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另一種人生(21)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數十招拆下來,雙方心中均暗讚對方厲害。
要是戰場上相遇,誰也占不到誰的便宜。
“再來!”
朱棣長劍輕顫,舞出無數劍花。
盧芳綢帶倒卷,再次向朱棣手臂纏去。
兩人以快打快,頃刻間拆了數十招。
盧芳一邊打,一邊想。
疑似陛下生父的三個人選,眼下隻試探出秦王朱樉一個,剩下兩個該怎麽試呢。
身形閃轉騰挪間,盧芳瞥見了太子朱標,猛地醒悟過來。
這老話說得好啊,龍生龍,鳳生鳳。
陛下如此天縱奇才,必然是遺傳了她的父母。
若是從這一點上看,最有可能之人是太子朱標才對。
自己的實力與朱棣在伯仲之間,再鬥個一百招,隻怕也難分勝敗。
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假裝落敗,順勢將金環送到太子麵前。
至於朱棣,就交給鳳君來對付。
想到這裏,盧芳綢帶卷成一道白光,向朱棣掃來。
朱棣見她顯出破綻,抓住機會,運勁斜削。
唰!
綢帶末端的金環,被他一劍削下。
盧芳眼波一閃,綢帶跟著一蕩。
金環被這兩股勁力同時推送,宛如一枚小型炮彈,直直朝太子朱標這裏射來。
朱元璋大驚,一邊怒吼著‘保護太子’,一邊朝鳳辰奕發難:“先是羞辱秦王,後是對太子出手,你大虞安的是什麽心?”
朱標雖疏於練武,功夫遠不及朱棣,卻也不是一般人,抄起桌上吃點心的金鑲玉筷子,就把射來的金環輕輕巧巧夾住,放在餐盤上。
他見老爹震怒,忙道:“父皇,比武競技,出現誤傷也是尋常之事,豈能為了區區小事壞了兩國邦交?”
朱元璋聽了這話,才把怒火壓了下去。
隨即,朱標拿起餐盤上的金環,準備還回去,轉眼瞥見金環熟悉的鳳紋,登時心頭大震。
藍綾雖說不是兒子,但作為皇族第三代的第一個女孩,朱元璋和馬皇後還是相當疼愛的。
尤其是藍綾的眉眼與馬皇後有幾分相似,更讓朱家父子歡喜。
朱標清楚記得,當年側妃藍氏所出的長女出生時,母後命人打造了這個長命鳳紋金鐲給她。
朱家第三代的女孩中,隻有她得到了這樣的禮物。
難不成,這位來自大虞的女子,是他失蹤多年的長女?
朱標定睛朝盧芳看去,隻見她約莫二十七八左右的年紀,神采飛揚,容貌豐美,眉眼間卻飽含著風霜之色,立刻搖了搖頭。
他的女兒五歲被擄走,今年也就隻有十五歲左右。
兩人足足差了十來歲,怎麽可能是她?
但如果不是的話,這金環怎麽會落在她手裏?
朱標也不懷疑手上的金環是假的,給小孩子佩戴的長命鎖、長命鐲有不同款式,但隻有皇族女性才能使用鳳紋。
金環被削掉後,盧芳就主動認輸,緩緩從擂台上走下來,一步一步來到朱標身上。
她曼聲依依道:“太子殿下,這是微臣的東西?”
朱標雙手發顫,問:“這東西,你是從哪兒得來的?”
盧芳凝眸細看,見他神情如此激動,心中又驚又喜。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下子,總算是找對人了。
盧芳喜色在臉上一閃而逝,便即恢複如常,靜靜道:“是微臣逛珠寶店時,無意中看到的,見金環上的紋飾雕得極為精美,於是便買了下來。”
朱標聽了這話,眼中難掩失望之色。
無意中買到的,想來是當年匪徒,從他女兒身上扒下來的,之後兜兜轉轉流落到東南亞。
朱標與老爹朱元璋一樣,極為重視親情,隻要是朱家血脈,他都一樣疼惜。
好好一個玉雪可愛的女兒養到五歲,卻被賊人擄走,朱標焉能不痛?
這麽多年來,朱標表麵默不作聲,私下裏一直沒放棄尋找女兒的下落。
此刻看到馬皇後送給孫女的長命鳳紋金鐲落入外人手中,他遺落在外的女兒,隻怕是凶多吉少。
想到這裏,朱標心中一陣抽疼,啞聲道:“你的東西,物歸原主吧。”
盧芳麵色平靜,從朱標手裏接過金環。
鳳辰奕目不轉瞬看著,陰黑的色彩漫上眼眸。
皇族血脈,金枝玉葉,豈會被賊人輕易擄走?
事情既然發生了,那就隻有一個原因,便是重男輕女,不重視藍綾這個女兒。
鳳辰奕神色冷然,飛身躍上擂台,喝道:“好,最後一輪決勝負!”
朱棣見鳳辰奕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出手,又是手握兵馬大權的大虞驃騎大將軍,武功定然十分厲害,當下屏氣凝神,緊握劍柄,嚴陣以待。
鳳辰奕從袖中取出一根銀白色類似擀麵杖的棍子,大拇指摁了摁棍子一端的按鈕。
隻聽‘紮紮’兩聲,槍頭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眨眼間就變成了一把寒光閃閃的冷寒槍。
朱棣瞥見這槍呈銀白色,槍頭更是被磨得如鏡子一般光亮,能夠清晰照出鳳辰奕豐神俊朗的麵龐,不由大吃一驚。
這冷寒槍乃是藍綾用現代冶煉技術幫鳳辰奕打造的。
現代最普通的螺紋鋼拿到古代封建社會,都是打鐵如彈棉花的神兵利器。
何況是藍綾專門精煉的,更是降維打擊。
鳳辰奕挺起冷寒槍,一槍對著朱棣刺去。
朱棣橫劍一封,劍身抵住槍尖。
下一秒,猛然‘鐺’地一聲響起,朱棣這把由數種合金製成的寶劍已斷成了兩截。
朱棣震驚不已。
他這把劍,不知道斷過多少兵刃,沒想到竟有一天會被人一招毀去。
朱棣愣愣看著鳳辰奕手中的冷寒槍半晌,道:“你這槍是從哪兒得來的?是哪位鍛造大師的作品?”
他心想,這樣的神兵,隻有傳說中如歐冶子這等宗師級的人物,才有可能製造出來。
大虞王朝竟有這等厲害的人才,這對於大明王朝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似冷寒槍這等神兵,肯定是沒法大批量生產。
但如果放寬技術條件,生產質量次一等的兵器,來日兩國交戰,大明士兵的鎧甲,也會如紙糊的燈籠般一削就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