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賈政道乃大夏之功臣也!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A+A-


    其實按照李彥的打法,朝歌城被攻陷隻是時間和投入兵力的問題。
    慕容雲和賈政道都算到李彥會打朝歌城,但戰爭從來不是僅僅靠計謀就能取勝的。
    慕容雲直接坐視不理,就是因為他知道,李彥打朝歌城絕對是一場慘烈無比的戰爭。
    在慕容雲眼中,哪怕朝歌城被李彥打下來也無所謂。
    因為按照正常邏輯去推斷,李彥攻克朝歌,必損兵折將,勝也是慘勝。
    隻要賈政道做個人就可以!
    要求不高,隻要賈政道是個人就可以!
    可往往就是麻繩專挑抽象的地方斷!
    如果現在朝歌城的情報傳到慕容雲的桌案上,慕容雲倒也不至於會爆發。
    但如果李彥告訴慕容雲,做掉朝歌魏軍,夏軍隻戰死了不到一千人,而這其中大部分還是在追逐,混亂的時候和一些誓死反抗的魏軍搏殺才死的,慕容雲會是什麽心情?
    那朝歌城這樣的勝局,對接下來的戰場有什麽影響呢?
    魏國在趙州的防禦線,幾乎崩塌了一半。
    尤其以靈泉郡為主,從太康十年最後一天的平城之戰,到此時的朝歌之戰,靈泉郡從南到北,防禦線的崩塌,夏軍戰損比之低,不僅僅魏國高層從來沒有考慮過,就連李彥自己都感到震驚。
    對於魏國來說,無論是前線的主帥慕容雲,還是梁京的皇帝和宰相,都在這場戰爭中做好了不惜打殘,也要殲滅大夏有生力量的準備。
    大夏的劣勢就是對比魏國,兵力少,有生力量打殘後,魏國哪怕最後把沒來得及訓練的預備府兵都強行派上場,也能攻占江南了。
    可現在呢?
    現在靈泉郡的防線,就隻剩下朝歌城和平城之間的那薄薄的一條長線,還被羅成盯得死死的,動彈不得。
    更別說,這些城池已經失去了它們的大腦朝歌城,更失去了他們的靈魂人物賈政道。
    這就導致靈泉郡殘餘的防線,已經失去了對李彥的威懾力。
    為什麽這麽說?
    如果朝歌城的主力還在,李彥是不可能繼續北上的。
    隻要賈政道忍著,多忍幾天,李彥肯定會放慢腳步,然後在做一個迂回,最多在附近打幾個野,弄點城池,營造出氣勢洶洶的樣子,把北邊到朝歌城的糧道全部毀了。
    如果這個時候,賈政道還忍著,那李彥就不會繼續北上了,而是折返,並且不會攻打朝歌城。
    因為李彥一旦折返攻打朝歌城,隻要陷入鏖戰中,梁京勢必會抓住這個機會快速調動近衛旅南下加入朝歌戰場。
    到時候禁軍麵臨的就不僅僅是背後的諸多魏軍城池以及朝歌,還有魏國最強大的軍隊。
    到時候韓世忠即便能擊敗慕容雲,也需要時間,時間一長,朝歌戰場必然生變。
    大夏的皇帝在朝歌被俘虜,甚至戰死,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就是這麽巧!
    賈政道不僅僅在平城之戰送了一波,在朝歌之戰,又送了一波。
    現在,李彥是可以繼續北上,推進到邯鄲城的!
    隻要羅成在後方把那幾個城池的魏軍盯死就可以。
    哪怕之後攻克邯鄲城不順利,夏軍也隨時可以退走。
    這才是賈政道兵敗朝歌城對李彥的意義。
    它讓李彥徹底抓住了趙州戰場的主動權。
    在原地休整了兩日,這兩日李彥也做了很多事。
    例如二月二十六日,李彥見了朝歌郡本地一個大世家,朝歌宋家家主宋謙。
    “草民參見大夏皇帝陛下,恭祝皇帝陛下聖安。”
    李彥坐在那裏,麵帶微笑地說道:“朕聽說過你,聽說你宋家是朝歌郡最大的世家?”
    “草民不過是卑賤之身,承蒙陛下垂憐,不敢妄自尊大。”
    “朕沒說你妄自尊大,朕就問一個問題,你盡管回答便是。”
    “草民家中有一些家財,今日特意挑選了一些,前來進貢聖主,聊表心意。”
    “朕問的是,你宋家是不是朝歌郡最大的世家?”
    “那都是其他人吹捧罷了。”宋謙連忙說道,語氣有些顫抖,春天乍暖還寒的時候,額頭竟然還冒著冷汗。
    “嗯,你不必緊張。”
    李彥示意了一下,劉文靜拿出一份文書。
    “這是一份契約,你看看。”劉文靜說道。
    宋謙愣了一下,又看了看桌案上的契約,有些疑惑,皇帝給我契約作甚?
    他拿起來看起來。
    看完後更加震驚,哭喪著臉說道:“陛下,草民雖說家中有許多良田,可向來都是遵紀守法,平日裏與佃農關係和諧,還會出錢修橋,災荒之時也會開倉放糧,草民並無……”
    “朕把從秦州到朝歌的精鹽買賣給你,難道比不上你那些田?”
    “陛下,草民何德何能,這買賣太大,草民怕拿不住……”
    “你是怕魏軍來了找你算賬!”李彥笑道,“你是擔心朕哪天退兵了,魏國翻出你跟朕簽訂契約一事,梁京不會放過你。”
    宋謙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陛下就饒了草民吧,草民願意再追加一些錢財!”
    “朕不要你的錢財,朕要的是跟你做買賣!”李彥很認真地說道,“搶你的錢財隻是一時的,這買賣做下去,才是源源不斷的,更是有利於朝歌郡、靈泉郡百姓的。”
    宋謙心頭一顫,自古以來皇帝們不都更喜歡搶嗎?
    怎麽還真談起買賣來了?
    “草民願意再追加二十萬兩……”
    李彥說道:“你把這二十萬兩拿好,去秦州采購精鹽,再販賣到邯鄲,專門賣給魏國的達官顯貴,不是賺得更多?”
    “不不不,草民不需要這麽多錢。”
    “看來你認為朕一直在試探你,實際上朕不是在試探你,朕不要你那二十萬兩,朕要的是靈泉郡和邯鄲郡,朕要的也不隻是這兩個郡的土地,朕要的是這裏的人,這裏的人誠心歸附朝廷。”
    “朕把精鹽的一部分利潤讓你給,你把田拿出來,算作是朕從你這裏買的。”
    “陛下要這些田作甚?”
    “分給百姓,讓他們按照大夏朝廷的律法去編輯戶籍和田產,並且繳納田稅。隻有這樣,這片土地才是大夏的。”
    “可草民那些田全都拿出來,也不夠分的。”
    “所以需要你做一個榜樣。”
    接下來,宋謙魂不守舍地回去了,回去之後就抱頭痛哭。
    他絕不相信夏軍會在這裏停留很久,戰爭還沒結束,鹿死誰手不一定。
    現在就談買賣,誰願意做這買賣呢?
    雖然不願意,但迫於夏軍的威勢,宋家也很快承諾將田拿出來。
    那第二天,宣政司的人就有的忙了。
    宣政司這些人打仗是不上戰場的,但打完之後,他們就開始在鄉裏村頭挨家挨戶敲門。
    老鄉,送溫暖的來了!
    這份田契簽了吧!簽了你就是大夏人了,這些田也是你的!
    什麽?這份契約當然是大夏朝廷認可的契約,看到了嗎?這上麵有大夏朝廷的印。
    那麵對這樣的宣政使,鄉裏的人是什麽反應呢?
    起初大家肯定是不信的,你平白無故分我田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