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閉目練習
字數:3459 加入書籤
理了理剛剛的思緒:天地玄宗就是泛指整個天地,五行化氣則指整個天地內東南西北中五行之氣,而陰陽無極則是將東南西北中五行之氣轉化為一種太極混沌之氣,最後乾坤借法就是向天地所轉化的太極混沌之氣汲取靈氣。
想到這裏,關則龍也不管已經是淩晨三點多鍾,馬上翻身,依照彩圖所示五心向天盤腿坐起,按剛才的想法開始以自己為中心默想整個天地,同時默念“天地玄宗”;然後想著天地中按五行位圖方位向上衝起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的氣體,同時默念“五行化氣”;跟著五種不同屬性的氣體在自己頭頂上空混合成一團不具備任何五行屬性的混沌靈氣,同時默念“陰陽無極”;接著將心神集中在混沌靈氣中,默念“乾坤借法”;最後輕念“收”字,將混合整個人心神的混沌靈氣引導入頭頂百會穴。
關天龍這個時候也不管自己對口訣意境的理解得是對還是錯,就一意孤行地按自己所想的進行修煉起來。或許是天意使然,他所理解的意境無意之間已是與創造這套功法的人當時的意境居然是極度接近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關天龍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口訣與意境,也不知道已經重複了多少遍,突然,隨著心中默念的“收”字,感到一股熱氣從空中衝入頭部百會穴,整個人瞬間有種極度舒服的感覺。
由於關天龍平常比較喜歡閱讀那些玄幻武俠類的小說,對小說中所描述的各種境界朦朧中多少有點了解,所以當自己出現這種狀況時心中大喜,知道自己對口訣的理解應該錯不了多少,而且現在自己的狀況估計應該算是修煉初窺門徑了。
依然保持著盤坐,靜心將整個過程在心中重溫了一遍,然後緩緩睜開眼,一縷陽光映入腦中,接著一看時間,“啊!已經是早上七點了。”關天龍摸了摸腦袋,“好像並沒有練多久,怎麽就已經七點了。”
下床伸了伸手腳。“咦,盤腳坐了那麽久怎麽居然沒有手麻腳麻?。”自我感覺了一下,“嗯,精神不錯,沒有任何熬夜後沒精打采疲倦的感覺。”
如果被這套功法的創始人知道他有這樣的想法,估計一定會被氣到吐血,經曆天地靈氣灌頂而入後還有什麽可能會手麻腳麻和有疲倦的感覺呢?對於這一點還沒有任何人跟自己解釋過的關天龍來說,當然是不清楚了。
心裏喜滋滋的關天龍看了一眼朝陽,輕輕打開房門,準備迎接新一天的學習……
回到南偏房,關天龍靜心想了想,從書架上找到一套《康熙字典》及五本與《葬經》有關的書籍,然後默念了《葬經》的第一段:“葬者,乘生氣也。五氣行乎地中,溢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發而生乎萬物。”
由於以前老爸的刻意培養,憑借還算不錯的中文功底,細想了片刻,這一段不算深奧的文字已經基本理解。然後拿過那五本與《葬經》有關的書籍,分別一本一本地看相關的第一段。
當五本的第一段全部看完後,關天龍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原因是自己家傳的文理緊扣,邏輯清晰。而民間出版物所載則或刪、或增、或改、或錯漏字,總之是沒有一本能達到自己家傳的那樣。
笑了笑,關天龍將那五本書籍疊好,然後接著又默念第二段“觀其勢,乘其止,勢來形止,謂之全氣。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氣感而應,鬼福及人……而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重複了數遍後,關天龍對這一段依然有幾個地方感到不明白的:其一、什麽為形、什麽為勢?其二、銅山西崩,靈鍾東應指的是什麽?其三、什麽是丘壟之骨、什麽是岡阜之支?其四、為什麽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其五、如何能夠聚之使不散?如何能夠行之使有止。
關天龍知道,如果搞清楚這五個問題,那麽自己可能就真正算是踏入風水的大門了。於是帶著這五個問題,開始了查找資料的大行動。
首先,依然是看原來的那五本書籍。很快,第二個問題就搞清楚了。因為對於這一句話五本《葬經》中都有,而且各本注解大意相同。原來,所謂“銅山西崩,靈鍾東應”指的是:漢朝末年,有一天皇宮中的一口銅鍾無緣無故自鳴,大臣東方朔:“必生銅山崩應之。”隔了幾天,西方蜀地派人上奏說西蜀銅山山崩了。
而對於其餘四個問題則依然是或刪、或增、或改、或錯漏,沒有完整的解析。整理完五本第二段的解析,並結合查閱《康熙字典》,第三個問題基本明白:丘壟就是高山的意思,但高山不可能自己立起,內裏必定有石頭作為支撐才能帶著泥土立起來,而石就是高山的骨頭。岡是山巒,阜是低小的土山,支指的就是山脊。結合起來“丘壟之骨,岡阜之支,氣之所隨。”就是說高大的山要看他的氣就是觀察他的石頭,而低小的土山,就是觀察他的山脊,因為氣是隨著的石頭與山脊而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關天龍通過上網以及滿屋書架地查找了好一陣子,依然收獲甚微。看看時間,已經接近中午十二點,伸伸懶腰,打開房門走出去,並隨手鎖上。
中午和楊梅、老師一起吃完飯,各自回房休息,到下午二點開始學英語,下課後吃完晚飯,關天龍心想:整天二叔都沒來過,這麽多東西不懂的,不如今晚我早點過去找他,好向他請教請教。
想到就做,一直都是關天龍的性格。於是,關天龍跟楊梅與老師打個招呼後就向二叔的東園走去。
進入東園,老管家就已經迎了上來,“龍少爺,這麽早呀?家主剛出去辦事,已經吩咐說你來到就請先直接到後園練習。”
“好的,多謝老管家。”關天龍應完就直接走進後園,開始了步法的練習。
也不知,練習了多少遍,整套步法已經基本脫去初學時的艱澀,變得相當流暢起來。
又走完一遍後,關天龍靜立場中,想道:“都不算生疏了,不知道自己閉目能否將步法走對。嗯,試試就知道了。”認準方向後,慢慢地將眼閉上,開始試著閉目練習。
一趟下來,關天龍睜開眼一看,發覺與平常結束時的方向不同,因為自己知道步法並沒有走錯,那麽就一定是有地方因步伐大小不同而產生了誤差,從而造成結束時方向不同。於是想道:“我就不信閉目就不能正確走完,嗯,要達到閉目完成,那麽就先要將每一步的大小以及距離完全掌握。”
這一次關天龍並沒有閉目,也沒有像平時那樣快速,而是一步一停,細心地感覺每一步的距離與大小。如此走完兩趟後,關天龍再次閉目慢速走一趟,走完睜眼發現還是有多少偏離。於是再次緩慢地細心感覺每一步,接著再次閉目慢速邊走邊在心中感覺每一步的大小與距離。
就這樣一遍開眼一遍閉眼,重複十多次後,已經能夠閉目緩慢將步法正確走完。
突然,掌聲在背後響起,“不錯,這麽快就已經將步法要領掌握。”二叔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能夠想到閉目練習,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喜歡風水修行路請大家收藏:()風水修行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