸發展的失控的狀態。】
【文官勢力膨脹之後,以三楊為首的官員們開始勾結後宮,將都督府管轄的衛所,一步步轉移到地方文官手中,並叫停了造船下海,縱容邊境走私。】
【時間一久,底下貪腐成風,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朱祁鎮繼位之後,發現下麵一團糟,朝廷的各項收入都成了糊塗賬。】
【有王振在一旁吹風,朱祁鎮本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
【偏巧正統一朝,各種天災頻發,水、旱、蝗等自然災害就跟春日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來一茬。】
【朱祁鎮沒辦法,隻能去查賬。】
【邊關武將屁股不幹淨,生怕走私的事情被查到,於是被夥同文官搞事情,才有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武將勢力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幾乎一蹶不振,藩王被削藩之後,早已成了產朱(豬)大戶,再難插手朝政大事。】
【至此,文官集團一家獨大,開啟與皇權長達一個世紀的拉鋸戰。】
【倍感孤立無援的皇帝,不得不培養宦官集團的勢力與文官集團對抗,形成了閹黨與東林黨之爭。】
【兩黨你來我往,不斷內鬥,最後東林黨取勝。】
【然而,到了這時候,大明早已積重難返,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天幕畫麵轉動,放出崇禎吊死在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樹上的畫麵。
崇禎臨終憤恨留下一句話:“文臣人人皆可殺!”
大明開局一個碗,結尾一根繩,就此落下曆史帷幕。
當看完前因後果的剖析,兩個世界的人都陷入了難以言喻的震驚。
“天呐,原來是這樣。”
“土木堡之變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可憐那五十萬大軍,居然因為昏庸的皇帝和奸詐的文官生生葬送。”
“好家夥,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看看這群所謂的文人,比任何人都會算計。”
“文人誤國,文人誤國啊!”
“還以為宋朝的文人最厲害,沒想到大明的更囂張。”
“江南士紳,又是江南士紳,難怪另一個世界的女帝要重拳出擊,果真個個都該殺。”
“不得不承認,女帝在看人這一方麵,確實厲害無比,洞悉一切,早做防範,才沒有讓這群狗東西奸計得逞。”
“……”
兩個世界的人,做夢都無法想象,很多看著離譜的事情背後都有文官的影子。
朱元璋廢除丞相,看似強化的皇權,實則讓文官集團勢力趁機做大。
沒有丞相的製約,底下這群文人士大夫就要翻天了。
更加沒想到,大明最後的滅亡也是因為文官。
原大明。
“奸賊!你們這群奸賊,統統都該死!”
朱元璋知道文官隻會空談誤國,什麽正經事都辦不了。
為了防止宋朝的悲劇再次重演,這才給予藩王權力,讓這群人不敢造次。
卻不料,自己一番精心安排,到頭來竟是枉做小人。
藩王們非但不能製約文官,反而給大明留下了諸多隱患。
看到大明最後亡於黨爭,朱元璋虎目血紅,宛如一隻受傷的巨獸,凶狠地瞪著殿內的文官們。
“來人,將這群來自江南,以及與江南士紳有關係的官員們,統統拉下去,淩遲處死,抄沒家產,誅滅九族!”
文官們徹底傻眼了。
天幕不是盤點昏君嗎?
朱祁鎮還沒收拾,他們怎麽先成了炮灰?
如果是在以前,他們還能狡辯一番。
但天幕親自爆料,文官不僅是土木堡之變的幕後推手,還讓大明最後滅亡於黨爭。
以朱元璋的鐵血狠辣,是斷斷不會放過的。
一時間,文官們紛紛跪倒在地,磕頭求饒:“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微臣冤枉啊,您不能因為微臣來自江南,冤枉對您忠心耿耿的臣子啊!”
事關九族的身家性命,這群文官們腿一個比一個軟,哭得一個比一個可憐。
處在火山噴發狀態的朱元璋,哪裏管得了這些。
文官害了他的兒孫,葬送了他窮盡一生心血建立起來的大明江山,他就要這群人統統付出代價。
朱元璋也不管殺了這群官員之後,朝政會亂成什麽樣子。
總之,與江南士紳有關的,統統都要死。
趁著悲劇還沒發生,他要用最狠辣、最殘酷、最凶惡的手段,震懾這群宵小之輩,敢危害江山,算計他的兒孫,下場隻有死。
殺!殺!殺!
殺得人頭滾滾!
殺得血流成河!
殺得這群該死的文人,再也不敢生出妄念為止。
如果是在以前,看到朱元璋這般大開殺戒,朱標肯定站出來阻止。
然而這一次,他非但沒有,反而拍手讚同:“好,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