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政治遊戲是需要技巧的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A+A-


    好家夥!
    李彥心中直呼好家夥。
    曹謙德主導報社一年多,看來進步很大啊!
    對宣導的領悟居然已經到了這一步。
    李彥又問道:“我們與晉國結盟,現在又與魏國議和,是否會有問題?”
    “並無問題。”曹謙德心領神會,“與晉國結盟,是我們不攻打進攻,且晉國在被攻打的時候,我們提供幫助,這叫結盟。而不是與晉國結盟了,就不允許和魏國議和了。”
    “晉國可不會這麽想。”
    “晉國如何想不重要,因為晉國不敢輕易跟我們翻臉。”
    果然還是擅長見風使舵的人更懂博弈中風險評估。
    “可是,魏人狼子野心,他們真的願意跟我們議和?”李彥明知故問道。
    曹謙德說道:“至少目前議和對我們有利。”
    李彥看起來還在猶豫,但其實心中已經狂喜。
    他的確想跟魏崇延停戰。
    因為接下來的一係列新政都需要內部大力整頓。
    另外,最重要的紙鈔與經濟體係,是需要穩定的商業環境的。
    如果頻繁打仗,百姓會失去對紙鈔的信心,轉而去銀行兌換白銀這種硬通貨存儲起來。
    所以,接下來局部的小衝突可以,但大仗得想辦法避免。
    可是議和這種事的確不是一句話就搞定,它是一種政治轉向。
    而且從長遠考慮,以後肯定還要對魏國動手,並且是打大仗。
    所以這一次的議和,不能皇帝出來主導,否則以後再轉向,就是回旋鏢打到皇帝這裏來,對威信或多或少有些影響。
    既然如此,就需要有人站出來去推動議和。
    李彥正在憂愁這個人選。
    這個人選的標配應該是職位高,有手段,但不能是新政派。
    剛好這個時候,曹謙德就主動跳了出來。
    看皇帝還在猶豫,曹謙德心裏有些急了,那魏人可是許諾了隻要能議和,還有重金的!
    “陛下,百姓苦啊,不能再打了!”
    “可是……”
    “隻要陛下同意,這件事臣可以去說服他們。”
    “你?”
    “是的,臣可以!”
    “這太為難你了!不行!”
    “陛下!臣為了百姓,願意擔起這個責任!”曹謙德一臉嚴肅認真地說道。
    這一刻,他仿佛正義的化身。
    “讓朕想想,你先下去。”
    “臣告退。”
    曹謙德轉身離去,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剛才在轉身的那一瞬間,好像在皇帝臉上看到了一種和善的微笑。
    看來皇帝陛下本質上是一個溫和的人呀!
    接下來幾天,重頭戲還是在歐陽燁身上。
    在李彥的授意下,趙禹帶著歐陽燁在江寧見了不少大臣,包括宰相宋濂和戶部尚書公孫讚。
    甚至還帶著歐陽燁見了江寧幾個比較有名的原料供應商。
    這一係列的操作,都還是在告訴晉國朝堂姬清顏的人在江寧是多麽受歡迎。
    直到十月十五日,待了半個月的歐陽燁才離開江寧。
    倒是劉文靜匯報了這段時間京師的情況,曹謙德在各個場合開始有意無意地傳達一些結束戰爭的消息。
    甚至在十月十三日的《江寧日報》上一處不太顯眼的地方,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保家衛國的人們。
    這篇文章用一種抒情的方式,闡述了這兩年,三鎮百姓在以皇帝陛下為核心的領導下,英勇奮戰的故事。
    經曆了重重困難,三鎮百姓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戰勝了侵略者,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但在最後的篇幅中,主筆者不著痕跡地轉移了一下重點:戰爭帶給人們的隻有傷痛,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止戈,而不是盲目發動戰爭。
    當然,這是曹謙德推動這場議和的開始。
    李彥都看在眼裏,但他不表態,既不支持曹謙德,又不反對。
    這件事需要時間,需要有一批人站出來去推動。
    在這件事被推起來之前,為了將來在議和桌上能有更多籌碼,李彥決定再做兩件事。
    一是加快推動通過海線與遼國的聯絡。
    二是減少對魏國絲綢和布匹的供給。
    為什麽做這兩件事可以增加談判籌碼?
    據天樞司提供的最新情報,魏國已經開始了與遼國的互市,魏國對遼國輸出的絲綢,就是從大夏買過去的。
    也就是說,魏國現在也在利用大夏來為自己在北線爭取政治優勢。
    李彥要從中破壞這種政治優勢。
    為什麽要減少絲綢的供給?
    因為魏國已經通過這樣的貿易,嚐到了經濟收入和政治的好處。
    這個時候斷掉,可以威懾住魏國的主戰派,也就是賈政道那些人。
    同時,也可以給魏合一些政治由頭。
    因為到時候魏帝一定會派人想辦法恢複,甚至增加貿易量。
    李彥到時候就隻接受魏合來處理這件事。
    為了進一步鎖定為何,李彥還會派人去將這個計劃告知給魏合。
    隻要魏合答應,他就有更多把柄在李彥手裏,以後魏合就隻能一路走到黑。
    所以這兩點,其實是目前對大局有推波助瀾作用的。
    十月十六日,也就是歐陽燁前腳剛離開江寧,後腳李彥就下令大幅減少對魏國絲綢的輸出。
    並且他還叮囑沈彬親自叮囑這件事。
    少府寺的官員快速動員起來,原本已經在江寧城內準備登船的絲綢,當天全部被攔下來。
    民間幾家大供應商的東家也被約談。
    這幾家都是江寧府尹公孫弘在李彥的授意下扶持起來的。
    公孫弘和沈彬找他們約談完後,那些絲綢第二天才再次被運輸上船,隻不過這一次的去向不是魏國,而是沿著漢江往西,前往晉國。
    在處理了這件事後,李彥又督促趙禹增加船隻前往遼國。
    當然,在做了這兩件事後,還有一個政治上的漏洞需要填補,才能圓滿。
    這個漏洞就是切斷魏國貨物的名正言順的一個說法。
    從十月初開始,大理卿、刑部和督察院先後展開了對王儒的審問。
    到十月二十日的時候,王儒以多項罪名被判處死刑。
    王儒的處理結果一時間轟動各州各郡。
    同時,在十月下旬的時候,魏國商人沒有等來絲綢,被告知王儒通魏,引發的江寧當局肅查上下,發現有人私下與魏人交易絲綢。
    所以斷掉了。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