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另一種人生(65)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隨著洪水逐漸退去,再加上災民大量離開,這場幾十年一遇的可怕洪災算是告一段落。
好在南方雨熱條件非常好,糧食普遍一年兩熟。
上半年的收成毀了,還有下半年。
無數地主士紳磨刀霍霍,準備聯合抬高租子,好將上半年的損失補回來。
可惜,他們做夢都想不到,藍綾的橫空出世,改變了曆史走向。
持續上千年的小農經濟,土地私有製,即將走向終結。
一場因大量勞動力流失的危機與混亂,即將席卷整個南方,繼而撼動大明國本。
鳳陽。
一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奢華宅邸內。
坐擁萬畝良田的朱老爺,正在享受軟玉溫香。
身邊有四個漂亮的美人,一個給他扇風,一個給他捏肩,一個給他捶腿。
最後一個也是最漂亮的,芙蓉麵,柳葉眉,水汪汪的眼睛,渾身似沒骨頭的蛇似的,軟綿綿地靠在他懷裏,嬌羞調笑著,那一身如縞素般的白衣,真真是將女要俏一身孝發揮得淋漓極致。
這位朱老爺是朱元璋遠親中的遠親。
雖說血緣關係隔了非常好,但沾了皇族的‘朱’姓,得到了朝廷的格外優容,不僅賦稅徭役全免,子孫就是想做官,也比尋常人家容易一些。
他走到外頭,便是縣令、知府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喊他一聲‘朱老爺’。
朱老爺擁有那麽多田產土地,不可能自己一個個跑去收租,那樣累都累死了。
他將名下的土地分為四塊,分別交給四個大管家去負責,一年收兩次。
此刻,這四位大管家垂頭喪氣地走進來,匯報了一個又一個類似的壞消息。
“老爺,不好,黑山村的村民都沒了。”
“老爺,我這邊也一樣,能種地的全跑光了,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
“真是活見鬼了,跑得連影子都不見了。”
“……”
朱老爺被這些消息炸蒙了,眼珠子瞪得老大。
為了保證收入穩定,他和佃農簽了好幾年的約。
簽字畫押,立了字據,不好好種地,居然敢跑得外麵去,真是反了天了。
這群賤民,真以為他好糊弄不成?
本老爺是鳳陽朱氏,與當今皇帝是一家子,連他的租約都敢違,簡直不知死活。
隨後,朱老爺一匯總,更是驚得無以複加。
他名下數百個佃農,竟然全跑光了。
這可是上萬畝良田的租子啊!
一下子跑了,是想讓他一家子喝西北風嗎?
朱老爺心都在滴血,氣得都快爆炸了,情緒失控地怒吼道“你們這幾個沒用的廢物,人不知跑了多久,到現在才發現,快去……”
他深呼吸一口氣,顫抖地手指著四大管家“快去把簽了租約的佃農找回來,上半年損失那麽大,下半年的地絕不能荒著,要是找不回來,看我不把你們發賣了。”
四大管家被噴得狗血淋頭,抱頭鼠竄,如撞了瘟神似的,飛快跑下去尋人。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江南大大小小的地主家裏。
之前同樣的災情之前沒少發生,底層農民種不了糧食,沒飯吃,自然會變成流民四處流傳。
地主、士紳們之所以不在意,任由災民四處流竄,是因為戶籍管控,跑也跑不了多遠,逃戶一旦被抓到,下場可是很慘很慘的。
再加上故土難離,即便是客死異鄉之人,也想著死後落葉歸根,何況是活著的人了。
等災情過去了,流散的佃農就會陸陸續續回來,接著給地主種地。
然而這一次,江南的士紳、地主們集體失算了。
那些因洪災流離失所、跑到外麵討飯吃的佃農,超過九成以上都沒有回來。
沒人種地,地主不光沒有租子,還得承擔高額的賦稅。
要是這種狀況持續下來,地主要不了多久就得破產。
不止是士紳、地主,當官的也一樣。
青陽縣是江南地區的一座小縣城。
別看規模很小,土地也不多,但架不住地理位置好,就在京杭大運河邊上,水路交通發達,往來貿易頻繁,有錢的大商人、小商人,那是一抓一大把。
此時,青陽縣的縣令梅亮鑫正和一個家裏剛出了一位舉人的大地主喝茶聊天。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舉人老爺,可是能夠做官的。
這位地主的兒子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前途無量。
梅亮鑫自然要提前與之熱絡一番,拉攏好人脈關係,將來有機會才能被對方拉一把。
縣衙官邸歡笑連連,絲竹管弦不斷,歌女翩翩起舞。
“大人,大人。”
師爺急匆匆走進來,滿臉驚慌之色。
梅亮鑫放下茶杯,皺眉道“出什麽事了,這麽慌慌張張的?”
師爺舉袖擦了擦汗,道“大人,趙大戶家裏沒人了。”
梅亮鑫不以為意,笑道“人不在家裏,等過一會兒再去抓就行了。”
原來青陽縣最近不太平,出了一個專門偷女人肚兜,以滿足自身不可描述下流**的采兜大盜。
梅亮鑫最擅長搞官場灰色收入。
見出了這檔子事,他立刻看到發財的機會,就把記錄當地富戶情況的賬本翻出來。
一番搜尋,最後挑中了經營絲綢和茶葉生意趙有才的兒子趙天良。
趙天良是趙有才的唯一的兒子,老趙家的獨苗苗。
隻要往趙天良身上潑一盆髒水,說他就是那個采兜大盜,抓進衙門狠狠打一頓。
趙有才為了兒子,肯定會乖乖給他送錢來。
趙家被梅亮鑫看上,除了特別有錢,家裏是獨苗苗之外,更重要的是趙家隻富不貴,家裏沒有做官和考取功名的書生。
官場上沒罩著,他自然想怎麽拿捏就怎麽拿捏。
師爺急得不成樣子,喪著臉道“大人,小的說趙大戶家人沒人,是他全家都搬走了,所有東西都清空了,房子也賣了。”
梅亮鑫愣住了“趙有才是什麽時候搬走的?趙家產業都在青陽,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他能搬到哪裏去?”
師爺搖頭道“小的也不知道,隻知道捕快去的時候,趙家已人去樓空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