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風聲鶴唳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A+A-


    沒有人能回答聞淵的問題,沉默片刻之後,張榮說道:“下官問過所有工匠,至少目前軍中隨行的工匠打造不出來這種炮身,這應該是一種全新的冶鐵技術。”
    “隻能運回梁京,將這個難題交給皇家工匠,他們可能有辦法破解出來。”
    聞淵道:“隻能如此!”
    “就是不知道夏軍還有多少這種火炮。”張榮的語氣有些憂慮在裏麵。
    別看方城防禦帶被魏軍打滅了一大半,其實魏軍自己也損失慘重。
    這種打仗方式,已經超出了魏軍高層的認知,刷新了對戰爭的認識。
    按照這種打法,魏軍也能打下去,隻要梁京全力支持,可是後果誰都無法想象。
    更讓魏軍感到頭疼的是,陸康在徐州各郡縣采取了最極端的方式做堅壁清野,將大夏徐州境完全變成了沒有人煙的軍事孤堡。
    這意味著,魏軍往南攻下的城池越多,距離後勤就越遠,被夏軍騎兵突襲的可能就越大。
    當然,以聞淵的經曆,他是能接受任何後果的。
    當年魏崇延的百萬雄師鯨吞江南,卻被大夏開國團隊反殺,倉皇北逃,是聞淵在最關鍵的時刻,擊穿屍山血海,護魏崇延北歸的。
    這個人,就算把整個徐州打爛,他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至於此時的徐州漢江段渡口,那是人擠人。
    渡江的船每一艘都是滿的。
    人們開始羨慕那些在朝廷向魏國宣戰初期就南渡漢江的人,那時候的船票隻需要十文錢。
    現在?
    現在有錢都得排隊。
    還有一些人並沒有渡江,而是在徐州的經濟特區停留下來。
    從十月中旬開始,陸康就下令在經濟特區修建外城和甕城,又向江寧呈報了調度特區的軍需物資。
    例如火炮、火藥、刀、弓箭、火油等等。
    政事堂也給出回應,全力支持陸康在特區做布防,加深徐州的防禦縱深。
    由京畿轉運使蔡霖親自敦促所有運往徐州的物資,為了提高效率,他幾乎調度了京畿一半的商船。
    既然如此,許多南逃的人,到了特區,若能加入民工隊伍,自然就加入了。
    一是多一份收入保障,二是即使南渡,想要快速找到安身之地,也是未知的事。
    於是,那特區一帶,無數人都忙活起來,磚窯廠燒得濃煙滾滾,冶鐵廠敲擊聲絡繹不絕。
    而隨著另一部分徐州難民南渡,許多關於徐州的事情也快速在江南傳開,尤其是跟隨船隻快速在沿岸傳播。
    例如有人就說,徐州已經基本全部淪陷,魏軍正在靠近漢江北岸,特區岌岌可危。
    要不然怎麽會如此急匆匆讓我搬走?
    如果朝廷王師是對手,還會讓我搬走嗎?
    還會嗎?還會嗎!馬德!
    例如還有人說,陸總督已經被魏軍抓起來了,聽說魏軍的主帥是個基佬,陸總督長得老漂亮了,被魏軍主帥看上,現在每天晚上在營帳裏醉生夢死。
    再例如,有人說陸康早就投降魏人了,就是他派的騎兵提著刀跟在我屁股後麵跑,你們過來看看我的屁股,對,就是這裏,是不是有腳印!就是那被狗日的陸康的部將踢的!紅了!別亂摸,這不是手掌印!
    當時老爽了……哦不,當時好疼的!
    至於此時的江寧嘛?
    在魏國細作的煽風點火下,陸康的騎兵到處屠殺徐州平民一事,已經被證實。
    陸康突然就從守衛徐州的大英雄,變成了現在人人唾棄的殺人狂魔。
    江寧的輿論也可謂是風起雲湧,許多人自發組織起來,收集各種物資運往徐州。
    還有人甚至踴躍報名,希望自己能去徐州參軍,保衛徐州。
    至於文治方麵,也起了爭論。
    禮部一位叫錢有仇的官員公然發表了必須盡快清除大夏內部魏人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夏現在是有很多魏人的。
    這是因為幾年夏魏商貿,許多魏人南下,在夏魏之間做買賣。
    還有不少魏人直接舉家搬遷過來,又有不少魏人來江寧留學,就讀於江寧大學。
    這些就讀於江寧大學的魏人,甚至不少出身於魏國官宦之家。
    在眼下夏魏全麵開戰的時候,梁京已經先一步給出了他們的態度:以雷霆手段清除與夏國有關的所有人。
    那這個時候,似乎輪到江寧了。
    錢有仇的提議,立刻在江寧得到了諸多支持,甚至有人聚集到魏人的家門口,撞開他們的家門,把一家老小全部拖出來。
    如果不是江寧府衙門的人及時趕到,那些人恐怕已經被活活打死。
    另外,還有一部分魏人學生,最近也躲藏了起來,學校是不能去了,甚至大街上都不能露麵了。
    至於搞襲擊的那些人,當晚就被全部抓進了江寧府衙門。
    第二天,就按照大夏律法,一個個拘留。
    這個決定,讓江寧府尹公孫弘立刻成為了眾矢之的。
    據說首先是朝堂上出現了指責公孫弘的聲音,相當一部分對魏國的強硬派認為公孫弘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方法欠妥。
    甚至楊寧公開表示:梁京大肆捕殺跟我們有哪怕一點點關係的人,而我們,在這種時候,無論是出於以牙還牙,還是保護自身的目的,都應該馬上將江寧,甚至其他各州郡的為人全部抓起來,最好就地處決!
    有都禦史這樣的部堂大臣發話,民間立刻沸騰起來。
    就這個問題,江寧也迅速分化成兩派。
    至於公孫弘嘛?
    誰的他都不聽,他就坐在那裏翻著大夏律法,誰要是違反了大夏律法規定的,那他就按照大夏律法來執行。
    這就導致,當天剛判了那些打人的人,又不得不調動人手去城中抓更多人。
    等第二批人抓回來,又有人報官,抓第三批人。
    到最後,這件事不得不上報到宰相那裏。
    由宋濂出麵,調動了留守的禁軍,把所有違反大夏律法的人全部抓起來,才威懾住了眼前混亂的局麵,讓更多打算趁機報效大夏的人開始冷靜思考自己是不是被熱血衝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