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渣男皇帝是如何騙人的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哎呀呀!
看完江寧發來的匯報,李彥甚至有些想笑。
陸康在江寧的人氣蠻高的嘛!
大家都拉橫幅稱讚他了!
江寧的局麵,李彥並不擔心。
你要改革,就一定必然重用士人,而且是年輕一輩的。
這些人的特點是什麽?
有自己的想法,有責任感,敢作敢當,不滿於現狀。
這是這些人的優點。
往往優點在不同的時候,也可以隨時轉化成缺點。
例如這些人很有責任感和正義感,在遇到一些事會挺身而出,可萬一這些事並不是真的呢?
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
例如這個時候,江寧的這些人鬧出的動靜。
那是不是直接全部抓起來?
全部抓起來當然可以,省時又省力,還確保了大後方的安靜。
可這些人當中,有許多都是新政的堅定支持者,並且這些人當中許多都是新學培養出來的。
他們都是未來的人才。
你不能要求人才閉著眼睛就知道任何一件事情的真相。
事實上,江寧目前對陸康的主流看法是,陸康在前線瞎搞,肯定把局麵玩崩。
這其中不乏大量的改製派官員。
畢竟你也不能既要求改製派官員懂如何治國,又要求他們坐在京師神機妙算知道前線所有的一切。
當得知魏國由第一名將聞淵親率六十萬大軍南下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保持平靜。
慢慢升溫的恐慌情緒,就像無邊無際的汪洋淹沒了每一個人。
既然人的能力、職位、獲取的信息引起了認知迥異,必然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爆發後,采取最果斷的手段直接控場短時間內當然是最好的。
可李彥是皇帝,他要看的不僅僅是眼前,還有未來,以及未未來。
現在拿著旗幟,或者強烈反對、彈劾陸康的,其中是治國良臣,或者是潛力人才的,大有人在。
作為皇帝,你可以跟一個人說,以大局為重,先忍一忍。
這個人主觀上權衡之後,可能會忍下來。
但你無法做到,讓一群人以大局為重,先忍一忍。
因為一群人是沒有主觀意識的。
兩個人都無法說服對方,更別說一群人快速達成一個共識,先忍一忍。
群體無法思考,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改變的。
那麽群體現在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彈劾陸康!
當然,這個群體裏,也不是所有人都粗暴地上大街。
群體有共識,但群體裏麵的人在做事方式上也有許多差別:
一類是穩重型,認為對陸康的處理,應該用保守的辦法,例如應該再派一德高望重的將領前去“協助”陸康。
二類是激進型,認為應該堅決快刀斬亂麻,直接以陸康家人來要求陸康立刻回京。
最後,李彥兩種類型群體的意見都不采納。
因為他了解陸康,陸康不會叛變,死都不會叛變。
他也不會用最粗暴的辦法去處理激進型的那些人上街的行為。
大夏的官員們已經寫了許多奏疏來,要求皇帝立刻下令強行捕抓那些人,其中包括楊寧。
大夏不少官僚希望皇帝在這件事上,如同過去對付那些貪官汙吏一樣強勢。
可偏偏李彥卻並不打算選擇強勢。
因為絕大多數想要以權謀私的官員,都希望皇帝在這件事上強勢一些,防止以後他們貪墨起來,有人敢上街拉橫幅。
打擊這樣的行為,隻是稍微讓江寧看起來平靜一些而已,也就是說外表好看一點點。
這件事既然沒有對東線產生實質的影響,就沒有必要強行處理。
再說了,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用這件事來威懾陸康,再給陸康寫信表示皇帝絕對相信你,誰敢弄你皇帝殺他全家。
這不是駕馭臣下的大好機會嗎?
既然有人想要做壞人,而給皇帝做好人的機會,為什麽要阻止?
看不爽?腦子一熱,情緒上頭,就要阻止?
為了同時穩定住江寧的局麵以及東線的局麵,李彥一邊勤快地回複江寧過來的奏疏,一邊又給陸康寫心靈雞湯。
江寧的大臣們對陸康的不滿,躍然紙上,那李彥當然要告訴他們,要以大局為重。
陸康在前線頂住巨大的壓力,後方還如此捅刀子,李彥當然要告訴陸康,朕絕不會受任何人的蠱惑,真正的英雄都是孤獨的,不被理解的,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堅持住,朕永遠相信你。
他們告訴朕要派另一人過去,人選都推薦了,哥舒星!
但朕絕不會派任何一個人過去,你就是徐州的主帥,徐州隻允許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你陸康的聲音!
朕毫無保留地信任你,哪怕是徐州被攻破了,朕也絕不怪你。
因為朕知道,你盡力了!
寫完之後,李彥歎了口氣,用力擠了兩滴眼淚下來,然後告訴人,盡快發到徐州。
這時,劉文靜進來了。
“陛下,最新消息。”
“說。”
“咦?陛下,您眼角有眼淚?”劉文靜疑惑道。
“哦,剛才風沙進眼睛裏了。”
“可是這裏沒有風沙……”
“快說,何事?”
劉文靜不再多問,但心中卻非常震撼。
難道陛下因為太過思念姬清顏,自己一個人悄悄躲在這裏哭泣?
我滴個乖乖!
那我作為臣子,必須為君分憂啊!
不行!我得做點什麽!
回頭假冒李三郎給姬清顏寫辣眼睛情書!
什麽回頭!
待會就去寫!
陛下,臣可是為您操碎了心啊!
李彥突然疑惑道:“徐國公嘴角怎麽還露出了壞事得逞的微笑?”
“哦,臣有重要的事情要匯報,魏使到了曲京,要求晉國發兵,說起來出使晉國的魏使還是咱們的老熟人咧!”
“老熟人?”
“陳源。”
“哦,是他,那談得如何?”
“他就沒準備談成。”
“此話怎講?”
“這老小子要龍涎香要上癮了,這些年可是從咱們這裏賺了不少錢,他就巴不得立刻結束這場戰爭,絕不會讓晉國再次發兵的。”劉文靜嘿嘿笑道,“陛下放心好了,上一次魏程流放的那些人,也是他一手安排,抵達我大夏境內的,現在都安置到了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