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第二代火炮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高慶一瘸一拐地在前麵領路。
“高慶!”陳淩皺起眉頭嗬斥道,“至尊在此,你何故如此作態,成何體統!”
高慶哭喪著臉,他也想好好走路,但身體不聽使喚啊!
“無妨,隻要不影響正事。”李彥淡淡說道。
臣子的私生活,他不會管。
隻要不觸犯律法和朝綱,在他看來,都沒問題。
什麽都要管,所有人都覺得窒息,最後可能什麽事情都做不成。
人這種動物,你想要它高效地去處理事情,就必須給他好處的同時,還給他足夠的個人空間,讓他保持鬆弛狀態。
至於壓力出動力,那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方式,這種方式必須有,但不能經常有。
高慶心中一陣感動,頓時覺得皇帝陛下可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明主。
之前在姑蘇遇到皇帝陛下的時候,還出言不遜,後來陛下不但沒有追究,還破格錄取,授予官職。
想到這裏,高慶更加感動。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後麵的校場。
下麵的人搬了一排椅子過來,眾人坐了一排,皇帝坐在中間。
科學院的人開始在前麵的校場忙碌起來。
高慶介紹道:“陛下,這是最新的配方。”
李彥接過來看,看完後,將配方交給陳淩。
配方沒有在這裏公布出來,別說曹謙德,連宋濂也沒有看。
知道配方的就隻有李彥、陳淩、高慶,還有那些工人。
那些工人也分了流水線。
例如提純硝石的工人是一片作坊,提純硫的是一片作坊,提純炭的是一片作坊,這些都是獨立開的。
他們分別將這些提純後的原材料運輸到指定的地點。
最後再有專業人士來做配比,並且嚴格保密。
那些專業人士的前三代都調查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們與魏人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的。
與此同時,他們的妻兒、父母都得到了優待,在京師有豪華的莊園,他們的孩子都進入了貴族學校。
這一次的火藥的配比做了調整,其中硝占比80、硫占比大約在10、炭10。
李彥隻是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這個比例意味著什麽。
實際上,黑火藥的最佳配比是硝78、硫8、炭14,這是歐洲人在近代做了多次調整之後的科學配比。
高慶所製定的火藥配比已經比較接近了。
這得益於李彥之前給科學院寫的《百分數和數學小數點》這些內容。
小數點和百分比,對於科學院在各方麵的測算,都有如神助。
也就是說,哪怕魏國投入再多的精力,如果他們不能掌握百分數的概念,是很難配比出來的。
至於為什麽曆史上明朝時期的黑火藥已經接近科學比例?
那是因為明朝這個配比,是在前人多年的經驗累積下,做出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百分數這種數學概念,想要配比出合理的黑火藥,需要漫長時間。
這就是科技與科學的關係。
理論科學是在一套思維體係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出來的,它不僅僅需要時間,更需要邏輯思維方式。
人類在最開始麵對世界的時候,並不能窺探到這個世界一些普世性通用的規律。
人類的大腦更容易被經驗教條捆綁住。
可一旦人類開始了科學之路,科學體係的推進,能夠讓科技短時間內產生質的飛躍。
僅僅是百分數和小數點這種21世紀對於小學生都不算難的概念,已經對這個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將配方收好之後,又過了片刻,科學院那些人完成了部署。
那是一尊虎蹲炮,放在地麵上,看起來很小巧。
它被填充了火藥之後,又從前膛放進去了一顆實心炮彈。
“這一次我們的確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陳淩忍不住激動地說道,“待會還請諸公捂住耳朵。”
曹謙德坐在皇帝旁邊,他笑道:“陳尚書言重了,我們又不是沒有見過第二代火炮,還捂著耳朵,沒事的,我們跟著陛下,什麽場麵沒見過!”
說話間,其他人都捂住了耳朵。
曹謙德左看右看,但見李彥沒有捂住耳朵,於是自己也不捂住耳朵。
“陛下,他們都太膽小了,老臣不是看不起他們啊!老臣隻是覺得……”
曹謙德話未說完,隻聽轟的一聲巨響。
是那虎蹲炮發出的一聲咆哮。
炮口的火舌噴吐之間,一顆鐵球從炮口衝出去,在空中劃出一個弧度,最後竟然砸在了三百米之外的牆壁上,震起一多灰塵。
而曹謙德嚇得從椅子上滑落下來,躺在了地上,在地上連滾帶爬發出驚恐的慘叫聲。
陳淩連忙過去將曹謙德攙扶起來:“左相,您沒事吧!”
曹謙德手忙腳亂:“地龍翻身了!地龍翻身了!”
其他人放開耳朵,看著曹謙德。
曹謙德全身顫抖地慢慢恢複過來,看見李彥好端端坐在那裏,一動不動。
李彥當然不會害怕,他前世雖然沒有見過真的火炮,但好歹看了那麽多電影,他有心理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曹謙德就不一樣了,他見識到的第二代火炮,威力遠遠沒有這個大,沒有這個響。
“保護陛下!保護陛下!”曹謙德為了挽回麵子,趕緊道。
“不必左相擔憂了!”李彥從椅子上站起來,內心激動地往前走,向數百米之外的那牆壁走過去。
“陛下……”
其他人趕緊跟上去,曹謙德愣了一下,左看右看,然後也屁顛屁顛跟了上去。
走到那牆壁的時候,看見牆壁上有一處小小的凹痕,是被炮彈砸的。
“他們在作甚?”宋濂指著科學院那些人,問陳淩。
陳淩回答道:“他們在丈量距離,我們上一次測試,射程是330米。”
“米?”公孫讚詫異道,“這火炮還和糧食有關?”
“此米非彼米。”陳淩解釋道,“此米為計量單位,是陛下之前跟我商議的時候提出來的,我們在今年花了半年時間做了測算,測出了一個固定的距離,大約是這麽長。”
說著,陳淩還比劃了一下。
“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公孫讚問道,“用丈或者尺不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這個米,我們等分成了一百份,按照陛下的命名,每一份是一厘米,大約這麽長,這比尺更加精確。在今年的七月十日,我們又按照陛下的吩咐,將一厘米分出了十份,每一份是一毫米。”
“一毫米有什麽用?”
“大有用處,我們根據更加精細的距離,將炮口和炮彈的尺寸做了微調,更加精準。”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