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荷葉尖尖,炒蛋蒸肉
字數:7746 加入書籤
正午時分,周舟小心翼翼提著籃子走到自家肉攤,喊鄭老爹吃飯。
“阿爹,饅頭噎得慌,就著羹湯吃吧,我坐在這裏看攤子。”他從籃子裏端出一碗羊血和內髒雜碎煮成的羹湯,廉價管飽,從集市買來的,等會兒還得把碗還給人家攤主。
鄭老爹說好,拿碗在一旁坐下後問他倆吃過沒有,周舟“鄭則吃過啦,我等會兒再吃。”
“馮老板馮夫郎,好生意呀,紅薯幹你們拿著吃,甜嘴耐嚼,打發時間。”
今早殺豬後,鄭老爹趕牛車獨自來鎮上出攤,夫夫倆順道坐馬車來鎮上,在離肉攤不遠處的集市擺攤賣紅薯幹。
馮老板接過,笑道“我說你倆去哪裏發財了,原是改做攤販,當老板了!”
周舟拿起樹枝趕蒼蠅,笑眯眯“賣紅薯幹發不了財,掙個麵粉錢!”
“謝謝你舟哥兒,”馮夫郎把紅薯幹倒到自家籃子,遞還周舟,“正愁晌午煩悶,嚼紅薯幹正好。”
這會兒顧客少,兩家閑聊,鄭老爹吃完飯周舟才返回集市攤位。
他吃不下饅頭肉湯,給自己買了碗淋醬油蒜汁的蕎麥麵扒糕吃,綿軟有勁,鄭則瞧他吃得津津有味,擔憂道“能吃飽嗎,肉湯也不吃,再去買點旁的吧。”
周舟仰頭把碗裏最後一點汁水倒進嘴裏,說能吃飽,肉湯腥乎,天又熱,他不愛吃。
他們今日擺攤的位置比較靠前,紅薯幹賣四文一斤,雞蛋兩文一個,賣價和從前一樣,生意挺好。
周舟還碗返回,學編雞蛋串串的間隙和丈夫閑聊“雞蛋還能編串串提手上,紅薯幹好賣可也沒個東西裝,怎麽辦呀鄭則。”
遇上自己提籃子來的客人還好,稱重後倒入對方籃子,若是空手來問,想買,沒個東西裝也隻能作罷。周舟今早遇到好幾位想買又離開的客人,別提有多心疼了。
鄭則看向人來人往的街道,又低頭繼續編稻草串,說“我想想。”
千把斤的紅薯幹得賣個五六天,若是有容器裝,或許能賣快些。
竹籃子裝,竹籃子肯定不能送,擺著一起賣,有客人願意買籃子還好,若是沒有,籃子壓貨麻煩;用油紙包是一種法子,但成本太高,與其增加成本不如原封不動賣慢些;
“四文錢,這有切出來的,您嚐嚐!”周舟舉起小籃子,讓女娘拿裏頭的紅薯幹嚐。
鄭則回神,往攤子前的客人看去。
“來兩斤吧,裝我籃子裏就成。”女娘嚼著紅薯幹遞過籃子,鄭則快速裝好稱重。
周舟目光被女娘抱著的荷花蓮蓬吸引,他主動搭話“這荷花瞧著真新鮮,莖根長,蓮蓬也飽滿,能問問多少錢嗎,我也想買點。”
夏日荷花荷葉是很受哥兒女娘與孩童歡迎,女娘捂嘴笑道“荷花三文一支,青嫩蓮蓬兩文,買多了荷葉不要錢,商販給送,就在這條巷子買的,集市往裏走些。”
女娘付錢提籃子離開後,夫夫倆相看一眼,齊聲說道“荷葉!”
鄭則笑著推高周舟頭上的草帽,說,“明早讓老馬先送咱們去河尾村買荷葉,馬車快些,之後再來集市。”
集市收攤後,兩人提空籮筐走去肉攤找阿爹坐牛車回家。
次日一早,三人來到河尾村。
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清晨涼爽,荷葉兜住晨露,風一吹,碧浪湧動,粉白色的荷花隨風輕搖。
四周有不少來此處遊玩觀光的遊人,孩童舉著荷葉在田埂間笑鬧跑動。深水荷塘荷花長得茂盛,遮天蔽日,摘荷小船時隱時現,鳥兒偶爾靜立荷葉上,遠遠瞧見有人靠近便展翅飛起。
遠處傳來敲鑼聲響,有人巡邏喊道“看好自家孩子,荷塘水深危險!切勿私自采摘,摘荷請移步荷田!”
夏天的河尾村,竟是比秋天挖藕還熱鬧。
“阿伯,你家荷花真好看,為什麽不割盛開的荷花呀,多美。”周舟忍不住跑到塘埂邊看人割荷花,朝小船上的村民問道。
船倉疊滿整齊漂亮的荷花莖稈和可愛蓮蓬,村民戴著草帽彎腰去夠荷花,鋒利的小刀往近水的根莖一割,花就摘下來了。
荷塘中勞作的村民循聲望去,一位圓臉小哥兒伸腦袋好奇張望,他笑道“好看是好看,商販不收咧,盛開的荷花沒兩天就敗了,放不住!”
盛開的荷花也賣,就擺在荷塘邊支起來的小棚子裏,遊人孩童見了,喜歡就買一支,現買現賞,也不用醒花等待,孩子能玩上一天爹娘也樂意掏錢。
周舟倒是忘了這是要賣錢的。
得了誇獎的村民慷慨割了一支開得正盛的荷花遞給小哥兒,以為他是來村裏遊玩的遊客,說道“給,拿去玩兒吧。”
“多謝阿伯!”周舟高興道謝。
鄭則帶著周舟循記憶在荷田找了一圈,最後找到去年賣蓮藕的那戶人家。
這戶一家老小都在,漢子們下水割荷花蓮蓬,女娘哥兒在田埂邊擺攤等收貨的攤販,小孩朝四處吆喝招攬遊客和商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夏季多雨,河尾村家家戶戶趁晴陽好時令努力賣荷花蓮蓬,以免暴雨耽擱生意。
“是你們啊,”那位身形精瘦的漢子笑道“荷葉也賣,不知你們要多少?”那人說著從荷塘上岸,與鄭則走到一旁議價。
相對荷花與蓮蓬,荷葉價賤,十文錢不分大小共得五十張。集市賣紅薯幹,夫夫倆每日能穩定賣百來斤,鄭則估摸量先付了二十文。
馬車離開,周舟還依依不舍望著熱鬧的荷塘看。
“紅薯幹,香甜耐嚼的紅薯幹,嚐一嚐看一看!”
鄭則沒改價格,紅薯幹自帶籃子四文一斤不變,但要用荷葉包需加一文錢,周舟嘴甜道“荷葉早上才摘的,葉大新鮮,您拿回家可以蒸飯煮茶,甜潤清香,是好東西咧!”
有位夫郎聽後,拿起寬大舒展的荷葉問“有賣荷葉尖尖嗎?那個炒雞蛋蒸肉,好吃。”
周舟遺憾道“沒有呢,我家攤位隻有大荷葉。”
“荷葉單賣嗎,我隻要荷葉。”這位夫郎付了一文錢,舉著大荷葉遮陽走了。
客人的話給了周舟提醒。第二日清晨再去河尾村,他花六文錢買了兩斤青嫩卷曲的荷葉尖,傍晚給爹爹娘親送了一份,回家後和阿娘洗淨,切成碎絲和雞蛋攪勻油煎,再剁碎鮮肉調味,展開曲卷的荷葉尖填滿碎肉蒸熟。
鄭老爹瞧見桌上多了兩道沒見過的菜,新奇道“我高低得嚐嚐。”
荷葉蒸肉味道清淡,荷葉尖嚼著有些清苦,鄭老爹認真嚼嚼,不成,他喊道“醬油蒜末辣子得切點沾沾。”
魯康把顯眼的小碗再次顯眼地挪到大伯麵前。
鄭大娘無奈道“就在你手邊呢,酒沒喝人先醉了。”
鄭則往周舟碗裏夾了一塊荷葉煎蛋,自己也嚐了嚐,大多是雞蛋香味,嚼到荷葉尖時才吃到獨特的清香,他點點頭,“好吃。”
周舟嚐完眼睛一亮,哇,沒想到真挺好吃,難怪要三文錢一斤。
荷葉尖尖用來炒茶肯定好喝,今年還沒自製茶葉呢,婆婆丁和野菊花都沒采,阿爹愛喝的刺梨果幹茶也沒能上山摘。
“辛哥兒肯定喜歡這個。”周舟說。
孟辛真的喜歡,嚼到雞蛋裏的荷葉尖更是驚喜,一點兒也不苦,“嬸娘,好吃。”
“嗯,多吃點。”
飯桌上就三人,老馬仍是十分守規矩地自己吃,周娘親吃著吃著突然歎道“小寶就愛折騰這些新奇東西,可惜”
孩子白日一早就得出門賺錢,隻能在坐車前來家喊兩聲,傍晚回家躲著大鵝竄進來喊兩聲,一天到晚說不上兩句話。
周爹看了妻子一眼,在可惜兒子不在跟前一起吃飯呢,這麽大個房子夫妻倆住著是寂寞。
他給妻子夾一筷子荷葉蒸肉,自己的則是不沾蘸汁直接送進嘴裏,咽下後安慰道“再等等啊,等床送來,我喊兩人隔三差五來住住。”
周娘親臉上露出欣喜笑容,嗔道“小心小則阿爹來家跟你急”
“怕啥,我給他講道理,講迷道他就回家了。”
孟辛突然笑出聲,周娘親低頭問他“辛哥兒,你年叔是不是最愛講大道理?”
“大伯也愛講大道理。”不過他喝酒後才說,年叔是想說就說。孟辛說完有點心虛,在心裏默默給大伯道歉。
在周爹的積極逗趣下,觀荷亭逐漸傳來笑聲。
紅薯幹用荷葉包雖要多加一文錢,但明顯賣得更好了,荷葉蒸飯養心去火,大多人都願意買賬。
夫夫倆每天清晨先去河尾村收荷葉,連著在集市上又賣了四天,終於把所有紅薯幹賣完。
這日,鄭則照例在收攤後帶周舟去縣衙門口轉悠,兩人在告示欄仔細閱讀。
他看得慢些,周舟一目十行,驚呼道“有了,有了鄭則!”
“修路堂期排出來了!”
這麽快,才不到十天。鄭則近日來看也是求個心安,以為至少得一個月才排出來。
兩人湊在一起看工房掛牌公示
【戊字案 鄭則修路案 七月十九辰時正刻 三堂會審】
鄭則瞧見自己名字出現在告示上,有種奇妙感覺,周舟亦是如此,他伸手在紙上劃過,念了一遍。
七月十九,是三日後。
鄭則記得收狀紙的書吏說過,開堂前三日會有衙役送堂期票到家裏,他們今日來鎮上擺攤,豈不是錯過了?
果然,到家後,老馬剛勒停馬車,鄭大娘就趕來說“哎呀,你倆終於回來了!今日有衙役來送什麽票,一定要"鄭則"本人畫押領取,人家見你不在就走了!”
周舟著急跳下馬車,走了,走了那還來嗎?
鄭大娘大喘氣,接著說道“幸好你丈人在!他給衙役塞辛苦錢多問了一句,人家說明天還來,你可別往外跑了!”
鄭則鬆了口氣,點頭應下,紅薯幹已經賣完,開堂前不會再往外跑了。
次日,全家嚴陣以待,周爹夫妻也早早來鄭家等著。
興許是昨日沒完成公務,今日衙役來得尤其早,晨霧消失,晨光剛起,兩匹大馬再次出現在鄭家門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家人趕緊出來問候。
衙役下馬問道“哪位是鄭則?”
“我是鄭則。”他拿出戶籍證明。
其中一名衙役仔細閱讀辨認,揚聲道
“鄭則修路案,於七月十九辰時正刻準時開審,此行通知事主鄭則,並幹證樵歌溝村長嶽全勇齊赴本縣三堂聽候會審,倘敢抗違不到,定即差拿鎖提、究辦不貸!”
如此唱誦三遍。
衙役將堂期票交給鄭則,巴掌大的一塊方正薄木牌,上麵用白漆寫了堂審內容,“我等話已帶到,你可聽明白了?”
聽聞事主確認明白後,一直沒開口的衙役掏出一本簿冊和紅印泥,翻到某一處說“我們辦事要交差,你在這裏按個指印。”
鄭則快速掃了一眼,原來是承發差票薄,衙役指的那處寫著此次差事事由,執辦人是張彪喬英。拇指沾印泥,按了指印。
“多謝兩位差爺,兩日後一定按時到審。”鄭則謝過,將早就準備好的辛苦費心照不宣交到衙役手中。
衙役跑兩趟,得兩趟辛苦費,心中並無不滿。
聽到這家人留茶,兩人拒絕了,翻身上馬,並在離開前好心提醒道“切勿遲到,更不可逃告!遲到當場先打二十板子。是真打。”
縣衙開堂最忌事主逃告,若無故不到堂,有視為藐視公堂、影響司法秩序之嫌。
堂期定下,隻要事主沒死,不管生病受傷,有一口氣,躺著也要擔來開堂。
鄭則連聲謝過,兩匹大馬即來即走,馬蹄聲很快消失。
周爹接過木牌細看,三堂會審,傳票又是木牌,看來縣衙視此案視為特殊。
修路涉及土地和工程難易、以及人力錢糧等多個問題,是需得謹慎對待。
一家人走回院子關門商議,周爹把知道的告訴鄭則“一般來說,涉及修路、水利、田產等案子會被定為民事重案,需得三堂會審,知縣主審、縣丞和典史同審。”
“標準未改,說明知縣嚴謹重視,如此你就得更加認真對待。開堂問審爹不熟,我想,咱們還得再花點錢。”
鄭則點頭,堂上問審與寫修路申請文書不一樣,要直麵縣太爺,且堂上有三人問話,他不敢保證不會說錯話,更別說還有阿勇村長。
又花錢,周舟想起修路賬本上的“打點錢”,不懂就問“咱們要花錢打點?那找誰打點呢?”
鄭老爹夫婦和周娘親聞言也看向周爹,現在可是開堂問審啊,不能隨便找人吧?
周舟目光遲疑,心想阿爹真大膽,都打點到縣太爺跟前了。
周爹拍拍兒子腦袋,想什麽呢。
“咱們得私下找一位訟師。”
喜歡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