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黃子澄:請陛下立誅逆臣李暄!

字數:3731   加入書籤

A+A-


    “這,這,孫兒……”
    崇禎頓時慌亂的說不出話,心裏十分尷尬。
    朱元璋教訓道:“你收不起商稅,說白了是知道那些富商有東林黨庇佑,不好欺負,所以不敢豁出去和他們拚命,你敢和老百姓收剿餉,遼餉,說白了是覺得老百姓都是軟柿子,可以隨便拿捏,所以,你剛剛才會說出災民乃是烏合之眾的話來!
    殊不知,東林黨的那幫人看似強橫,撐死了也隻敢換一個新皇帝!而百姓看似軟弱,可你若是將他們逼上絕路,他們便敢將日月換新天!
    咱其實一直都沒法理解,大明萬裏河山為何會幾十年就覆滅在女真人的手上,現在咱明白了,大明並非女真人所滅,而是你口中的“闖賊”領著無路可走的百姓滅掉的!
    你覺得那些災民是烏合之眾?哼!隻要給足了糧餉,他們搖身一變,便是不輸始皇帝一掃六合之秦軍的虎狼之師!”
    “孫兒……受教了!”崇禎慚愧的應聲。
    朱元璋見此輕輕點了點頭。
    還算是“孺子可教”,剛剛崇禎要是敢和他頂一句嘴,他定會將其打的連親娘都不認識。
    “可是,皇祖...”崇禎喉頭突然哽住,“有一件事,孫兒十分在意。”
    “你說。”
    “那些災民,青壯年便有七八千人,沒法打仗的老弱婦孺更是三萬有餘,加載一塊兒,便是四萬餘人!要養這麽多的人需要的銀子,糧食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但僅憑國庫之中賣房得來的銀子,供養邊軍尚且吃力,如何供養的起這麽多的人?總不能學那些造反的逆賊,讓這些災民去劫掠尋常老百姓吧?”
    “把商稅收起來,不就有銀子了嗎?此事你不必著急,等咱收拾好了東林黨的那些人,重收商稅的阻力自然會不複存在。”
    話音才落。
    兩人前腳剛進紫禁城,王承恩就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皇上!皇上!”
    “何事驚慌?”崇禎問。
    王承恩憤慨地說道:“陛下先前讓臣去清點內庫之中的銀兩,撥出一部分去江南買糧食,準備運往遼東,可江南的糧商,全都說連年天災,收成欠佳,糧倉裏連一隻老鼠都找不著!少數願意賣的,也是給出了十倍於平常的天價!”
    “依臣之見,這件事的背後多半有東林黨的影子,他們分明就是想利用這件事,給陛下一個下馬威!”
    “混賬!”崇禎勃然大怒,氣的渾身發抖,可一怒之下,也就是怒了一下而已,完全想不出任何應對之策,隻得眼巴巴看著朱元璋。
    “亂世之中,糧食的用處勝過黃金白銀,這種情況咱早有預料,你不必急。”朱元璋吩咐道:“咱在洪武朝還要要事處理,得回去了,咱不在的這段時間,你暫且不必去管東林黨的事兒,甚至可以在口頭上服服軟,穩住他們,然後,你找一個絕對信得過的人,以賑災為借口,把吃的給他們送過去!”
    崇禎猶豫了一下說:
    “皇祖,您拉攏那些災民是為了對付東林黨吧?為何要遮遮掩掩,何不光明正大,將他們帶進應天府?”
    “蠢貨!”朱元璋罵道:“你將他們帶進應天府,說要培養他們,當自己的禁軍,東林黨的人能同意?會讓你從內庫裏撥銀子,從糧倉裏撥糧食?隻有用賑災的名頭,才能讓他們無話可說!你現在不必問太多,按照咱的吩咐去辦事便是!”
    和崇禎交代清楚之後,朱元璋馬上溝通係統,穿越回了明初。
    一夜時間很快就過去。
    翌日。
    東方既白,文武百官匯聚在了奉天殿之前等候。
    所有人的表情都相當嚴肅。
    “上朝!”
    太監大喊了一聲。
    百官整齊劃一的走進了奉天殿裏頭。
    朱元璋環顧了一眼四周,問道:
    “藍玉為何不在?”
    蔣瓛道:
    “涼國公有病在身,請了兩日假。”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蔣瓛一眼。
    輕輕點了點頭道:
    “那就不管他了,諸位愛卿,有什麽事兒便啟奏吧。”
    朱允炆立刻給了黃子澄一個眼神。
    黃子澄立刻站了出去,拱手一拜道:
    “臣黃子澄謹奏:竊惟《大明律》首重十惡,弑藩大逆,罪在不赦。不日前臣李暄在天子腳下,私製火槍刺秦王,實罪無可赦!若不立即將其賜死,稽刑逾旬,恐生三患:一則藩屏離心,二則奸宄效尤,三則民疑天憲。
    臣伏乞陛下速將李暄移交三法司,明正典刑,以彰天威,如此則社稷幸甚,臣民幸甚!”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怒意,他煩躁的用指關節敲擊龍椅,久久沒有言語。
    齊泰,方孝孺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紛紛站了出來,高呼“臣附議”。
    朱元璋將手中象牙笏板重重拍在龍案上,丹墀下頓時鴉雀無聲。
    皇帝鷹隼般的目光掠過諸臣烏紗,聲如寒鐵相擊:
    “李暄此獠,梟刺宗藩,咱本欲將其淩遲處死,但念在他於國有功的份上,咱便法外開恩一回,免了淩遲之罰,判其斬首之刑,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黃子澄等人聞言皆是麵露喜色,連忙稽首:
    “陛下聖明!”
    接著。
    黃子澄立刻開口說:“此等大奸大惡之輩,多活一日都是浪費朝廷的糧食!臣伏乞陛下立刻將李暄移至午門,梟首示眾!”
    朱元璋沒有回答,轉頭看了蔣瓛一眼。
    蔣瓛立刻心領神會,說道:“涼國公藍玉遭李暄詭計蒙蔽,誤撥軍械熟鐵以資火器之造,深以為疚,閉門待罪。旬日前曾特囑臣下:"李逆伏誅之日,當使吾目見其歿。"然今國公偶染沉屙,臥榻難起,依臣拙見,暫緩一日明正典刑,似無不妥。”
    黃子澄正欲反對。
    朱元璋卻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既是藍玉的請求,那便準了吧。”
    喜歡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請大家收藏:()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