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不必擔心就真的擔心了!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當天,大魏戰神坐在指揮部,用他那充滿磁性的公鴨嗓子下達了一百零八道軍令。
隨後整個朝歌城快速忙活起來。
統領們大聲喊著口號,參將們一個個狂灌雞血,士兵們則一頭霧水地到處亂竄。
最後,朝歌城樓上擠滿了匆忙過來的魏軍。
智謀無雙的大魏戰神親自登上城頭檢閱兵馬,並慷慨激昂地發表了講話。
認真聆聽的大魏士兵們,感受到了戰神歸來的熱情,一個個熱淚盈眶,操你大爺!
當然,朝歌城那是一片歡呼,而隻是恰好路過,恰好稍微離得有一點點近的哥舒星,此時早已如風般迂回南下,在寧河之畔留下了大魏戰神賈政道智謀無雙的傳說。
也的確,到了第二天,斥候將夏軍離開的消息傳回去,賈政道一聽,對左右說道:“你看,我說什麽來著!我說什麽來著!”
手下們立刻高呼:“賈公英明無雙,夏軍土雞瓦狗!”
“賈公,夏軍的動靜是否要匯報給副元帥?”賈政道的幕僚劉伸突然問道。
“再給你一次重新組詞的機會!”
劉伸愣了一下,立刻說道:“夏軍土雞瓦狗,已經被賈公的英明無雙嚇退,這種事,當然要傳到前線,鼓舞三軍!”
啊……
賈政道深吸了一口氣,全身顫抖了幾下,然後滿意地拍了拍劉伸的肩膀:“派人送過去吧。”
“好勒!”
“等等!”
“賈公還有何吩咐?”
“多派一些人,要全軍好好宣傳一下,不好誤會,我不是貪戀這種虛名,我隻是想鼓舞前線的士氣!”
“對對對,賈公心胸寬廣,時刻惦記著前線將士,真乃我大魏國柱也!”
賈政道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十二月初二,急行軍的哥舒星已經抵達環城東北五十裏。
他雖然從北麵迂回,但三千騎兵出動,畢竟不是小動靜,怎麽可能逃得過魏軍斥候的眼睛?
隻不過,到目前為止,偵查到哥舒星部的魏軍斥候,並不是慕容雲的主力,而是各個堡壘要塞的斥候。
這些斥候匯報情報都是有非常嚴格的流程的,第一手情報都是匯報給各個城池的守將。
守將們第一反應是趕緊做防禦。
當然,環城的斥候還是將這份情報飛快地送往即將抵達漳水戰場的吳慶的。
此時的吳慶部正在短歇,吳慶本人顯得異常興奮,他騎著馬,到處檢閱士兵。
“這一次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夏國的那個韓世忠在前麵,不過我好告訴你們好消息,韓世忠他是一頭猛虎,可惜是一頭已經重傷的猛虎!慕容副元帥那是我大魏的名將,連契丹人都害怕他!韓世忠已經是強弩之末!”
吳慶說的那叫一個激動。
“現在機會來了,強弩之末的韓世忠,在負隅頑抗,我們傍晚即可抵達,接下來就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說到這裏,吳慶嗓子還說幹了,接過下麵人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才繼續說道:“那個叫崔晉的參將你們都知道吧,那是太康五年,跟隨聞帥征戰,立下過功勞的,從一個小小的都尉,晉升成了參將!現在,你們晉升參將的機會也來了!就在眼前!”
士兵們一個個眼冒精光。
這逆天改命的機會不就在眼前嗎?
這能錯過?
爹媽就生我一次啊!
搏一搏,小騾子變大戰馬!
“兒郎們!我剛才說了什麽?”
吳慶突然高呼。
眾人立刻也跟著高呼:“將軍剛才說,男兒就應該建功立業!回去多弄幾個女人!”
“說得好,休息好了我們去殺夏狗……”
吳慶話音未落,斥候急奔而來:“報!將軍,我們在環城附近發現大量夏軍騎兵……”
環城附近……
吳慶大腦還在思考,沒反應過來,卻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鐵蹄的聲音。
不是一兩聲,是很多,細碎的聲音。
最開始像是樹葉在風中吹的聲音,接下來則如同海浪。
“什麽聲音?”
“將軍,是鐵蹄的聲音!”
“我們的騎兵……”吳慶轉身回望,“沒有我的命令,誰敢現在騎馬行動!”
“將軍!將軍!報!將軍……敵軍來襲……”
又有斥候飛奔而來。
“將軍,東北麵有一支夏軍騎兵……”
“東北麵……”
吳慶猛地轉身看去,隱約看見那裏旌旗飄舞如雲。
那騎兵來的非常快,距離很遠就已經開始加速。
鐵蹄聲瞬間化作一道道驚雷,震動大地,排山倒海而來。
如此突然的敵襲,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
“快!快集結所有兵力!列陣!列陣……”
坐在地上休息的魏軍急忙起身,開始慌亂地列陣。
可問題是!
沒有披甲啊!
大軍在行軍過程中是不披甲的。
甲胄披在身上嚴重影響行軍,所以甲胄是集中在後勤那裏,用車推的。
這就是為什麽冷兵器時代,在行軍中,一旦被敵軍騎兵突襲,基本上就完了的原因。
此時的魏軍便是如此,一個個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眼睜睜看著那一個個披著戰馬,身披鐵甲,手持長刀的夏軍騎兵靠近,卻無法做出反應。
等到夏軍騎兵開始全力衝鋒的時候,這地麵瞬間開始劇烈顫抖。
不少魏軍嚇得直接癱軟在地上。
最前麵的夏軍呼喊著,舉起長刀,馳騁戰馬,如巨大的利劍般衝進來,撕開了一條血淋淋的口子。
頓時人頭滾滾,參見不絕。
無數人倒在地上,瞬時間被呼嘯如雷霆的鋼鐵洪流淹沒,踩踏成肉泥。
“快列陣!不許跑……”軍官們大聲怒吼。
吳慶本人也大聲怒吼:“都回去列陣……”
剛才那建功立業的聲音,被夏軍的鐵蹄踩碎。
“快跑……”
大量魏軍急奔而走,如同退去的海潮一樣,一瀉千裏。
沒有了反抗的力量,就成為被嗷嗷待宰的對象。
吳慶並不知道,他不孤單,三千夏軍是分頭行動的。
因為恰好捕捉到了兩支兵馬,一路是吳慶的環城軍,一路是崔晉的涇城軍。
涇城軍抵達早半日,但軍營尚未全部搭建起來,而且崔晉認為此地距離慕容雲主力如此近,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