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悲壯的冰雕連

字數:1908   加入書籤

A+A-


    俊仁駕駛飛船很快來到了長津湖,這是倭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修建的人工湖。這裏人跡罕至,隻有鬱鬱蔥蔥的鬆林,也許是經曆過大戰的原因,也許是嚴寒的原因,這裏顯得很是詭秘。
    他把飛船變小收進空間裏。
    俊仁到這裏的時候戰鬥已經停止了雪地上滿是雙方的屍體,向南邊望去,還可以看到被炸的隻剩下隻剩下扭曲的鋼筋和散落的碎石。
    俊仁走了過去,這才發現這座看似普通的橋梁實則暗藏玄機。它原本是日本殖民時期修建的黃草嶺水電站水壩,壩頂兼作公路,下方 4 根直徑 2 米的水泥引水管道從長津湖水庫穿山而過,直抵穀底的發電廠。
    橋梁橫跨在 40 米高的懸崖之上,橋麵寬僅 8.8 米,兩側是刀削斧鑿般的絕壁,下方是湍急的長津江支流。
    俊仁如果沒有超能力瞬移,他也會掉到長津江下麵去,但是就在他抬頭看的時候看見了,他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悲壯一幕。就在他的頭頂一排排的戰士舉著槍,握著手榴彈,俊仁瞬間移動到那些戰士麵前才發現那些人全部被凍成了冰雕,俊仁情不自禁地用雅各賓語喃喃自語:“這是真正的自由戰士!”
    之後立正向他們敬禮,真正的英雄,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是值得尊敬的的他們雅各賓人也不例外。
    這時,有人來了,俊仁連忙隱身,看見這人穿著黃色的軍裝,應該是這些人的戰友,俊仁隱身悄悄離開了,在沒人的地方掏出飛船駕駛著飛船來到禦殿場,之後把飛船變小,又收進空間裏。回到禦殿場的別墅,從書房的書架上拿走了相機,還有抽屜裏的一個新的筆記本。之後來到無人的地方把飛船變大。又駕駛著飛船向長津湖方向去。
    這次他把自己扮成個記者來到長津湖附近的一個誌願軍的營地,“你好,我是倭國《秩父日報》的記者,我叫若鬆一郎!”俊仁掏出通行卡片,通行卡片內置了軟件,能夠生成虛假的身份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國籍、職業等,以匹配所需的身份。你隻需要寫上要想要偽裝的身份信息,在不匹配生物檢材的情況下,他在外人看來就是真的,“我對於你們的英勇事跡感到非常感動,所以想采訪一下你們可以嗎?”
    那個被俊仁叫住的誌願軍團長心說:“小鬼子呀!”俊仁不喜歡偷窺人家心裏的秘密,不然他絕對會聽到這句腹誹。表麵上卻是熱情地請他進來,“記者同誌,請!”
    俊仁道:“同誌?我未必和你理想和思想一致,所以應該用sir更合適吧!”
    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之前,龍國廣泛使用“同誌”這一稱呼,它源自俄語“toвapn”音譯為“達瓦裏希”),意為“同誌”。在當時,無論是陌生人之間,還是熟人之間,甚至是情侶、夫妻之間,都可以互稱“同誌”。這一稱呼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具有廣泛的普遍性,它不僅表達了平等和團結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還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切和尊重。然而,雍仁親王顯然不會讓俊仁接觸有關馬列主義的書籍,所以作為外星人的俊仁自然就不懂得“同誌”的具體含義。他從字麵上理解“同誌”為“理想和思想一致”,這雖然符合“同誌”的字麵意思,但並不完全符合當時龍國社會中“同誌”這一稱呼的普遍性。在當時的中國,“先生”這一稱呼雖然也存在,但並不像“同誌”那樣具有普遍性。在國際交往中,稱呼方麵的普遍性規律是:對任何成年人,均可以將男子稱為“先生”,將女子稱為“小姐”、“夫人”或“女士”。這種稱呼方式在國際上通行,但在當時的龍國社會中,“先生”更多地用於正式場合或對外交往中。因此,當誌願軍團長熱情地稱呼俊仁為“記者同誌”時,感到困惑,因為他並不完全理解這一稱呼在當時龍國社會中的具體含義。他要求團長稱他為“ister”先生),因為他不認為他們和他的思想和理想一致。這種要求在當時的龍國社會中顯得有些突兀,
    喜歡跨過8900億光年請大家收藏:()跨過8900億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