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魏國的困局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江寧的熱鬧氣氛被魏國的細作快速傳到梁京皇宮。
    但魏程卻憂心忡忡地看完了這份匯報,這份匯報給魏程帶來了一絲絲欣喜,可也就隻有一絲絲。
    已經切斷對夏國糧草有四個月,之前預料的夏國主要的幾個經濟中心糧價暴漲。
    可現在糧價不但沒有保障,反而江寧的糧價還在下跌。
    如果隻是江寧的糧價下跌,有可能是夏國動用強製手段,從其他各州郡調集了糧草到江寧,以此維持江寧糧價的穩定。
    可問題是,蘇常各郡的糧價也非常穩定,就連給秦州供給糧草的荊州,糧價波動也不大。
    魏程再三確認過,晉國絕對沒有給夏國提供糧食。
    就算晉國提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足以穩定夏國糧價的量。
    那問題出現在哪裏?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劉言說道。
    “何喜之有?”魏程陰沉著臉。
    “現在江寧自亂,要不了多久,東線夏軍將不戰自潰!”
    魏程眼中閃過一絲明亮。
    “陛下,臣不怎麽認為!”戶部尚書盧清出列說道,“江寧現在在彈劾陸康,夏主卻遠在趙州,以夏主的精明,他難道不知道江寧會因為前線的一些事,導致內部分歧嗎?臣覺得,江寧對陸康的態度,已經影響不到東線戰局。”
    “你此話怎講?”
    “夏軍目前在東線打的堅壁清野的策略,東線的夏軍實際上已不需要後方再供給糧草,他們的城池裏就儲備了大半年的糧草。這是夏主提前就安排好的,所以他才有恃無恐地自己跑到趙州,將徐州完全交給陸康!”
    “卿的意思是,江寧哪怕有人扣了陸康的補給,暫時也對戰局沒有改變?”
    “恐怕是的!”
    “右相呢?”魏程問道。
    “盧尚書說的有道理。”南宮旬說道,“江寧目前的態度,對東線影響並不大,除非有人強行調陸康回去,但以臣對夏國軍政的了解,夏國的軍權有一大半是掌握在夏主本人手中的,沒有夏主的命令,誰都無法動陸康。至於後勤?仗打成這個樣子,陸康為了堅壁清野,甚至用騎兵驅趕自己的人,恐怕糧食他是不需要了!”
    “他不需要糧食了,難道他已經做好死戰的準備了嗎?”
    “我們都做好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準備,陸康自然也做好了這個準備,甚至夏主親自到了趙州!”
    劉言卻說道:“那我們可以持續圍困,隻要時間一長,陸康沒有了糧食,他不戰自潰。”
    “現在不是陸康糧食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糧草的問題。”南宮旬說道,“府兵自帶的糧草已經吃了一大半,前線糧草的需求快速增加!東線目前至少需要兩百萬石糧草,作為未來四個月的補給。而且隨著夏國方城防線的崩塌,我們補給線增長了一百多裏。若是彭城郡被我們攻克,我們的補給線將再增長兩百裏。”
    在場所有人心中皆是一沉,補給線變長意味著運輸糧食的損耗將增多。
    “而且現在戰爭時間拉長,府兵無法回到各自的郡縣,必然影響下個月到來的春耕。今年民間的糧食恐怕……”
    南宮旬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一刻,魏程內心終於開始深刻地明白他的父親為什麽一直隱忍了。
    戰爭充滿了變數,而且大規模的戰爭,是前線與後麵統一協同的,可以說是全國參與的事情。
    即便某個州郡沒有參戰,但他們要為戰爭繳納糧食,僅僅這件事,就對地方民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且更重要的是,戰爭不是看誰打贏了誰,而是看誰先堅持不住。
    尤其是滅國戰爭。
    魏國原定的戰略是戰爭和經濟的結合。
    戰爭直接以東西兩線摧枯拉朽,形成泰山壓頂之勢。
    經濟方麵,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切斷了對夏國的糧食貿易,以戰爭將夏國拖入糧食危機中,摧毀江寧的糧價體係。
    這兩點都非常重要,結合起來,完全可以置李彥於死地。
    可現在是,兩線都沒能摧枯拉朽。
    大夏的軍事戰略,在東線采取了極端的堅壁清野,極端的防禦,導致魏軍即便不斷攻城拔寨,卻損傷慘重。
    這大大拖延了戰爭速度,進一步導致魏國戰爭成本暴漲。
    而反觀大夏,魏國期盼的糧價沒有暴漲,卻采取了極端防禦策略,將戰爭拖入持久戰。
    打持久戰,雙方消耗都極大,可動員人數更多的魏國,消耗必然是最大的。
    更別說魏無忌去幽州防著契丹人,也需要消耗極大的成本。
    劉言一時間不知如何反駁了。
    “夏國的糧價呢?”魏程返回到更重要的問題。
    如果大夏的糧價崩了,那陸康在東線再怎麽死守,都沒用了。
    最核心的亂了,被敵軍重兵裹挾的前線,凋亡隻是時間問題。
    “依臣看,夏國恐怕是從海上輸入的糧食。”南宮旬突然說道。
    魏程怔了怔,詫異道:“海上?”
    “現在來看,隻有這一個原因了。”南宮旬感慨道,“我們安插在江寧的細作多次提到,江寧這幾個月,不少商社在招募到臨安的人,而且許多人為了發財前往臨安。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從江寧渡口的船隻推斷出哪些船來自哪些地方,但從這些商社的招募的次數,是可以判斷出臨安那邊有不小變化的。”
    “右相說的有道理!”盧清立刻站出來,“之前我們派人走海路南下,遇到了夏軍,足見夏海軍在東南海域的擴張超出我們的預料,從海上調運糧食完全可行,更何況高麗現在在夏國的控製下。”
    魏程頓時麵色鐵青,這一點就完全說得通了。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
    大魏的確是當世第一強國,可隻是陸上第一強國,海上的事情,大魏鞭長莫及。
    即便是河道密布的地方,魏軍也會棘手。
    也就是說,哪怕魏軍也有戰船,現在去海上,或者漢江出海口遇到夏軍的船,也大概率是束手無策的,隻能眼睜睜看著夏軍把糧食順利運走。
    “現在怎麽辦?”魏程掃視一轉問道。
    眾人沉默。
    片刻後,劉言說道:“我王師在東線攻城拔寨,夏國內部內亂叢生,即便夏國糧價穩住,但我方依舊占據極大優勢,陛下大可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