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絕密計劃(2)

字數:2351   加入書籤

A+A-


    中校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上帝真的存在嗎?”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這個問題的答案對他來說至關重要。
    俊仁道:“你想要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上帝,如果你想要的上帝是一個人的形象的話,那麽他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個造物主的話,它是存在的!”
    中校撇了撇嘴又說:“那他為什麽不回應我們呢?是我們不夠虔誠嗎?”
    俊仁道:“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實體吧,又或者他本身就是宇宙中最仁慈,但又最殘暴的人,因為每次宇宙的爆炸就是一次粒子的大型對撞,這期間它會隨機產生很多生命,但是又會隨機消滅很多人,從這一點來說,它確實是宇宙中最仁慈,但是又最殘暴的意識體!”
    中校說:“既然他沒有實體,那麽我們人死後還能進到天堂嗎?”
    俊仁道:“雖然他沒有實體,但是他一開始就為所有的生命寫好了結局,隻有懂得愛和光的種族才能久存!因為愛和光是宇宙的終極奧義!”
    中校道:“既然這樣,祈禱不是也沒用了嗎?”
    俊仁說著拿起了桌上放著的紅皮書,那是一本《昆西經》邊翻邊解釋道:“要我說你們人類從一開始就領悟錯了or的意思! 同樣是災難,我們的《昆西經》,對災難有著不同的解讀,《昆西經》中說:“宇宙中的一切災難是or造物主)對生命的提問!而我們作為智慧生命,則要對此做出回答!”
    這裏的“愛”指的是生命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和諧共存,而“光”象征著知識和智慧,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力量。
    中校一臉懵,俊仁給他打了個比方,“就像開卷考試出題人不會告訴你答案,永遠都是要答題人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的。宇宙中的災難就像是一場場考試,它是在對我們這些生命的提問,提問我們是否有資格存在於這宇宙之中。”
    俊仁其實對地球上宗教和科學的衝突對立也感覺到有些好笑,這在他們雅各賓帝國從來不會發生的,因為藍星人向上帝祈禱,是覺得上帝萬能,遇到災難就是上帝再愛我一次,而雅各賓人雖然也念《昆西經》也做祈禱,但是在災難麵前,他們從來不會隻是虔誠的祈禱,什麽都不做,而是將災難視為一種提問,一種考驗。當災難來臨時,就是他們需要做出回答的時候,甚至有的時候,日常的一個行為都可能是他對你提出的回答。
    也因為對於宇宙對造物主和宗教的理解不同,雅各賓人從來不會自相殘殺,因為他們明白生命生下來就是要愛的,造物主將我們降臨在這個星球上就是他的旨意,就是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共同麵對災難,勇往直前。他們就算發生戰爭,就算去搶也是搶別的星球的,他們從來不會自相殘殺,像人類這樣殺害同族。
    麵對災難,雅各賓人選擇共同麵對而不是相互指責或爭鬥。他們將災難視為團結的機會,而不是分裂的借口。
    雅各賓人不會殺害同族,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對造物主旨意的違背。他們尊重每一個生命,認為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目的。
    俊仁認為,盡管人類自詡為智慧生命體,但他們的行為常常與這一稱號不符。在他看來,真正的智慧不僅包括智力發展,還包括道德和倫理的成熟,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環境的責任感。
    俊仁羨慕藍星的自然資源和條件,認為藍星本身就是一個“天堂”。他不理解為什麽人類不滿足於他們所擁有的,而是不斷尋求更多,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福祉。
    俊仁將人類比作“蒙昧無知,還未開化的野人”,這反映了他對人類社會中存在的衝突、暴力和不平等的批評。他期望人類能夠超越這些原始衝動,展現出更高級別的文明特征。
    俊仁的觀點也提醒人類珍惜他們所擁有的。他認為,人類應該更加感激和保護他們的星球,而不是夢想著死後的天堂。他強調的是活在當下,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家園。
    在俊仁的哲學中,天堂不是一個死後才能到達的地方,而是可以存在於現實中的狀態。他認為,如果人類能夠和諧相處並保護他們的環境,藍星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天堂。
    盡管俊仁對人類的行為提出了批評,但他也認識到人類的潛力。他認為,如果人類能夠改變他們的行為,發揮他們的智慧,藍星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天堂。
    俊仁的觀點也包含了對人類未來的希望。他希望人類能夠認識到他們的錯誤,學習從他們的錯誤中成長,最終實現他們作為智慧生命的真正潛力。
    這一波,俊仁得到了270積分。
    喜歡跨過8900億光年請大家收藏:()跨過8900億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