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收拾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李衛東這不屑的一眼,徹底激怒了四個蒙麵人。
他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朝李衛東衝了過來。
李衛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冷笑。
隻見他身形一晃,快速迎向衝在最前麵的一人。
為首那人身形還未穩住,李衛東的拳頭已然如炮彈般轟出,正中對方胸口。
隻聽“砰”的一聲悶響,那人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倒飛出去,重重的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
其餘三人見到自己人受傷,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加瘋狂的撲向李衛東。
李衛東不慌不忙,腳下步伐靈活移動,身形在三人之間來回穿梭。
他時而一記淩厲的側踢,將一人踹得連連後退。
時而一記精準的勾拳,打得另一人鼻血橫飛。
片刻之間,小巷裏便充斥著痛苦的呻吟聲和求饒聲。
李衛東站在中間,看著被他打殘的四人,神色依舊淡定從容。
他拍了拍身上因打鬥而沾上的些許灰塵,冷冷的俯視著躺在地上的四人。
他淡淡的說道:“今天就當是給你們一個警告,以後做事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
說罷,他轉身邁出小巷,繼續朝著四合院走去。
隻留下那四個蒙麵人在原地痛苦掙紮,滿心懊悔自己招惹了這麽一個狠角色。
至於李衛東為什麽沒有搜刮著四人身上的財物,那是因為他在打倒四人的時候就已經感知了四人身上有沒有什麽好東西。
這四人身上除了兩塊三毛錢以外,就沒什麽值錢的東西。
此時的四合院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月色如水,輕柔地灑落在每一處角落。
李衛東輕手輕腳的回了西跨院,他也沒有打擾了還在熟睡中的家人,徑直回了自己的屋子。
李衛東在空間裏給自己弄了些吃的,簡單填飽肚子後,便迫不及待的取出他今晚買到的那尊銅人和兩套針。
燈光下,那尊銅人靜靜佇立,散發著古樸的氣息。
它雖隻有四十公分左右,卻透著一股厚重感,入手沉甸甸的。
李衛東再次細細打量,隻見銅人身上的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麵部表情平和寧靜。
銅人身上那些穴位的小孔,和人體身上的穴位位置完全一致。
接著,他打開裝著金針的盒子。
金針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針身纖細卻不失堅韌,拿在手中輕輕一晃,竟隱隱有細微的龍吟之聲。
李衛東仔細查看金針上那些若有若無的紋理,心中湧起一股好奇。
隨後,他又打開裝有銀針的盒子。銀針潔白純淨,如同冬日初雪,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同樣是108根,與金針不同的是,銀針的針尾處刻有一些古樸的符號。
看這針尾上這些符號,一時之間,李衛東也想不出它們有什麽作用。
這些符號線條簡潔卻又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古樸韻味,既不像常見的文字,也不似簡單的裝飾圖案。
李衛東眉頭緊鎖,他回憶起自己所知曉的各類知識,可無論怎麽聯想,都無法與眼前的符號對上號。
“難道是某一門特殊針灸流派獨有的標記?”李衛東喃喃自語道。
他從自己看到的那些醫書中知道,中醫傳承源遠流長,許多流派都有自己獨特的技法和標識。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今天晚上從攤位上一起購買的那些醫書。
他一拍腦門,暗罵自己怎麽這麽糊塗,這些醫書說不定藏著解開銀針符號和金針紋理秘密的線索。
李衛東急忙將今天晚上一起買的那些醫書,從空間裏麵取出來,拿過來,小心的翻開。
這些醫書年代久遠,紙張泛黃,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陳舊氣息。
他仔細翻閱著,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間急切搜尋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關聯的信息。
書中記載著各種中醫理論、病症治療以及針灸技法,可翻了許久,都沒有找到與針尾符號和金針紋理直接相關的內容。
李衛東有些沮喪,但他沒有放棄,繼續耐心地查找。
也不知看了多長時間,終於,他在一本名為《針灸秘術拾遺》的古籍中,他發現了一些端倪。
書中提到,古代某些針灸世家為了傳承獨特針法,會在針具上刻下特定標記,這些標記不僅是針法傳承的象征,更可能隱藏著針法運用的關鍵秘訣。
但書中並未詳細說明這些標記具體是什麽樣子,隻是隱晦地提及需結合某種口訣和圖譜才能解讀。
李衛東心中一喜,雖然沒有直接找到答案,但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線索。
他推測,自己手中針具上的符號和紋理或許就屬於此類特殊標記。
既然是與針法相關,那麽說不定還能在其他醫書中找到更多線索。
他又重新拿起其他醫書,再次投入到緊張的查閱中。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窗外的夜色愈發深沉,整個四合院都沉浸在靜謐之中,隻有李衛東房間的燈光依舊亮著,映照著他專注的身影。
也不知過了多久,李衛東終於在一本破舊醫書的夾縫中,發現了一張殘缺不全的圖譜。
圖譜上的圖案雖然模糊,但仔細辨認,竟與金針上的紋理有著幾分相似。
他興奮得心跳加速,感覺自己離真相又近了一步。
隨後他又一頭紮進其他醫書之中,不停的翻閱著。
他的目光在每一行字、每一幅圖上都停留許久,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與口訣相關的蛛絲馬跡。
那些醫書散發著陳舊的氣息,書頁在他的指尖簌簌翻動,可隨著一本本醫書被看完,希望卻逐漸渺茫。
當他把所有醫書都看完以後,滿心期待的口訣依舊不見蹤影。
李衛東靠在椅背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想來想去,他覺得這些口訣極有可能還在今天晚上賣書的那個攤主身上。
既然攤主說這些東西都是他家傳下來的,那麽攤主肯定是知道口訣。
畢竟這些針具、醫書和銅人很可能是一套完整傳承的物件,口訣作為其中關鍵部分,攤主不太可能隨意拆分。
“看來得找個機會再去會會那個攤主。”李衛東暗自思忖。
喜歡年代:從農村到四合院請大家收藏:()年代:從農村到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