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另一種人生(37)

字數:2307   加入書籤

A+A-


    馬皇後道:“這就是了,白蓮教做事幹淨利索,從不多話,為何那天晚上闖入東宮對標兒出手時,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白蓮教的?”
朱元璋微微一滯:“妹子,你是在懷疑,擄走標兒的那個賊人與十年前那個不是同一人?”
馬皇後眼中閃過無數畫麵:“一開始,我也沒往那方麵想,直到你不斷追查,不斷對白蓮教痛下殺手,卻始終挖不出半點線索,就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會不會是我們調查的方向錯了?若真是有心人誤導,沿著錯誤的方向一頭紮進去,錦衣衛便是再厲害,將白蓮教的老巢挖個底朝天,也不可能找出那個賊人。”
能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賢後,馬皇後本就是個極為聰慧之人。
鬼門關裏走一遭後,很多看不開的事情也都看開了,這讓馬皇後變得更加玲瓏剔透。
朱元璋霍然變色:“好狡猾的奸賊,竟敢故布疑陣、栽贓嫁禍糊弄咱?他最好別讓咱抓到,否則定要將他剝皮抽筋、剁碎成泥。”
馬皇後秀眉微蹙:“這隻是我的懷疑,是不是這樣,還要別的證據來作證,如果真的如我所料,抓走標兒和十年前擄走咱孫女的不是同一撥人,那他一定是另有所謀。”
她喃喃道:“東宮……太子……他的圖謀很有可能與東宮有關……”
若是藍綾和鳳辰奕在此,聽到馬皇後這通分析,肯定要豎起大拇指。
千古一後的含金量,真不是蓋的。
朱元璋心頭狠狠一抽,厲聲道:“查!給咱把東宮翻出來!”
這一查,還真就查出了蛛絲馬跡。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匆匆來報:“皇上,東宮側妃藍氏失蹤了。”
“什麽?”
朱元璋又驚又怒,聲音都變了調:“好好一個側妃,怎麽就失蹤了?”
蔣瓛急切道:“這位藍側妃不但失蹤了,而且根據微臣盤問東宮伺候的宮人,她失蹤的時間與太子是同一天。”
朱元璋暴怒:“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現在才來報?東宮那群奴才是搞什麽吃的?還有呂氏,她是怎麽管理的?”
蔣瓛道:“皇上息怒,藍側妃早早失了太子的恩寵,多年住在冷僻的院落,活得宛如透明人一般,太子被賊人擄走後,整個東宮的注意力都在太子身上,這才沒人感覺到。太子妃一門心思都撲在太子身上,聽到宮人的稟告,也不當回事,隻吩咐人好生去尋找。”
朱元璋聽得鼻孔都快冒煙了:“皇後猜得果然沒錯,這件事的背後,一定另有玄機!查,給朕嚴查到底,東宮每一個人、每一寸地方,都不許放過,尤其是近段時間與藍氏有過接觸之人。”
“是!”
錦衣衛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做事雷厲風行。
皇帝這般震怒嚴查,底下的哪個不盡心?
就這樣一環又一環查下去,此前被人忽略的線索,便一個又一個冒出來。
有個負責給藍氏送換洗衣服的小宮女說,太子和藍盈袖失蹤前夕,有個陌生女人鬼鬼祟祟進入藍盈袖的屋子。
緊跟著,有個小太監也附和,說他也看到了。
又有老嬤嬤冒出來,說藍氏失蹤前,嘴裏喃喃念叨著,她的女兒要來見她了,大夥兒都以為她瘋了,並不怎麽當回事,現在才發現這裏頭有問題。
朱元璋和馬皇後將這些線索串聯在一起,便形成了一條清晰明貫的線。
那個擄走太子的賊人,並不是白蓮教的,而是個冒牌貨。
他費盡心思搞這一出,看似是針對朱標,實則是衝著藍氏來的。
朱元璋怒極反笑:“好,好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朕的兒子,反倒成了工具人了。”
馬皇後啞聲道:“還真被我給猜中了,幕後之人搞出一連串的事情,最終目標是藍氏,此人故布疑陣,放出一個又一個的煙霧彈,其心術算計,當著可怕得厲害。”
朱元璋臉色得幾欲破裂:“是啊,這人城府之深沉、心機之厲害,手段之高超,實在超乎想象,咱居然像傻子一樣,被他忽悠得團團轉。唉,要是劉伯溫還活著就好了,他神機妙算,對世事洞若觀火,定能在第一時間勘破迷局,不讓賊子奸計得逞。”
說著,不禁一聲長歎。
劉伯溫輔佐他趕走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卻因胡惟庸之故,害他與劉伯溫離心,劉伯溫辭官歸鄉,不久後憂憤而死。
民間一直流傳著‘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奈何,他不懂得珍惜,直到人沒了,心裏才後悔不迭。
盡管在馬皇後的細心發現下,朱元璋識破了鳳辰奕設下的迷局。
但由於搞不清楚鳳辰奕弄走藍盈袖的目的是什麽,難以窺見真相,調查就卡在那裏,怎麽也推進不下去。
也難怪朱元璋查不出。
不是錦衣衛沒用,也不是鳳辰奕算計太厲害。
而是藍綾的身份,實在過於駭人聽聞。
任誰也不會想到,這位當年被白蓮教抓走的倒黴蛋太子之女,會在十年之後,一躍之間變成大虞王朝的開國之君。
朱元璋和馬皇後知道幕後人弄走藍盈袖,肯定是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但無論他們怎麽想,都不會將藍盈袖與大虞女帝聯係在一起,因為太離譜、太不可思議、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想不通這一層,即便查到問題出在藍盈袖身上,也沒法勘破全局,找到朱標的下落。
大虞。
媓都。
藍綾在此定都,參照後世的北京故宮修建宮殿。
此刻,朱標正被安置在皇宮西北角,一處專門安排來唱戲的院落裏。
若是按照影視劇對號入座,這裏應該是甄嬛的碎玉軒,也是小燕子居住的漱芳齋。
嘿嘿,沒想到,這兩人住的是同一個地方。
藍綾按照故宮的排布,給這個地方上匾額,題名‘漱芳齋’。
隨著昏睡丹的藥力逐步散去,朱標清醒過來,緩緩睜開了眼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