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整治武士道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這時,有個金發的記者舉手被點到名,“親王殿下,我的問題是您怎麽看待倭國人?怎麽看待這個民族?”
俊仁立刻就明白了,這人是麥克阿瑟派來的,於是俊仁親王回答:“說實話,在我我到這個星球來到這裏之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民族……”俊仁特意頓了一下看了一眼在場的記者。這些記者裏有幾個東方麵孔的,明顯露出了興奮的表情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俊仁親王殿下認為他們優秀,但是俊仁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無地自容。
俊仁接著說:“在我來到這裏之前,從來沒想過一個民族竟然能夠缺德無下限到這種地步敗類,你們刷新了我的三觀!”
俊仁道:“在戰場上,一個個自稱是武士,結果呢?你們那個武士精神,怎麽說來著?仁義禮智信和,說實話我沒看你們哪一點表現出這些精神來我隻看見你們到處殺人了,你們喊著所謂大東亞共榮,說要共存共榮,可是我沒看見你們哪一點共存共榮的,我隻看見你們到處殺人了。說實話,你們比希特勒還不如希特勒至少敢說他要搞種族主義,他要殺猶人。雖然他的這些作為很不對,但是人家至少有勇氣承認!”
俊仁道:“最讓我覺得搞笑的是那個辻政信,他在策劃巴丹死亡行軍的時候,竟然說懲罰菲律賓人是因為他們背叛了亞洲民族,你辻政信是什麽人上帝嗎,你有什麽資格決定別人的命運?最讓我想不通的是法官桑托斯一家,他竟然命令處決桑托斯一家老小,這桑托斯隻是個法官,人家法官礙著你什麽事了?”
俊仁又道:“所以在我看來,他們所謂的武士道就跟那個《忠臣藏》的劇一樣,說實話,那個《忠臣藏》的劇我看了很多遍,愣是沒看出是他們哪裏忠了,因為藩主淺野長矩並沒有留下報仇的遺言,而他的家臣們卻為了報仇而行動。這種行為並不符合武士的天職——服從命令。武士的天職是服從命令,而不是自行決定行動。
俊仁質疑,如果藩主沒有要求報仇,家臣們自行報仇的行為是否真的算作“忠”。他強調,真正的忠誠應該是對命令的絕對服從,而不是基於個人情感的複仇行為。
俊仁最後道:“說實話,這個民族的有些東西我是看不懂的,特別是那些恃強淩弱的行為。他提到,這種行為更像是小孩子渴望長大,卻通過欺淩弱者來證明自己的強大。我覺得這就像我聽過的那個《桃太郎》的故事裏,桃太郎他去征伐鬼島,這裏說桃太郎長大後成了勇士,在我看來,就像小孩子渴望變成大人,一直拚命的說我是大人,我是大人一樣,事實上,真正的勇士根本用不著恃強淩弱,因為他們不需要通過欺淩弱者來證明自己,就像龍國誌願軍拿著最弱的武器在半島硬剛美軍,這是勇敢者的表現,他們敢於挑戰地表最強的部隊,卻又不虐待俘虜,因為沒有必要,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英雄。”這種對比揭示了俊仁對“真正的勇士”的定義:真正的勇士是那些敢於麵對強大對手,同時尊重對手和俘虜的人。
這時,又有一位金發的男士舉手說道:“親王殿下,您好,我是美聯社的記者,剛剛聽您提到半島戰爭,聯想起您之前關於扶植麥克阿瑟將軍當未來漂亮國總統的傳聞,我想問的是在當下,麥克阿瑟將軍一敗再敗有什麽看法?還有您還認為他能夠當上未來的漂亮國總統嗎?”
俊仁道:“首先請允許我再度鄭重的澄清一點,我從來沒有說過要扶植麥克阿瑟當未來的漂亮國總統,我不知道這是哪裏來的傳言,至於他一敗再敗這件事,我隻能說他是“在向反方向進攻”。”
對於俊仁說麥克阿瑟是在“向反方向進攻”在場的記者全都笑作了一團,過了一會兒,那位記者說:“親王殿下,我不得不承認,你很有幽默感!隻可惜你的幽默感挽救不了麥克阿瑟將軍和聯合國軍在半島的一敗再敗!”
記者會結束後,麥克阿瑟順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裕仁天皇則顯得很陰沉。原因在於俊仁親王在記者會上的表現背離了宮內廳和裕仁天皇策劃這場記者會的初衷。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對俊仁的表現感到滿意。俊仁的言論和行為符合麥克阿瑟對倭國社會改革的期望。
宮內廳希望通過記者發布會向外界傳達天皇仍然與“神族”有關係,試圖維護天皇的神化形象。他們希望利用俊仁親王的特殊身份來鞏固皇室的權威。可是俊仁確實,通過一係列回答,巧妙的避開了這個話題。
不過除了裕仁天皇其他三個親王卻都笑得肚子疼,他們對俊仁說的麥克阿瑟“在向反方向進攻”這個幽默的表述給逗樂了。
宣仁親王指著俊仁道:“哎呀,我怎麽沒想到打敗仗還能這麽說!”
雍仁親王則從性格和行為上分析了俊仁和麥克阿瑟的相似之處。“小俊和麥克阿瑟都是性格相似的人,都有過於樂觀和自信的一麵。一個信口開河說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另一個半場開香檳,隻聽到聯合國軍打到江界,就說:‘戰爭要結束了。’現在他老哥打敗仗了,你讓他怎麽接受?接受就下不來台了。畢竟香檳已經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麥克阿瑟在記者招待會結束後的一個小時就發布了整治虛偽武士道及相關文化的通知。這一通知的發布,標誌著麥克阿瑟對倭國社會文化層麵的進一步改造。他試圖通過消除武士道精神中的虛偽部分,推動倭國社會的現代化和民主化。《忠臣藏》作為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這一通知的影響。這部劇在倭國有著深厚的社會根基,它講述了赤穗浪人為主君報仇的故事,體現了武士道精神中的忠誠和義氣。然而,麥克阿瑟認為這種文化中存在虛偽和誤導性的部分,因此將其納入整治範圍。
俊仁親王在記者會上公開質疑《忠臣藏》中的浪士行為是否真的符合“忠”的定義,這一言論得到了很多曆史學者和哲學家的認同。根據曆史記錄,淺野長矩確實沒有留下關於報仇的遺言。實際上,淺野長矩在與吉良義央發生衝突後被勒令切腹,而吉良義央並未受到相應的懲罰。這引發了淺野家臣的不滿,他們認為吉良義央是導致淺野長矩切腹的直接原因,因此決定為主君複仇。然而,從曆史和哲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複仇行為是否真的符合武士道精神中的“忠”和“義”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淺野長矩的行為是出於一時衝動,而浪人們的複仇行為更多是基於對主君的個人情感,而非真正的“忠義”。此外,複仇行為雖然在當時被視為一種武士道的表現,但也有人指出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幕府權威的挑戰。
麥克阿瑟對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區分和整治。他並沒有完全否定傳統的武士道精神,而是針對二戰前後倭國所宣傳的極端武士道精神進行了批判和改造。他試圖保留傳統武士道精神中的積極部分,如“仁義禮智信”,同時消除其被軍國主義利用的極端部分。
武士道精神的兩種流派士道派:這一流派受中國儒學思想影響較深,強調“仁義禮智信”,注重道德和倫理,追求正義和大義,認為武士的行為應符合道德規範,不能盲目為主君犧牲。葉隱派:以《葉隱聞書》為代表,強調“為死而死”,主張武士應無條件為主君獻身,甚至將死亡視為一種榮耀,忽視了對行為正義性的考量。這種極端的武士道精神在二戰期間被倭國軍國主義利用,成為鼓動侵略戰爭的精神支柱。
麥克阿瑟對二戰前後倭國所宣傳的極端武士道精神進行了批判,尤其是對《葉隱》所宣揚的“死狂”精神進行了否定。他試圖消除這種被軍國主義利用的極端部分。
麥克阿瑟並沒有完全否定武士道精神,而是試圖保留其中的積極部分,如“仁義禮智信”。這些價值觀與西方的道德觀念有共通之處,符合戰後倭國社會重建的需要。
喜歡跨過8900億光年請大家收藏:()跨過8900億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