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燒香拜佛,心誠則靈

字數:7818   加入書籤

A+A-


    “真好,真好,都辦全乎了!”
    鄭大娘屏著氣,一走出縣衙立馬暢快說道:“哎呦,裏頭辦事真是悶得慌,大氣不敢喘一下,就怕說錯話做錯事了。”
    鄭則和周舟手上各自拿了一張婚書在看,雖然在縣衙裏麵已經宣讀過,他們還是想再看一次。
    婚書上清楚寫著雙方姓名、年齡、戶籍、聘禮等內容,周舟來回看了好幾遍,他這次真的和鄭則成親了,婚書也在縣衙登記,他們如今是名副其實的夫夫。
    鄭老爹說:“這下安心了。”
    鄭則在他身後點頭,阿爹說出了他的心聲,終於安心了。兩張婚書疊放交給鄭老爹,鄭則說:“阿爹先幫著帶回家收好,我們回來再拿。”
    村長揣手站在一旁,頗為感慨,“舟哥兒也在咱們村生活一年了,恭喜你們,今日成功登記。”
    孫媒婆捂嘴笑道:“我當初還納悶則小子怎麽悶聲不吭就成親了呢,肉攤那兒一點消息沒傳出來,原是夫郎還未滿十七歲,沒想到這個‘媒人’還是我做。”
    沒錯,村長和孫媒婆也在。
    來鎮上之前,他們一家提著禮品去了村長家一趟。
    而孫媒婆,當初在林家兄弟酒席見麵時,鄭則便與她商量了今日出麵之事,孫媒婆得了則小子介紹的生意,自然願意接下委托。
    在縣衙訂立婚書和登記備案,需要媒人或見證人上報雙方新人詳細的聘禮、戶籍、賦稅、糾紛等詳細情況。
    周舟情況特殊,他未滿十七歲且無戶籍,當初入戶鄭家隻能先以被收養名義登記備案,鄭老爹和村長一起去縣衙登記收養獲取周舟戶籍身份;
    兩個孩子成親辦酒席,村長作為見證人充當“臨時媒人”以滿足禮法要求,也是由他書寫“預婚書”注明待哥兒一方成年後完婚登記,三方簽字。
    如今周舟已滿十七歲,補辦婚書登記就需得邀請正式媒人身份的孫媒婆重新上報,和完婚見證人村長一起來縣衙上交預婚書,申報完婚。戶房處審核通過後登記備案,更新雙方戶籍狀態,且發放婚書。
    鄭則牽著周舟說:“今日謝過村長和孫姐姐,”他低頭看他合理合法、名副其實的夫郎,棱角分明的俊臉上露出滿足笑意,“可算是了卻一件我心頭的大事。”
    村長:“好好,夫夫倆好好過日子。”
    孫媒婆打趣:“祝你們早生貴子,若有親朋好友要說親可別忘了孫姐姐啊。”
    幾人聊了幾句,孫媒婆先行離開,鄭則對著爹娘說:“我和周舟步行去車行坐車,你們和村長回家吧,春播繁重,辛苦爹娘了。”
    鄭大娘一想到他們要在外奔波,心疼難免,連連叮囑:“在外頭吃好點,別生病了,要早日回家,鄭則照顧好你夫郎......東西都帶夠了沒?要不咱現在再去買點吧!”
    鄭老爹也說:“去買點甜嘴的,路遠難捱,讓粥粥路上吃。”
    兩人都說不用,鄭則身後背了一個包袱,裏頭裝的大多是周舟的東西,春天溫暖出行輕便,倒比冬日輕鬆。
    看著牛車往城門走遠,周舟收回視線搖晃鄭則的手,兩人相視一笑。
    時隔幾個月再次出門尋親,周舟已經不像之前那麽不安。他身上穿回乳黃色那套衣裳,嫩生生的,緊緊握著身邊高大漢子的手,兩人平和親昵的氛圍讓人一瞧就知道是兩口子。
    周舟晃動鄭則的手,“我們現在去哪裏?香積寺遠嗎。”
    “遠,我們先去買香燭點心,再去車行雇一輛車。”鄭則牽著人慢慢走,香積寺雖說是在平良鎮地界,但遠在郊外山上,並非步行能到的。
    臨近清明香燭店生意很好,鄭則拉著周舟擠進去買了一把清香,兩對香燭。
    再擠出來時,周舟感覺身上沾滿了香燭紙錢的味道,他說:“我從前以為香燭店不賺錢,畢竟隻有特定節日才有人光顧,但我忘記了人是會死的,人不是老了才會死,或許每天都有人死......想來香燭店平日隻是清閑,但並非無生意可做。”
    買個香燭的功夫,他夫郎也能有這麽多想法,鄭則沒敷衍,認真聽完想了想,“一個店鋪能一直開下去,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車行如往日一般,車夫們守著自家的車板等活。兩人步行走來,一人身上還背著包袱,車夫們一打量,便知道是來生意了,紛紛向前詢問。
    “兩位去哪裏,坐車嗎?”
    “城內城外都跑,價格好說,二位是要出遠門嗎?”
    “我的驢車舒服,遮陽擋風,客官要上車試試嗎?”
    鄭則還記得車行的錢通,既然都是花錢,不如給相熟的人賺去,相互照顧生意。他一邊護著周舟一邊往裏走,在盡頭果然看見了端著碗蹲在地上的精瘦利索背影。錢通身邊也同樣半蹲著好幾個端碗吃飯的漢子,幾人在說話。
    鄭則:“錢通。”
    錢通嘴裏塞著麵條,鼓著腮幫子回頭看人,兩條眉毛還擰著,見到人後他立馬鬆下臉喊道:“鄭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們來坐車嗎,要去哪裏。”錢通端著碗起身招呼,麵上已經有了笑意,“上次方興送你們,他駕車你們還算滿意吧。”
    恰好方興抱著幹草經過幾人身邊,正往馬廄走去,他還是那副麵相淳樸的樣子,喊道:“二哥。”
    錢通點點頭,繼續吸溜著麵條說:“你們這次去哪裏啊,還給你們算便宜點。”
    鄭則:“先去香積寺,你手底下有沒有能跑遠路的,大概三四日功夫,我想雇一輛車送我們去......”
    兩個漢子在一旁聊費用細目,周舟聽著無聊,鬆開鄭則在周邊四處走走。
    牛馬驢騾沒活時,都綁在有水源食槽的草棚子裏休息,馬匹數量不多,但看出來照顧得很好,肥膘體壯。
    “你就是鄭則?你怎麽和我二哥認識,你......”周舟聽到熟悉的名字立馬回頭看,一位女子站在兩個漢子對麵,那女子似乎還在和鄭則說話。
    周舟就沒見過鄭則和陌生哥兒姐兒有過交談,陌生的場麵讓他愣了一瞬,回神後疾步跑回鄭則身邊,拉過他的手握住。
    短短的距離他跑出一腦門汗,周舟先仰頭看了鄭則一眼,隨即看向對麵嗓門大長得有些好看的女子,咽咽口水,突然開口說:“我,我是鄭則夫郎,他成親了。”
    錢嬌看著圓臉白膚的小哥兒,年紀看著比她小,她哦一聲,也說:“我也成親了。”
    周舟莫名其妙鬆了一口,再次仰頭去看鄭則,後者眉眼含笑地看著他,好像自己的小心思他都知道,周舟臉就紅了。
    那女子把話頭轉向還在吸溜麵條的錢通:“方興呢......又在馬廄,你們吃飯是不是沒喊他。”
    錢通說他早吃完了,別冤枉人。方興來後,錢通說想讓他去跑這一趟,錢嬌卻不樂意了,說離開太久雲雲。
    鄭則便牽著周舟往前走了幾步回避,等他們一家商量。
    最後錢通撓撓頭,帶著一個年輕漢子走過來,“我讓另一個夥計送你們,這小子還沒成親樂意跑遠路,他叫孔聰,到時付錢給他便是,有什麽事你就和他商量,若有問題還是老話,來車行找我。”
    騾車駛到香積寺山腳下。
    山腳這一片空地停留了許多攤販叫賣,香燭,扇子、護身符、手串手繩、紅布條等等,甚至連穀物都有。
    周舟低頭看看手裏的清香,心想幸好他們在鎮上買了,不然在山腳買肯定很貴。
    四周香客來往不絕,手上都挎著裝有香燭貢品的籃子,有的獨身一人,有的成雙成對,有的一大家子相互攙扶而行。
    孔聰:“走上台階,盡頭便是香積寺。你們去吧,不用趕,我就在山腳等你們。”
    這兩位是按天算錢,孔聰自然也不著急。
    青石板台階蜿蜒而上,兩側樹木夾道,三月末的天還殘留寒意,此處偏僻更是涼意陣陣。
    石階泛著苔痕,周舟抬頭看,石階頂上晨霧未消,好似高聳入雲。
    鄭則接過他手裏的清香,“走吧,早去早回,若是時間還夠,咱們今天就出發白石灘。”
    周舟抬腿踩上石階:“若是時間不夠呢?”
    孔聰開朗愛說話,和車夫方興是相反的性子,從鎮上來山腳的路上,他給兩人介紹說香積寺很大,除了拜佛還可以四處遊覽,看和尚們做功課,運氣好可以看武僧練武。
    鄭則:“時間不夠,就去鎮上住一晚上,明日再出發。”如今他口袋裏的錢比去年出門時要多,多花一筆也無妨。
    兩人年輕走得快,在山腰處偶見挑夫於涼亭歇腳,拄著拐杖的老人走到此處也停下,周舟暗暗感歎,這是求什麽呢,不辭辛苦爬上這麽高的階梯求神拜佛......
    周舟沉默,他想到了自己,若是能讓他找到爹娘,讓他爬這個階梯千遍萬遍他也願意。
    老人和挑夫休息好後又起身跟上,和眾人一起,一步一印地往山門攀去。
    寺院大門大開,匾額書“香積寺”鎏金大字。
    跨過大門,前院中間放置一鼎青銅香爐,高於八尺,爐裏插了一支手腕大小的粗香,四周細香滿插;爐身浮蓮花紋雕古樸,爐口青煙繚繞,香灰堆積如塔狀。
    爐前信眾排隊不斷。
    寺廟人流絡繹不絕,但無人高聲喧嘩,四周樹木茂盛,古槐蔭蔽,環境幽靜。周舟進來就聞到了濃鬱的香味,深吸一口,身處寺廟,人不知不覺變得心平氣和。
    兩人跟著眾人,先在殿外排隊往大香爐裏各自插了三炷香,接著到走到燭台處點紅燭,燭油滴落匯聚。供桌上擺著不少吃食,有瓜果點心,鄭則和周舟把鎮上買的點心一同供奉在桌上。
    此時有風吹過,寺廟的經幡飄動,供桌上的鮮花搖擺,神聖平和,周舟情不自禁喊道:“鄭則。”
    “嗯。”鄭則回應,牽住他繼續往前走。
    來到大雄寶殿,殿前石階被香客經年累月來回踩,磨得泛亮,殿門高敞,殿內明亮。
    兩人左右站立,一人一邊跟著隊伍緩慢向前。周舟前一位比隔壁先離開,他轉頭看鄭則,鄭則輕聲說:“去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進了殿內,三尊大佛巍然如山,寶相莊嚴,叫人不敢直視,大殿兩側角落裏坐著打坐念經的和尚,低聲誦經,聲音縈繞殿內。
    佛前的青銅香爐火光明暗交織,周舟向前續了三支香。
    青磚地上排開三方蒲團,他跪到正對著的蒲團上雙手合十,心裏醞釀幾番,最後忍不住抬頭看向佛像,未語淚先流,周舟哽咽道:“求佛祖保佑......”
    “信子周舟,居平良鎮城東響水村,一年前與爹娘失散如今生死未卜,求早日找到爹娘,平安團圓。”
    “若能如願,事後願為寺廟捐贈新米五十斤,香油十斤,銀錢十兩,家中請回佛像真身日日燒香不斷......”
    周舟深深伏地叩首,額貼蒲團,虔誠祈願。
    佛祖一定要保佑……
    周舟拜完後抹抹眼睛,走到偏殿等待鄭則,他還想抽簽。
    佛前打掃香灰的小沙彌不過十歲,掃灰時還需墊腳,小臉嚴肅,模樣可愛。
    鄭則續了三炷香後端正跪在蒲團上,直視佛像,沉默良久。
    他從前少有所求,家中爹娘恩愛衣食無憂,三口小家舒適安逸。他甚至覺得事在人為,心中所求所想隻能通過自己努力得到,求神拜佛皆為虛幻。
    自從遇到周舟,有了夫郎,心中所求不斷增多,他想求心愛之人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想求兩人白頭偕老恩愛不減……
    可他最後隻虔誠祈願:“求佛祖保佑,信子鄭則家住平良鎮下響水村,此次前來,求我夫郎周舟,心中所求能得償所願……”
    鄭則找到周舟,幫他擦了擦眼睛,“不哭,我們去抽個簽。”
    兩人走到解簽僧處往功德箱投了十文錢,周舟跪在蒲團上,按照僧人的提示不斷念著心中所想,用力搖晃簽桶,最後“啪”一聲掉落一根竹簽。
    “秋雁南歸雲路開……”
    鄭則和他一起看,竹簽另一麵是:“枯枝又見嫩芽來”,最上方赫然寫著“上上簽”。
    周舟反複確認,高興道:“是上上簽,鄭則,是上上簽!”
    解簽僧一臉慈祥笑意,接過竹簽後說道:“是上上簽,這位小哥兒所求何事?”
    周舟看向鄭則,得到鼓勵後對解簽僧說:“求爹娘平安,求美滿團圓。”
    解簽僧見小哥兒眼睛泛紅,睫毛簇濕,知道他所求執念之盛,而陪在他身邊的漢子神態卻更擔憂身邊之人。
    他雙手合十,溫言道:“阿彌陀佛……枯木逢春是生機,既抽得此簽,便是緣起未斷,切莫急切心生妄念。施主心存善念珍惜所得,緣有深時他日可見。”
    走出殿外周舟仍是茫然,鄭則領著他往後殿偏院走了一圈,還在齋堂領了大麥茶喝,可惜周舟神思不屬,沒喝出什麽味道。
    返回前殿,鄭則往功德箱裏投了二十個銅板,銅錢清脆掉落的聲音喚回了周舟,他說:“我們給阿爹阿娘他們買平安符吧,開過光的手繩也買幾個。”
    離開之前,周舟還是沒想明白簽文意思,解簽僧避讖,不說絕對的話,他聽了心中忐忑。
    兩人回身望向大雄寶殿,三尊大佛俯視眾生,周舟喃喃問道:“鄭則,你說拜佛靈驗嗎?”
    鄭則點頭:“心誠則靈。”
    拿鐵叨叨:或許你們還記得潘媒婆和錢家姑娘嗎。)
    喜歡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請大家收藏:()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