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高麗之戰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三月初五,海東高麗。
山之間已經爬滿青草,樹木也都露出了新綠。
沈彬站在蒼龍號的甲板上,用望遠鏡看著前麵山坡。
一邊的鄭樹錫說道:“我們探查到了,來的是開京的禦林軍。”
高麗的禦林軍稱呼傳自大周,高麗的幾乎所有製度都繼承了大周。
“一共來了多少人?”
“恕罪,具體多少人,短時間內無法探查到。”
沈彬也沒有多說什麽,而是繼續往周圍的地形看了看。
這裏是清溪川與羅水的交匯處。
清溪川貫穿仁川,羅水則在北邊,是進入開京的水道。
想要從仁川抵達開京,很簡單,沿著清溪川一路北上,再進入羅水。
又因為羅水是淺水河,蒼龍號和白虎號這種遠海戰艦無法進去,甚至一般的海船也很難進去。
於是在開春之後,沈彬和哥舒星便打算在兩水交匯之處駐紮軍營,修建渡口,造河船。
去年夏軍拿下仁川之後,因為季節原因,夏軍暫停用兵,借著戰爭空窗期私下聯絡了開京的反魏派。
這是政治層麵的。
政治層麵的目的是為了從內部分裂高麗,從而對高麗內部的軍事勢力造成影響。
但政治層麵則需要軍事進攻做輔助。
當夏軍的戰船抵達清溪川和羅水的交匯處,並且在這裏修建渡口的時候,開京內部的主戰派開始瘋狂地叫囂。
開京在二月份就派出了使者前來,威脅夏軍,要求夏軍立刻撤軍,否則後果自負。
結果使者完整的人過來的,回去的時候隻剩下腦袋。
開京暴怒,又派出使者。
使者在顫顫巍巍中到了夏軍軍營,跪在地上威脅夏軍撤兵,被打了個半死抬回去。
開京暴怒加暴跳加大吼之後,又又派出使者。
第三個使者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放狠話要求夏軍立刻撤離,結果杵著木棍回去。
那之後,開京就沒有再派使者了。
高麗在羅水與清溪川交匯處的北麵數裏駐紮營地,並且也在那裏修建渡口,以此來做防禦。
開京是被群山包裹的,隻有羅水通入開京的平原,是一條捷徑。
羅水兩邊的河道也可以走,但很容易被埋伏。
沈彬的策略其實很簡單,就是修建河船,沿著羅水一路北上,抵達開京的平原地帶,依托戰船在河道上的進攻優勢,在附近駐紮後,步步為營地推過去。
那麽現在,高麗人在前麵鑄造城寨和渡口,顯然也是想到了夏軍可能采用的策略。
他們在那裏駐紮了最精銳的兵馬。
“沈少府。”王元大步走過來,行了一個禮。
“王都督。”
沈彬抱拳道。
王元是皇帝欽點的海東都督府的都督,掌管高麗一切事宜。
至於沈彬和哥舒星等人,隻是臨時調派過來增援,不能算是海東官員。
“都已經準備好了。”王元說道,“火炮也都架好了。不過我們得到消息,這一路北上,高麗人可能在兩岸有不少埋伏,前麵可能還有更多水師等著我們。”
“我對打仗一知半解,哥舒總督呢?”
“已經登船。”
“那就按照他的意思來。”
“他的意思是現在就打。”
“那就打。”
王元有些動容,第一次感覺到開邊如此的熱血。
他之前一直跟隨張文澤駐守睢陽,太康五年參與抗魏。
那時候宋州被魏軍摁在地上摩擦,睢陽城的兵馬為了掩護民眾撤退,連城都不能守,隻能出城血戰,靠士兵硬扛。
“按照下官過往的作戰經驗來看,現在咱們有點孤軍深入。”王元提醒道。
哥舒星是武將,武將打仗跟文官打仗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王元和沈彬都屬於文官。
“摒棄過去的經驗,擁抱現在的火器,你待會就知道了。”
大量夏軍開始登上河船,最近增加過來的幾門大將軍炮也被調運上去。
這時,鄭樹錫突然趕來,有些緊張地說道:“哥舒總督,我們剛收到消息,敵人的統帥是金皖盛,他是一名悍將,曾經抵禦過遼軍,作戰非常強勢,是名將!”
哥舒星看了他一眼,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哥舒總督,要不要先避一避,想辦法切斷這支敵軍的後勤,疲憊敵人?”鄭樹錫有些擔憂地說道。
“不必。”哥舒星淡淡說道。
對於鄭樹錫這種降將,哥舒星並沒有表現出鄙視,也沒有表現出不重視,就像正常對待其他將領一樣。
哥舒星是一個非常自我的將領,曾經因為關鍵時刻不聽調令被罷免。
但他絕對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末將擔心……”
“你不必擔心,有你立功的機會!”哥舒星看著鄭樹錫,“我是一視同仁的。”
“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啟程!”哥舒星不再多說,而是大聲道。
夏軍河船紛紛啟程,朝前麵推進。
不多時,駐紮在山坡上的高麗軍就得知了消息。
“禦林軍的兒郎們,敵人膽敢侵犯我們的領地!”金皖盛披上鐵甲,舉起刀,大聲喊道,“我們今日讓敵人流幹血,讓他們後悔來這裏!”
他一聲高呼,周圍的將領紛紛熱血高呼。
高麗軍營開始準備,山坡上的高麗軍駐守不動,河邊渡口的高麗軍開始布防。
在渡口處,擺設大量柵欄,柵欄後麵有弓箭手。
一旦夏軍靠岸,準備登陸,這些弓箭手就會趁著夏軍登陸的空隙,對夏軍發起猛烈的箭雨。
若是夏軍在附近靠岸,還會有大約百騎兵急奔而去,打斷夏軍登陸,後續的援軍也會過來,對夏軍展開全麵進攻。
按照金皖盛的計劃,就算夏軍拚死登陸,高麗軍潰敗,也不必擔心,因為高麗軍主力在山坡上駐守,夏軍不可能繞過去。
夏軍若是繞過去,直接北上,高麗軍便可以在這裏大膽修築更多渡口、造更多船,切斷夏軍的後路。
這對原本就孤軍深入的夏軍是致命的。
金皖盛的計劃可以說非常縝密,他的推測也是正確的。
就說前世的正史上,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高句麗最喜歡在山頭築城,唐軍則必須去攻城。
唐軍不可能繞過去不管的。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