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聯晉滅夏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A+A-


    這也是拓跋支第一次真切地見識到火炮的威力。
    那種沉悶的轟鳴聲,如同天神的怒吼,令人肝膽俱裂。
    實心鐵炮拔地而起,在空中劃出鋒利的弧線,砸在馬群中,掀翻草地,驚動四周。
    有戰馬受驚嚇歪在地,附近戰馬驚恐不安。
    衝鋒隊形明顯變亂,繼續拉近的騎兵群,在五十米的距離,遭遇到了夏軍虎蹲炮鐵雨的衝擊,立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了一片。
    城頭上的拓跋支差點原地跳了起來,其餘羌人各個驚恐不已。
    等剩下的騎兵衝過來的時候,遇到槍陣,被迫進入方陣與方陣之間,快速被切割。
    有騎兵想要強行衝陣,切開防禦後,卻衝到了中間的空心,對方陣幾乎沒能造成影響。
    拓跋支麵色煞白,他知道這一場騎兵的全麵衝鋒,此刻已經失敗。
    誠如他所料,羌人騎兵進入方陣之間,仿佛深陷泥潭。
    大量的長槍刺穿或切開戰馬,能逃出來的騎兵已經是萬幸。
    後麵沒有衝進去的騎兵,紛紛調頭撤走。
    等到末時之後,羌人騎兵已經驚恐萬分地遠離戰場。
    陸康坐在主將台上,喝著茶,漫不經心地看著遠方連綿的草地,他對崔應說道:“大河以泛濫著稱,沒想到這一段,竟然如此平靜,而且孕育出了肥美的草地。”
    “所以,是一塊很好的牧場。”
    “吾皇派我來此,是為了打開硝石的買賣,看來這下還有其他的收獲了。”
    “陸總督,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你說。”
    “這裏,是我大晉的地盤。”
    “日月山東北麵的河湟穀地是你晉國地盤,這裏不是。”
    “這裏也是。”
    “這裏是我打下來的,這裏不是,如果你想要,可以去河湟穀地召集晉軍來這裏跟我打一場,打贏了就是你的。”
    崔應幹笑兩聲沒有說話。
    陸康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他不喜歡玩模棱兩可的東西。
    沉默片刻,崔應接到了消息,對陸康說道:“他們想要談判。”
    “他們沒有資格談判。”
    “為什麽?”
    “他們現在是砧板上的魚,我是手持刀的人,魚和我有資格談判嗎?”
    “不能殺更多了吧?”
    “現在不殺更多,以後會死更多更多。”
    正在兩人聊天之際,夏軍的重炮炮口已經對準大莫門城的城門。
    沒有任何懸念,大門被鐵炮轟開,城內陷入恐慌中。
    夏軍已經鎖死了四麵的城門。
    夕陽像一塊燒紅的烙餅掛在天邊,大地是血色的。
    炎熱的夏風中,帶著刺鼻的血腥味,遠處歪倒的戰馬掙紮了好幾次,都沒能再站起來。
    陸康對鄯州的策略,在很多年以後,依然遭到一批人的批判。
    他們認為羌人已經選擇談判,有投降的意思,陸康卻無視對方釋放出來的意圖,選擇大規模屠殺。
    這無疑加劇了鄯州各族之間的仇恨。
    但支持者卻認為,陸康選擇了一種成本最低,成效最大的方式。
    在陸康強勢決絕的殺戮後,羌人在鄯州的人丁數量遭受打擊,未來數十年,沒能反抗,主要是這個原因。
    不管如何,太康九年六月底,隨著羌人在大河之畔的第一重鎮大莫門城被攻陷,羌人失去了大河九曲之地肥美的草地和肥沃的良田。
    這意味著羌人失去了最大的戰略要地,在軍事上已經無法對河湟穀地造成威脅。
    軍事上失去威脅,意味著大夏牢牢掌握了這一帶,硝石的開采隻剩下時間的問題了。
    進入七月,太康九年的波瀾尚未平息。
    自雲中之戰爆發以後,魏國朝堂風雲驟變,儲君之爭,從隱晦的角逐,到明麵的爭鬥。
    內部矛盾的激化,正在形成一股矛盾的張力。
    具體體現在了政見上的分析加劇。
    具體如下:
    太子派係正在快速往極端化方向傾斜,聯晉滅夏的聲音出現在朝堂上,並且聲勢迅速壯大。
    這一現象是從太康五年到太康九年,魏軍在戰場上多次失利之後,引發了魏國內政改革,所導致的。
    簡單來說就是,魏國滅夏受到阻力,魏無忌想要改革土地政策,魏崇延又學習大夏想從商業上擴充財政,達到滅夏的目的。
    但這引發了新派和舊派的利益嚴重衝突。
    太子是舊派世家代言人,舊派世家的根本目的其實不是滅夏,滅夏是魏崇延和魏無忌的目的。
    那現在為什麽以太子為代表的世家,會強硬地主張聯晉滅夏呢?
    就是因為太子多次在戰場上失利,威信遭受嚴重影響。
    保守派的頭子賈政道集結了守舊派大臣們商議一番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一切的外部因素其實都是夏國造成的。
    無論太子在太康五年在宋州的戰敗,還是太康八年在太行山的戰敗,或者太康九年在雲中的戰敗,背後的推手其實都是夏國狗皇帝!
    太康五年是李彥直接擊敗了魏程,太康八年和太康九年雖然是姬清顏所為,但如果沒有李彥在背後強力支持姬清顏,姬清顏有實力擊敗魏程碼?
    顯然沒有!
    魏國的保守派們本著抓住事件根本原因的認真態度,最後得出了這個結論。
    這件事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軍事的失利會反作用於政治。
    正是太子的地位遭受到調整,保守派開始強硬起來。
    革新派呢?
    太康八年的魏滅晉之戰是魏無忌這個革新派頭子提出來的,他的邏輯是先易後難,魏夏邊界太長,遼國軍事太強,晉國與夏國交界少,政治和軍事都很弱。
    滅晉是最好的一步棋。
    滅晉不僅僅剪除了李彥的一個幫手,還能進一步擴充魏國的實力。
    現在內部兩派矛盾激化,保守派就算理性上同意魏無忌的戰略,但處於本身利益的考慮,也拿出了強烈反對的態度。
    恰恰保守派的另一位大佬劉言是魏晉和談的主導者,青白鹽的利益鏈條也是他引入魏國的。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大夏輸入魏國的利益鏈條,大多數是被魏崇延命令魏無忌集中整合了的。
    具體表現就是魏無忌一直在培養的魏合,聯絡了大夏大部分商貿。
    這些利益,是支持太子的世家,沒能抓住的。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