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崇禎:比起和太祖道歉,朕以為殉國為妙!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A+A-


    王承恩聽見這話立刻急了眼,慌張地降頭抬起來,勸道:
    “陛下,太祖文治武功,經天緯地,怎會對東林黨的那群人束手無策?”
    崇禎篤定地說道:“太祖文韜武略,朕非不知,然如今形勢豈可與往日相提並論?東林黨眾借著順天府大亂之際以清君側為名,趁機掌握了三大營之兵,現已兵臨城下!即便太祖再如何非凡,豈又能靠著那一兩百錦衣衛精銳,抗衡上萬的大軍?”
    “陛下!”王承恩此時急的半死,完美的應了那句古話:皇帝不急太監急。他五體投地對著崇禎行了一個大禮,萬般無奈地說:“若是就連太祖也束手無策,那,今日之局便是十死無生!依臣愚見,為今之計隻能期望太祖能力挽狂瀾,在此孤注一擲!否則,日月江山,即刻傾覆矣!”
    崇禎聞言麵露掙紮之色。
    心中暗暗道:難道,真的隻能如此了嗎?可朕做了那般大逆不道之事,皇祖當真會原諒朕?這,不可能吧?皇祖鐵石心腸,怎會因為朕負荊請罪,就網開一麵?到時候,沒準還會因朕在東林黨的麵前,丟了天家顏麵而勃然大怒……
    “朕承天命禦極,奉九鼎之重,代天牧民,豈能自損威儀?若執意如此,非但不能彰顯孝道,反失人君之體統,恐更令皇祖不豫!”
    王承恩聞言立刻傻眼,心裏急的快吐血了。
    負荊請罪會讓太祖不悅?扯犢子!太祖起家之前,可是做過敲鍾的和尚,還拿著個破碗當過乞丐!怎麽可能會因為這種事情動怒?隻要結果是好的,太祖指不定,用不著陛下解釋就會原諒陛下!
    可多年的相處下來,王承恩對崇禎的脾氣再了解不過。
    他既頑固又認死理,說白了就是剛愎自用。
    故而他決定下來的事情,幾乎從不聽他人意見。
    哎……
    王承恩暗暗歎了口氣,心中雖說有著萬般的無奈也沒再開口勸諫,他明白繼續勸隻會起反效果。
    “陛下。”王承恩有氣無力地說道:“臣是真黔驢技窮了……”
    崇禎的眼中閃過了驚恐之色,旋即表情又變得掙紮了起來,片刻後,他目光漸漸變得堅定,咬牙道:
    “既然無路可走,那便不走了!朕心意已決,東林黨若是敢行不臣之事,那朕便與東林黨決一死戰!大伴,你可願與朕共赴國難?”
    王承恩叩首,道:“陛下待臣若手足,臣自願與陛下共生死!然,既連死都不懼,陛下何不……”
    崇禎不等王承恩把話說完,就斬釘截鐵地說:“負荊請罪之事休要再提!”
    “陛下!!”王承恩還想試著再掙紮一下,讓崇禎回心轉意,但最後的最後終究隻是發出了一聲無奈的哀歎:“臣,遵旨。”
    王承恩陪伴崇禎度過了幾十個春秋。
    始終對崇禎忠心耿耿!
    可今日,他卻是第一回在崇禎的身上感受到了麵目可憎。
    他從不懼死,東林黨哪怕以死懼之,於他而言亦不值一哂!
    可王承恩實在是沒法接受,崇禎就因為那所謂的天家顏麵,就放棄掉了已近在眼前的反敗為勝的契機。
    “太祖啊!您如今究竟身在何方?快些來救一救陛下,救一救大明吧!若是陛下今日真死在了皇極殿之中,那麽,東林黨必然想方設法,扶持一幼帝,屆時,我大明豈非要步大漢後塵?”
    王承恩懷揣著最後的一絲希望在心中祈禱。
    而崇禎,則是不容置疑地下旨:“傳朕旨意!錦衣衛,金吾衛的所有人,全部在皇極殿前靜候!一旦東林黨有變,無需朕口諭,凡靠近皇極殿之人,皆殺無赦!”
    王承恩聽見這話心中最後的一絲希望幾乎要破滅,可他縱有萬般的無奈也沒法改變崇禎的決定,隻得是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太祖能來的快一些。
    假若,崇禎願意聽他的放下顏麵去負荊請罪的話,多少能得到外麵那群人的些許信任,從而再拖上一兩日的時間。
    可崇禎不願意……
    那麽,按照王承恩對東林黨的了解,恐怕一兩個時辰都未必能有!
    經過了一夜的等待,東林黨眾的耐心已經消耗殆盡!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就在日暮上石柱的影子指到“酉時”之時。
    張鳳翔冰冷的聲音驟然穿透皇極殿門:“陛下若再執迷不悟,為大明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計,臣等唯有行非常之事,雖萬死之罪,亦在所不惜!”
    皇極殿內,崇禎害怕的渾身發顫,可即便如此卻也沒有絲毫“回頭”的想法,他大聲對著皇極殿門口的錦衣衛與金吾衛說道:
    “今日若得生天,朕必賜卿等丹書鐵券,世襲罔替!今日若敗,朕當與諸位同赴泉台,黃泉共飲!”崇禎明顯是想提振一下士氣,然而,效果卻是差的離譜,他雖然說的擲地有聲,可皇極殿的門口,無論是錦衣衛還是金吾衛的人都沒有給出任何的反應,他們全部低著頭一言不發。
    崇禎眼見此景,心頭焦灼如焚,驚懼交織,一股血氣直衝顱頂。他幾乎要嘶聲喝問階下群臣:為何噤若寒蟬?爾等——莫非皆欲背主乎?!
    然而這些話,字字如鯁在喉,卻終未能傾吐。
    崇禎心中翻湧著驚懼——他唯恐自己話鋒再利一分,寒刃再重一毫,眼前這僅存的兩三百股肱,便會如驚弓之鳥,頃刻間棄他而去!
    “不……哪怕朕什麽都不做,這些人當中隻怕也會有半數在東林黨犯難之時倒戈,他們本就與東林黨來往密切,如何會為了朕,與東林黨以命相搏?”
    一股徹骨的絕望攫住了崇禎。他環視這空寂如墟的皇極殿,目光所及,竟唯餘王承恩一道孤忠孑立的身影,如寒星獨懸於華燈初上時的暮色當中。
    喉間翻湧起鐵鏽般的腥苦,噬骨的悔意如毒蛇般纏繞上來——當初為何偏要悖逆太祖的安排?若肯安分做那紋枰之子,任其操弄,何至山河破碎,社稷崩摧,落得這眾叛親離、窮途末路之境!
    “大伴,這一切皆是朕的錯啊!”
    崇禎終於發自肺腑的將這句話說了出來。
    龍椅旁的王承恩聞言臉上頓時多出了一抹喜色。
    陛下,居然認錯了?
    那,我再勸一勸,或許陛下能回心轉意!
    然而,王承恩還沒來得及開口。
    崇禎霍然起身,一把擎起龍案之上的天子劍!寒光凜冽的劍鋒,死死抵住了自己顫動的頸項。
    他雙目緊閉,麵容枯槁如灰,仿佛已燃盡最後一絲生氣。
    連那聲音,也沉靜得如同深潭死水:
    “今山河傾覆,大勢已去,朕天命已終,朕寧碎九廟之器,不作東林逆黨之傀儡!此身此命,當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