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巡查東遼八)

字數:5645   加入書籤

A+A-


    大宋帝國東遼省隆昌縣縣對外招待所內,零號客房內。大宋帝國京師方麵傳過來的,關於東遼大案臨時審議工作相關文件快馬加鞭送到天子禦前以供審閱。
    趙宇帶著特製放大眼鏡,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細細斟酌。看完了整本材料之後,趙宇長呼了一口氣,從書桌上取來特製鉛筆在文件上寫下批示:"照此辦理,形成慣例,以儆效尤,概不留情。"然後對一旁的李忠吩咐道:"文件複印,帝國各部門。哪怕基礎的鄉鎮社政組織必須有一份複印件納入日常學習範圍。"
    從此驚動大宋帝國司法係統,外交係統對帝國政治體係和對外戰略乃至世界布局具有重大影響的東遼大案就此宣布終告。關於東遼大案的後續影響還在繼續延伸,不過趙宇已經不打算繼續幹涉此事,繼續開始巡查東遼的工作。
    隆昌縣算是上了大分,雖然供銷社體係由於是直管體係,地方行政部門很難進行幹涉,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隆昌知縣吳文斌。雖說確實沒有參與此事,但受此事影響,仕途很難說了,吳文斌都已經打算辭職了,但是考慮到隆昌的各項工作做的還不錯,供銷社這事他確實也管不了。趙宇親自批示給他一個機會,調任大宋帝國海城特區第一開墾區會計員。
    海城特區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仿佛是一片與世隔絕的神秘之地。大批的外奴們在這片土地上忙碌著,他們肩負著艱巨的基礎性建設任務。這裏的環境惡劣,充滿了未知的危險,調任至此的官員,不僅要麵對艱難的工作,還要時刻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隆昌縣,曾經是東遼地區的驕傲,其實力在當地處於領先地位。然而,東遼大案的爆發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給這個地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估計在接下來的十幾到三十幾年間,甚至可能永遠,隆昌的發展都將陷入停滯。
    帝國東遼衙署采取了一係列嚴厲措施,收回了對隆昌地區的財政支持,省屬企業在隆昌的製煤廠及相關產業也被迫遷出,遷往鄰縣。這一決定猶如晴天霹靂,讓隆昌縣的經濟陷入了困境。
    與此同時,隆昌縣所屬的縣製企業也被帝國有關部門列入調查階段,相關資產被凍結,進入特殊程序。而相關的貸款也被立即催繳,這使得這些企業麵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地方企業的初始資金來源複雜,除了利用本土資源進行一些利益交換和吸收投資者之外,還需要依靠帝國控股的銀行和民間銀行獲得貸款,以此作為地方企業基本投資盤的成本進行建設。如今,這些資金來源都受到了影響,企業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
    隆昌縣各級班子,包括行政、民政、財政、治安等多個部門,都將接受內部和帝國監察部的雙向監察。這一舉措旨在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並進行最為嚴苛的廉政調查。
    為了確保調查的公正性和專業性,皇家事務所將就地抽調一批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組建臨時突擊審計組。他們將深入隆昌地區,對自第三開墾團時期以來的所有賬務及流水進行全麵細致的調查。
    審計組將仔細審查每一筆賬目,核實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情況。他們會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了解財務決策的背景和依據。同時,還將對可能存在問題的賬目進行深入分析,查找其中的疑點和異常情況。
    在調查過程中,審計組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他們將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問題,不偏袒任何一方。
    通過這次全麵的賬務及流水調查,隆昌地區的廉政建設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各級班子的工作也將更加規範和透明。這將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一句話隆昌縣算是徹底廢了。趙宇對隆昌第一農場的民兵李峰古的感觀,還算可以,因此就順手提了一嘴,把他調走。
    隆昌縣第一農場內,東遼衙署組成的聯合調查審計組正在農場場部從場長和治安所所長,民兵隊長等之類的進行民調和相關調查。
    聯合調查組正在約談第一農場會計組長,調查組組長和副組長正在按照距例約談的時候,一名組員走了進來,開口說道:"組長,陛下旨意讓我們先對第一農場民兵李峰古進行相關審計,如果沒有問題的話,讓我們出具相關報告。天子對這個人感觀還不錯,好像要重點培養。"
    很快李峰古的調查報告就已經出來了,幹幹淨淨,清清白白。調查組出了審計報告之後,禦前工作組的人就過來找他,讓他去天子車隊報到。
    李峰古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為了簡在帝心的人物,日後的前途肯定不會差。隆昌縣對外招待所內,隆昌縣因東遼大案影響,基本上已經廢了。
    趙宇考慮到東遼地區的情況,相關的供給製度如果有可能是需要進行修改和改變的。原本是準備在東遼地區,找一個縣級行署,若改革試點,東遼地區的政策方針如何更改。原本這個好事是要落到隆昌縣的,但是奈於東遼大案的影響,隆昌縣基本上算是廢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這種好事就落不到隆昌縣了,趙宇決定動身去東遼省其他的地方轉一轉,再選一個縣作為試點地區研究東遼改製問題。鍾婉晴正在禦前隨駕人員收拾行李和家當準備搬離隆昌縣。
    見李峰古走了進來,一名正在收拾行李的內臣開口問道:"你是幹什麽的?"李峰古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在下李峰穀第一農場民兵接到通知要來這裏報到。"
    零號客房內,趙宇正坐著悠閑品茶。李忠走進來開口說道:"啟稟陛下,第一農場的李峰古到了。"趙宇聞言開口說道:"來客了。"
    李峰古拘謹的走進零號客房,進門就看到一個熟悉的麵孔。趙宇坐在座位上,笑嗬嗬的說道:"李老哥,還記得朕嗎?"李峰古連忙行了軍禮道:"報告總指揮,大宋帝國東遼沈隆昌縣第一農場民兵隊民兵李峰古向您報到。"
    趙宇讓李忠給李峰古倒了一杯茶,然後開口說道:"常言道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你也算是東遼人,朕巡查東遼期間,你就伴伴聖駕左右。至於具體安排嘛等,東遼巡查完畢後,朕在做決定。如何?"
    李峰古開口說道:"陛下是要讓我當幸進之臣。"趙宇由於推行的東西和曆代不同,所以行事作風上也有些不同。一,其要求程序正義。以本次巡查為例,逮到貪汙的官員不是直接就地斬首,而是先免職,先上車,後補票,手續上必須全部完成,而有能力的地方官也不會直接提拔,而是走流程,充其量推薦一下。
    這並不代表趙宇沒有直接任命的權利,隻不過這種權利趙宇現在極少動用。趙宇開口說道:"怎麽,你不想當著幸進之臣。"李峰古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開口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是帝國的臣子。陛下是帝國的天子,臣自當盡當效力,然臣鬥膽為隆昌求一條活路。"
    雖然阿洛寧這玩意兒東遼全境幾乎各處都有,但由於天子是在隆昌發現的,所以隆昌也被祭旗,前麵提到的相關政策基本上宣布,隆昌徹底廢了從東遼建縣第二縣直接被荒廢了。
    趙宇開口問道:"你就不怕朕殺了你?"李峰古淡淡一笑,開口說道:"臣何罪之有,陛下何以殺臣?"
    帝國司法體係的構成和核心思維法大於權正在塑造的關鍵時期。趙宇聖子與吉平食品公司案和企管係統癱瘓為代價塑造了關鍵時期。相關事情要走流程,走程序是必然,不是說天子沒有繞過程序的能力,但是繞過程序就是破壞政治規矩,是要付出代價的。李峰古隻是一個小人物,為他破壞規矩,些不值當,當然趙宇要鐵了心搞也是可以的。
    趙宇敲了敲桌板似乎正在思考這件事情的利弊。沉思了片刻後,對李忠開口說道:"製煤廠本地籍的員工就不要解散了,隆昌縣製企業沒有問題的禁限令降為二等。二等嚴禁參與帝國項目和特殊地區的相關扶持類項目,以及對外項目,不得享受帝國相關部門的專門扶持資金,因此人才引進計劃不會得到有關部門的推進)。吳文斌在海城特區待三年,三年若是還有命調回隆昌。隆昌免稅十五年,不過帝國和東遼衙署的相關政策就不要想了,這已經給是給隆昌開先河了。"
    李峰古聞言站起身來,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臣代隆昌百姓叩謝天子聖恩。另外,遼地區的供銷社體係已經完全崩塌那?"
    趙宇開口說道:"通知濟平商行,立即組織人力代替東遼地區供銷社提取空白,重啟貨郎製度,貨品下鄉以滿足東遼地區農場的日常貨品需求。另外,李峰古,建言獻策有功記兩功。"
    帝國取消了傳統的彈劾步驟,廣開言路,凡帝國軍,政,商賈,宗教人士,甚至於外籍人士以及在監獄中的人都可對帝國國策提出意見,由專門部門負責接收,如果意見切實可靠,會成為加分點,對自己的事業大有前途,再服刑期的犯人也會適當的折算成刑期進行減刑。
    隨後大宋帝國英明神武的趙宇皇帝陛下禦前車隊正式駛離隆昌縣。帝國一號馬車上,趙宇看著東遼地形圖,對一旁的李峰古開口問道:"東遼雖是省行政衙署,但由於是新建縣地區,所以製度上是比較特立獨行的製度,這玩意兒不可能萬尺之用,要根據情況來改革,朕考量東遼地區的供給製度和相關製度,有沒有更改的需要?原本是準備在隆昌進行試點的,但現在顯然不適合在那裏搞,以你的角度來說說,哪裏適合搞?"
    李峰古看了一眼地圖之後,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微臣提議,試點改革就在東義縣。"趙宇饒有興趣的問道:"哦,你說一下,為何選在這個東義縣。"
    李峰古開始介紹道:"啟稟陛下,東義縣是剛剛組建不久的縣,並且沒有特殊的資源和地理位置, 也不在重要的把口上,如果一旦試點失敗,影響不是太大,其次就是此縣下轄的十二個農場,全部以人名命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帝國新設郡縣的命名邏輯。一般情況下是取有寓意好聽的名字。當地出了什麽有功之臣。比如說英烈遺孤或大名臣之類的,為被表彰和紀念進行更改,少數情況下,會以投資者的名義命名與特區善山街為例,因為這條街的主要投資者是一個名善山的富翁,而農莊和農場一般是按號進行命名。十二個農場全部是以人民命名,那就說明東義縣拉的投資相當的多。
    趙宇對一旁的鍾婉晴問道:"東義縣是什麽情況?現任知縣是哪條線上的人?姓甚名誰?"鍾婉晴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東義縣是去年才剛剛由開墾團轉為縣屬,成員多處是被劃分到本地的移民以及一些僑民,還有少數的特殊族群。東義縣現任知縣周景穀。
    周景穀此人祖籍江南,其父改為江南名門周氏子弟,江南運動期間加入行政服務隊後,又在西寧國戰期間號召江南士族竭力抗戰,為國爭光,因公殉職後,其母拒絕家族供養。送其進厚濟院,學業有成後,自願前往東遼先在第一開墾團任職後轉,公共教學堂主任,第一初級學堂教務長,轉大宋帝國忠衛社東遼政建部,東義縣建縣後出任東義知縣兼本縣忠衛社理事長一職。據說這個東義縣的大金主就是江南周氏和相關家族。"
    周景穀出身還算可以,這幾年的政績也平平穩穩說得過去。履曆也是相當的耐打,尤其英烈之後,厚濟院長大。也算是半個親信骨幹,但是江南氏族出身,而且還不是普通的氏族,周氏是能夠在江南排得上號的頂尖大族。多少是有些防備之心的?
    趙宇開口說道:"東義縣的情況比較特殊,東遼地區的試點改革不適合在東義進行。依朕看在北塞縣進行吧,等到北塞縣的事務處理完畢之後,朕再去東義縣視察一番。"
    天子車隊改駕北塞縣。
    喜歡大宋聖天子請大家收藏:()大宋聖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