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騾子總會有的

字數:8993   加入書籤

A+A-


    炒完瓜子全家歇一天。
    剩下的炒瓜子束好口袋放到廚房隔間。
    有七斤不那麽脆的、九斤品質正常的,這些要留著過年吃。還有十天了,大家不約而同想,再等等。
    兩斤小瓜子炒好放在堂屋,閑了抓一把吃,鄭則估摸著也吃不了幾天。
    他和阿爹打算這十天再去收一頭豬,過年要吃新鮮豬肉,也要上供祖先。
    如此算來,真是一年到頭不得閑。
    “鄭則!你快嚐嚐!”
    鄭則思緒被打斷,朝隔間門口望去,下一瞬棗紅色人影果然跑進廚房。
    周舟舉了一根肉幹懟到鄭則嘴上,等他咬住後,又把另一根放在他手上,“兩根都是你的,多吃點!”
    辣口的豬肉幹前兩天就蒸熟了,再風幹兩日,今天總算能吃了。
    周舟給完又跑出去,邊跑邊喊阿爹阿娘,孟辛魯康,一聽就知道分吃食去了。
    好在第一口是給自己的。
    肉幹緊實,咬得腮幫子繃緊,很過癮。
    “辛哥兒,你張嘴給我看看。”
    孟辛乖乖張嘴,周舟見他牙齒整齊沒有壞牙,便放心地給他肉幹,“慢慢吃,還有很多。”
    魯康也很喜歡這種費牙耐咬的吃食,但他不太能吃辣,一邊哧哈一邊不停嚼動。
    下次不辣的肉幹也做點吧,周舟見他吃得辛苦。
    鄭老爹和鄭大娘走來堂屋,擋風的簾子放下遮嚴實了,周舟把八仙桌往中間挪,又搬了椅子給兩位長輩坐。
    他們今天要算錢!
    孟辛和魯康拿著肉幹,被安排去看家裏的兩處院門,不讓外人進來;鄭則抱著兩個錢匣子和算盤,慢悠悠從房裏走過來。
    “快點快點!”周舟嫌他走得慢。
    算盤一放到桌子上,周舟就迫不及待撈到自己麵前,把算珠撥整齊。
    鄭則開口給他報數,都是近日收支。
    鄭老爹和鄭大娘拉著椅子往桌前挪一挪,含笑著看周舟撥弄算盤,他們也想知道這次炒瓜子賺了多少錢咧。
    收貨八百二十斤,共兩千七百一十文;
    送去鎮上幹貨鋪的炒瓜子一共七百五十斤,每斤十六文,耗損按一斤三厘算,共賣了十一吊又六百四十文;
    粗鹽第一趟買三十斤,第二趟買四十五斤,第三趟拉來兩百一十四斤,每斤十文,共兩千八百九十文;
    在村裏賣了二百零四文炒瓜子,如此算來,年前他們炒瓜子這一趟,一共賺了六吊又四十文。
    周舟嘴裏念念有詞,手上的算珠更是“嗒嗒嗒”上下彈個不停,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他說,這嚴肅的小樣子,還真像個賬房小管事咧。
    “賺了六吊又四十文錢!”周舟搖了一下算盤歸零,抬頭大聲說道。
    這次賺很多了吧!他們房裏的錢存了好久才能有六吊錢呢,周舟想。
    賺了六千文錢!
    鄭老爹和鄭大娘驚訝對視,忙活六天,一天賺了一千文......哪裏敢想啊,兩人太過震驚,以至於沒立馬說話,直到鄭則把兩個錢匣子的銅板“嘩啦”倒了一桌,幾人才對這次賺的錢有清晰認識。
    “哇哇哇!”好多錢,周舟驚呼,八仙桌都被銅板鋪滿了,錢的聲音可真好聽啊!
    倒得太用力,桌麵都兜不住了,好多銅板一起往桌子下掉。
    “滾到椅子旁邊了,粥粥,在你左邊。”
    周舟撿著撿著突然從桌麵冒頭,興奮地說:“鄭則鄭則,真的撿錢了!和我前幾天做的夢一模一樣,地上有好多錢,我們是不是要發財了?”
    鄭則驚訝,半蹲著回頭確認:“你說你夢見撿錢了?”
    “嗯!地上全是錢,我忙壞了,早上起來還有點累,我以為是炒瓜子炒的。”
    鄭則突然悶聲笑開,趴在椅麵上笑得直不起身。
    “笑什麽啊!”
    鄭大娘見兒子笑話周舟發夢,不悅地說:“粥粥別理他,夢到撿錢是好事,是好兆頭咧。”
    等幾人重新坐回桌前,鄭老爹臉上的笑容更是止不住:“真是托了你倆的福,今日算是開了眼了!”他伸手抓了一把銅錢鬆開,又抓起來,樂嗬嗬地重複好幾次,兒子兒夫郎有出息,他也跟著自豪咧。
    鄭則咳嗽兩聲勉強止住笑意,把搓好的麻繩分給他們,邊串銅錢邊聊。鎮上幹貨店付錢給的全是銅板,想來他們也是圖了方便,免跑錢莊換銀子,還省了貼水。
    “原想著年前能掙個一兩吊錢就很厲害了,沒想到掙了這麽多,”鄭大娘眉開眼笑,手上串銅板的動作不停:“這回總能安心過個好年。”
    “你倆真是厲害,咱粥粥把算盤一擺,珠子劈裏啪啦響,我和你阿爹眼睛都要花了哈哈哈哈。”
    鄭則伸手去捏周舟的臉,笑道:“這小臉嚴肅得,我都不敢問話。”
    哪有,周舟摘掉他的手,也說起算的賬來:“七百五十斤的炒瓜子,光是碎殼錢,就扣了三百六十文呢!”
    三百六十文,細棉布都能扯一身了,白麵能買三十斤,夠全家人吃上好久,他慶幸地說:“損耗扣每斤三厘,單單聽著是少,累計起來嚇一跳,幸好我們換了店,前頭有一家要扣六厘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怪不得爹爹從前和他說,做生意“斤斤計較”不是壞事。
    鄭則讚同:“賣到千斤,耗損或許能談低點。”
    “這次收貨匆忙,農戶人家秋收後都敲花盤稱斤賣掉了,我跑這趟能收八百斤已算幸運,若明年還想做這生意,秋收後到年前,能跑兩三趟,也是一筆大進項。”
    鄭老爹和鄭大娘在一旁聽得直點頭。
    平日收豬出攤,春夏收紅薯幹,秋天收蓮藕,冬天收瓜子,雖然奔波辛苦但也有賺頭,等水田魚苗養起來,秋收前還可以再賣一趟魚。鄭則細細盤算一年到頭的生計,直覺來年定能越過越好,他轉頭看認真串銅板的周舟,暗暗下決心,一定得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
    六吊錢串好後,鄭則和周舟要把一半的錢分給爹娘,他們卻不要。
    “這錢你倆拿著,阿爹隻收殺豬出攤的錢。我和你阿娘有錢,平日想買什麽都自個兒買了,不用操心。”
    鄭大娘也點頭讚同,兒子已經成家,鄭則想法多人又肯幹,錢放在他身上更有用。她和大坤存錢,不過是存一家的後路錢。
    “倒是你們,用錢的地方多,錢存著總會有用處。年輕人敢試敢闖,我們都支持。若是錢不夠也要開口,你阿爹有錢。”
    阿爹說話好讓人心安啊,不愧是能建得起青磚大屋的養家漢子,周舟佩服地想。
    一家人接著商量年前要幹的活,安排妥當這才散去。
    夫夫兩人帶著錢匣子回房。
    炒瓜子掙的六吊又四十文,加上先前存的六兩又三吊錢,如今共有六兩又九吊錢。
    兜兜轉轉,錢還是這個數,掙錢真的不容易啊,周舟歎氣。
    “鄭則,咱們過年給爹娘買點東西吧,他們不收錢,那送點禮讓他們開心開心。”
    “成,出攤再去買。”
    掙錢是很不容易,鄭則還有個想法,今年怕是無法實現了。家裏隻有一頭牛,平日收豬就不能去收貨,去收貨就不能收豬。自從開始和周舟收貨倒賣,他就有心想再買一頭牲畜拉貨。
    買頭耐力強的騾子和車身,至少也要十兩銀子,他們掙的錢開春還有別的用處,不能輕易花。
    鄭則不灰心,今年買不成那就努力明年買,騾子總會有的。
    次日鄭則和魯康外出收豬。
    周舟和鄭大娘在家,今日原是要做年糕備著過年吃,沒想到周嬸子來串門,兩人便先停了想法。
    “家裏做了好幾罐臘八蒜,帶一罐來給你們嚐嚐,同時間醃的別罐我撈出來試了,碧綠爽脆,好吃的。”
    周嬸子知道周舟給家裏送了一斤瓜子,她可聽說了,他們炒的瓜子能賣十四文錢呢,便想著也送點東西回回禮。
    月哥兒和周向陽也一起來了。
    “辛哥兒,玩藤球嗎?你看這個球,是不是特別新,我石頭哥給我做的。”
    兩位長輩坐在堂屋做針線活,鄭大娘聽見門廊外的周向陽張口閉口“石頭哥”,心想真是緣分啊,當初石頭從河裏撈起周家小子,這孩子也黏石頭,她那會兒也是想岔了,竟叫周向陽喊石頭“大哥”。
    沒想到石頭和月哥兒相看上了。
    兩個哥兒不在,鄭大娘便把這事兒說出來,周嬸子聽了也樂,小聲笑道:“誰說哥夫不是大哥呢。”
    “我對石頭是一百個滿意,一百個放心,如今隻求順順利利到成親那日。”
    鄭大娘:“一定會的。”
    兩人聊村裏的事,怕門廊兩小孩兒學嘴,出去亂說,聲音壓得低低的,周嬸子還帶來了旁的消息。
    “......請人去鎮上叫她兒子回來的。”
    “沒鬧太大,林立文還要讀書,影響名聲,麵上要過得去......”
    “和不和離不曉得......但人已經搬走了,羅老漢趕牛車送的,聽說搬鎮上去了。”
    鄭大娘暗想:鄭老二這些年到底還是存了錢的,鎮上也住得起。
    周舟和月哥兒在孟辛的小房間說話。
    月哥兒把這段時間繡的帕子都拿來了,他繡婚服煩悶時就會繡繡手帕,如今也攢了二十多條。他打算年前和阿娘去鎮上一趟,賣手帕換點錢,買年貨過年。
    “這十六條可以賣貴點,記得上次在那位夫郎店裏賣了十一文錢,我看這次能賣十五文。剩下的賣十一二文都成。”
    “臨近過年,你可以大膽談談價格。”
    月哥兒驚喜地抓住周舟的手:“真的?十五一條?”想當初,他的帕子在草集隻能賣八文錢呢!
    周舟被他拉得前後晃動,臉上笑得露出小窩:“真的真的!你真的好厲害,我說什麽都能聽懂,所以越繡越好。”月哥兒聰明善領悟,還特別聽勸,周舟老師最喜歡這樣的學生了!
    “若是我娘親在......”
    他情不自禁想起娘親來,若是她在,她肯定教得更好,“我之前見過娘親繡過這樣的......”周舟拿出一塊素手帕比劃:“帕子四角繡圖,然後抽絲......”
    “抽絲手帕不就空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舟:“就是要空的,你繡在角落、繡在中間,抽絲後星星點點地凸顯花紋會特別好看;若再大膽點,整張帕子繡滿抽空。”
    “那隻剩花紋了,還怎麽擦臉擦嘴?”
    “哈哈哈,笨月哥兒,這樣精致的帕子,婦人們都拿來攀比觀賞啦。”
    兩人窩在屋裏說了好久的話,周嬸子在堂屋喊說要回家了,月哥兒才收拾東西。
    周嬸子這會兒注意到門廊外頭沒聲音了,那倆小孩兒不知道跑去哪玩。
    周舟陪著去籬笆空地找,幾人往草棚子探頭一看,周向陽和孟辛蹲坐在簸箕前一起挑黃豆,旁邊有個小碗,裏頭裝了發黑蟲蛀的豆子。
    孟辛起身喊人,周嬸子誇他乖巧,出了鄭家大門她忍不住對小兒子笑罵:“在家不見你幫阿娘挑,在別家挑挺起勁兒啊你。”
    月哥兒也笑著說:“出門倒是勤快了。”
    被罵的小子嘿嘿笑著,連連喊阿娘打岔,顯然是被說羞了,小孩就是要和小孩玩咧,周向陽想。他挽著阿娘和小哥的手,偏不好好走路,三步一滑地前行,又挨了幾句罵才老實站直,一家人慢慢往家走去。
    吃過晚飯,周舟把孟辛挑好的黃豆倒進盆裏泡水,鄭則說好久沒吃酥香的炸黃豆了,想吃,周舟心疼他奔波辛苦,答應明天給做。
    鄭老爹搬出一捆家裏屯著的剝皮大麻泡水缸裏,打算明日搓了線,編粗麻繩使,兒子回來時他檢查過牛車,套車用來固定牛腹部的麻繩肚帶該換了。
    他和魯康前後院、籬笆空地都看了一圈,鎖好門,這才回房休息。
    小夫夫房裏也點了燈。
    “來看,是不是你要的那幾種。”
    兩人打算給爹娘買新年禮,鄭則想若是等到出攤才去買,價格不知要漲到多少,今日沒收到豬便繞去鎮上一趟,買好才回家。
    上回在布行,店夥計介紹的那匹棗紅棉布比他那身顏色要暗要深,阿娘穿正好合適,周舟一直記心上。
    老兩口節儉,除了兒子成親那會兒穿了回體麵的新衣,平日穿著一向樸實,冬天的棉衣翻新,也隻是新棉添舊棉。
    周舟打算準備做一件新棉衣給阿娘。
    “就是這個顏色,真好,棉花也買了。”
    鄭則接著翻找,“阿爹的在這裏。”
    一塊羊皮和一丈四尺的黑色粗棉布,周舟打算用來做成兩塊護腰、兩雙護膝。
    阿爹和鄭則一樣,在家幹活不喜歡穿厚棉衣,說伸手伸腿不舒坦,護腰戴上不礙事還能保暖,爹娘各一個;護膝阿爹和鄭則各一雙。
    “真好,齊了,”周舟高興地說,“你怎麽這麽厲害啊鄭則!”東西買得準準的。
    鄭則靜坐一旁,笑著看他翻看羊皮毛,輕聲說:“我還給你買了樣東西。”
    周舟立馬停下來,好奇問:“是什麽?”
    隻見他轉身從梳妝台抽屜裏拿出一個錦盒,“原是想等你擦香膏時自己發現的......”
    錦盒,哇,上次見到盒子,還是成親前呢,鄭則給他買手鐲銀簪的漆木首飾盒。
    周舟小心打開,裏頭躺著一根銀鑲玉簪,簪身雪亮筆直,簪頭是雕花底座,花瓣向上包裹住一枚玉蘭花形狀的水綠玉石,整根簪子在昏黃的油燈下,光澤柔和美麗。
    “真好看......”
    不用試就知道很好看,周舟突然鼻酸,心裏軟乎乎的,他真的,真的有被人好好放在心上。
    看了一會兒,他放下簪子傾身抱住鄭則,“你怎麽這麽好,好好看,我好喜歡。”
    鄭則摟緊人,聽到他說喜歡便滿足了,輕笑道:“嗯,賺錢給你花。”
    “我瞧見上頭的嫩乎的水綠色玉石就想到你,那麽活潑清澈。”
    “是不是想著,銀簪子是你成親戴的首飾,平日不想拿出來戴?”
    “嗯。”
    “那往後就戴這根簪子,我夫郎頭上成日光禿禿的可不行。”月哥兒和武寧同是哥兒,他們還好幾根簪子輪著戴。
    “你夫郎頭才不禿,我有很多頭發的。”
    他不服氣地張嘴咬人,咬完又在牙印上親了親,兩人靜靜相擁。周舟好一會兒才說:“鄭則,你不能生病的,你也不能受傷,更加不能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不回來。”
    鄭則點頭:“嗯,我知道。”
    一定會長長久久陪著你。
    喜歡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請大家收藏:()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