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A+A-


    這話音一落,奉天殿裏的人全都驚的目瞪口呆。
    向來無法無天的藍玉,看李暄的目光竟是多出了些許畏懼!
    狠!太狠了!
    “你這黃毛小兒?,妄言置評,信口雌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齊泰氣的胡子都在抖:“若是真按照你說的來,我大明定會天下大亂!”
    李暄質問:“為何會天下大亂?”
    “你剛剛自己也說了!陛下削減商稅是為了恢複民生!若是按照你說的方式去收商稅,定會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李暄笑了,問道:
    “你知道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能用掉多少銀子嗎?”
    他自問自答:“二十兩銀子,便可生活的十分富足,隻要不遇見災荒,戰亂,以至於糧食大漲,甚至隔個三五日,就能吃上肉食。
    若是隻管吃飽,能活下去,五六兩銀子足矣。齊大人,你說的民不聊生從何處來?”
    齊泰拂袖怒斥:
    “黃口小兒,隻知空談!若按你這二稅一,甚至全稅的章程,布商被刮去千兩,轉手便抬高三倍市價;米商遭剝了厚利,隔日就斷了州縣供應——到頭來百姓買不起衣、吃不起米,‘民不聊生’四個字怕是要刻在戶部堂前!”
    他猛然指向殿外,聲如裂帛:
    “更莫說商賈狡黠,哪個不會做假賬分紅利?你兩百兩以上二稅一,他便隻賺二百兩,其餘萬兩藏地窖!屆時官差逼稅砸鋪麵,流民餓殍塞運河,你李暄是要扛著算盤去賑災,還是捧著《孟子》退韃虜?!”
    李暄淡定的問:“所以你的意思是,朝廷收重稅,那些富商要麽加倍從百姓那盤剝,要麽做假賬,藏之不報?”
    “自然。”齊泰擲地有聲。
    李暄理所當然的說:“這也能算是問題嗎?讓陛下定個規矩便是:惡意抬高物價者,誅九族!謊報營收者,誅九族!拒不納稅者,誅九族!檢舉有功者,誅……有賞!”
    “誅九族?哈!你當商賈是田間麥穗不成?”這話讓齊泰徹底傻眼了,訓斥道:
    “去年蘇州布商勾結倭寇案,三司會審查出三百七十二人,按律當斬者過千——結果呢?市舶司三月無船出海,應天府半數織機生蛛網!你今日殺一千商賈,明日便有萬戶閉門歇業,後日漕糧絲綢斷絕京師,你是要陛下帶著錦衣衛挨家挨戶給人套枷鎖,還是架起油鍋逼著掌櫃們開張?”
    李暄鄙夷的說:“江南織戶紡紗三月換不得一石米,北地腳夫奔波千裏攢不下半錢銀,大明商賈千千萬,大多一年都難賺到二十兩銀子,一年能賺到二百兩的,那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對大明大多百姓而言,根本就沒有什麽負擔,談何閉門歇業?他們感謝陛下都來不及!
    至於你剛剛提的那三百七十二人,多是當地世家大族!給他們臉了,敢和陛下對著幹!他們要是敢閉門歇業抗議,那就通通誅九族!把他們的財產分給其他聽話的老百姓!他們不幹,有的是人幹!”
    “你你你!”
    齊泰給氣的不輕,引經據典與李暄爭論了起來,但不管他說什麽,李暄的回答都不約而同:“我的建議是誅九族!”
    沒一會功夫,齊泰就險些給氣昏過去。
    奉天殿裏頭,其他的文武官員看李暄,眼神之中都平添了幾抹畏懼之色。
    龍椅上,朱元璋都給幹沉默了。
    哪怕是他,誅九族這罪名也就在胡惟庸身上用過一次。
    結果李暄張口一句誅九族閉口一句誅九族,好像割的不是人頭是韭菜。
    “這,不妥。”
    朱元璋有點無奈的開口。
    “陛下聖明!”
    百官都激動壞了。
    李暄:“誅九族不好的話……那就夷十族吧。”說話時還瞄了一眼方孝孺。曆史上唯一一個被夷十族的猛人!看看長什麽樣。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不爽的說:“咱的意思是,這樣太過了!你小子別裝傻!”
    “所以我才說,陛下太仁慈了啊,對付那群附骨之蛆般的世家大族,就應該下狠手才對!”李暄故作無奈,歎了口氣說:“但既然陛下覺得不妥,那就改成砍頭,家產充公好了。”
    齊泰莫名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察覺不對勁,怒發衝冠道:“好小子!差點給你帶偏了!我們說的商稅的事,不是這事!”
    李暄不情願地道:
    “齊大人若是執意反對的話,也不是不能商量,可以改成以年計,一百兩以下部分三十稅一,千兩以下至百兩部分十稅一,千兩至萬兩部分,五稅一,萬兩以上,二稅一。”
    “這還差不多……”原本決定要堅決反對加重商稅的齊泰,忽然感覺這樣改也不是不能接受了,不過畢竟是當朝大儒,腦子還是好使的,很快就反應過來,又他娘給李暄套了進去!可這次,朱元璋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斟酌了片刻加征商稅的利弊,直接點頭同意了下來:
    “這事就按李暄說的去做吧,先用在應天府試試,若是可行,便推而廣之,不過政策的細節還需補充,這方麵的事,戶部的人,自個去和李暄商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是之前,朱元璋大概率不會讚同這一做法,可見識了明末的情況後,他的想法改變了。
    朱元璋一錘定音,即便不願意也沒人敢當麵反駁。
    李暄心中默默哀歎。
    要處理的麻煩事又多了起來。
    接著馬上給自己打氣:問題不大!隻要掉了腦袋,就用不著加班了。
    他開始考慮起了,要如何按照計劃,開啟作死之路。
    該怎麽徹底激怒朱元璋他已經想好了。
    但那些話說的不能太過刻意,否則就有可能被係統判定為故意尋死,以至於白死。
    “有事起奏。”
    此時,朱元璋開口了。
    黃子澄看了李暄一眼,心中越發忌憚,有這家夥在,時間一久,陛下會不會改變皇太孫的人選還真說不一定。
    “臣有事起奏!”
    於是黃子澄堅定了內心的想法,立刻站了出去,嚴肅地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國不可一日無儲君”乃治國之要義,太子殿下薨逝已逾一載,恐有宵小之徒心生覬覦,動搖國本。為固社稷、安天下,臣等懇請陛下速立皇太孫,以正國統,絕奸邪之念,保大明江山永固。”
    李暄眼前頓時一亮,朝黃子澄投去了欣賞的目光。
    還是黃大人懂我啊!簡直就是我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洪武朝中文武百官,就隻有黃子澄想殺他的心最為堅定!而且老是能幫上大忙!
    喜歡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請大家收藏:()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