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合縱結盟

字數:4984   加入書籤

A+A-


    紋繡院隸屬於內侍省。
    所謂的內侍省,就是掌管宮廷內部事務的衙署,由宮女和宦官組成。
    其中紋繡院是專門負責織造的,例如宮中需要的服飾,都出自紋繡院。
    李彥很快就到了紋繡院。
    “東西呢?”
    “在前麵。”王元吉招呼著一群宮女跟上去。
    走進前麵的織坊,裏麵就擺著一台木製的紡織機。
    李彥走過去仔細看了看,又湊到麵前,仔細觀察細節。
    “陛下,小心。”王元吉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李彥擺了擺手,示意王元吉不要多管閑事。
    王元吉急道:“陛下,這些都是粗活,您是至尊聖體,這些事您吩咐一下,下麵的人就做好了!”
    “噓……”李彥打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看了一會兒,他忍不住蹙眉,問道:“這裏的……梳子,是誰做的?”
    沉默了一會兒,王元吉說道:“是造作局的陳淩製作的。”
    “陳淩人呢?”
    “臣在這裏。”
    陳淩從人群中走出,頓時就緊張起來。
    聽說皇帝陛下前幾天連殺三個大臣,還抄家,最近京師鬧得沸沸揚揚,自己今日該不會也被殺吧?
    “陛下恕罪,造作局之前沒有造過紡車,臣從民間找了幾個工匠,臣也是第一次做,請陛下開恩……”
    “朕沒有要責怪你,你看這裏的羅拉……哦不,是梳子,你看它們,這能把原料梳開嗎?”
    李彥指著那個地方。
    用21世紀的話術,那叫羅拉喂入技術,是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完善的。
    象征性的產品就是珍妮紡紗機。
    “這……”陳淩頓時腦袋問號。
    他心裏苦啊,之前的紡織機都是一個紗錠,陛下您現在在上麵搞出八個紗錠來,根本運作不了,你又問臣這個梳子的問題,臣……
    “你試試。”李彥示意了一下。
    陳淩便讓幾個宮女將紗的原料取過來,開始操作。
    陳淩用手搖了幾下,上麵有兩個梳子,其中一個先動起來,帶動另一個動。
    紡紗的纖維原料在梳子那裏被梳理出來,然後進入紡紗的區域。
    這種技術叫羅拉喂入技術。
    那兩個梳子在珍妮機中叫羅拉。
    但梳著梳著,兩個梳子突然卡住了。
    “發生什麽了嗎?”李彥問道。
    “間隙不對,這裏還是鬆動的。”陳淩愣了一下,指著固定梳子的地方。
    “梳子做的還不夠精細,而且入口的梳子和出口的梳子是差不多快的,你看梳理出來的紗。”李彥抓住紗,遞給陳淩。
    “的確,有一些比較粗糙。”陳淩似乎反應過來,“這兩把梳子的作用不僅僅是梳理,還有牽引拉伸?”
    “沒錯!入口的梳子一定要比出口的慢,這樣對紗線有拉伸,能讓紗線更加精細。”
    “臣明白了!”陳淩興奮地說道,“陛下聖明!”
    其他人都非常驚訝,好家夥!陛下這是要轉行了?
    “現在就改。”李彥也激動起來。
    這個世界的生產力並不算低,已經到了宋朝那個程度,紡織技術可以做到很精細。
    不僅僅紡織業,種植業和農業都有一定的高度了。
    之所以第一個選紡織業,是因為衣食住行這種剛需裏麵,衣這個商業模式,可以規模化、易儲存運輸,且周期短,回報快。
    例如糧食,需要地裏長出來,這個周期是比較長的,而且運輸途中不宜儲存,有保質期。
    住就更不必說,在這個時代,至少眼下這種生產力,想要搞地產,還不太現實。
    行也是。
    所以,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但珍妮紡紗機卻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紡織業的發展,帶動的不僅僅是服裝業的崛起,而是一套產業鏈的興起。
    當然,對於現在的李彥來說,靠紡紗機賺錢太慢了。
    他的目的還不是靠紡紗機賺錢,而是靠它搞外交。
    把紗巾和絲綢規模化、批量化、產業化,不僅僅可以帶動產業鏈的形成,還可以把價格打下來。
    “陛下,您先回宮歇息,奴婢在這裏看著。”王元吉說道,“等好了,奴婢給您拿過去。”
    “不必了,朕就在這裏坐一會兒。”
    李彥坐下來,放鬆下來。
    周圍的人都很好奇,皇帝陛下以前不是隻喜歡皇後的嗎,怎麽現在對紡織感興趣了?
    過了一會兒,王元吉過來:“陛下,楊大夫在外麵求見。”
    “讓他進來,不,朕出去找他。”
    想到這裏人多,李彥站起來走出去,禁衛軍緊隨其後。
    “你們在這裏做調整,待會朕再來找你們。”
    “是。”
    出了紋繡院,穿過前麵的長廊,李彥走到一處涼亭。
    “臣參見陛下。”楊寧大步走過來。
    “不必多禮。”李彥看了一眼楊寧,又看了一眼站在楊寧旁邊的那個年輕人。
    年輕人行禮:“臨安縣縣尉趙禹參見陛下,恭祝吾皇聖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聖躬安,楊寧說你從小精通縱橫之術?”
    “臣略微讀了一些。”
    “那好,你跟朕說說,當今局勢如何?”
    趙禹道:“當今局勢,魏有虎吞天下之勢。”
    “不可亂說……”
    楊寧立刻提醒,但被李彥打斷了:“但說無妨。”
    趙禹道:“魏國自魏無忌改製以來,國富民強,又有聞淵那樣的當世名將坐鎮,北驅契丹,西鎮晉國,帶甲之士號稱百萬。夏則國貧民弱,想要抗魏,無異於當臂擋車。”
    楊寧嚇得連忙道:“陛下,趙禹他初來京師,口不擇言,還請恕罪!”
    “不!他說的對!”李彥笑道,“他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對的,繼續說,無論說什麽,朕不會怪罪你。”
    “如今陛下有兩條路可以走。”
    “哪兩條?”
    “一是聯合晉國共同抗魏,二是效仿魏國改製,富國強兵。”
    “嗯,你說的這兩點,朕都是認可的,朕讓楊寧找你來,就是想讓你走一趟晉國。”李彥直言不諱地說道,“朕想聯晉抗魏,但晉國上下老派官僚把持朝政,不思進取,朕想以利益鞏固與晉國的關係。”
    “僅僅是唇亡齒寒,已經足以讓晉國深思熟慮,若陛下還有其他的妙策,便是更好!”
    “我大夏盛產幾樣東西:一是絲綢,二是茶葉。過去的千百年,南方和北方都有緊密的貿易往來,但這一次,朕想擴大規模。”
    “恐怕不行。”趙禹說道,“晉國也有絲綢,魏國也有絲綢,魏國的青州盛產絲綢,號稱衣被天下,魏晉雖有打仗,私下在太行山也有貿易。至於茶葉,太行山下,無論是晉國還是魏國,都有茶園。”
    “魏國一匹絲綢多少錢?”
    “二兩銀子。”
    “晉國呢?”
    “也是二兩銀子。”
    “紗呢?”
    “一匹紗大約在六百文上下。”
    “那我們一匹絲綢賣一兩銀子,紗賣三百文,如何?”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