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拿安思順開刀

字數:3883   加入書籤

A+A-


    哥舒翰見楊國忠接過自己的話題,也並未在意,畢竟此事雖然由自己宣布和解釋,但是自己隻是作為一個執行者而已。
    並不是這項計劃的提出者,而李隆基這幾日陸陸續續的單獨召見了,其他的幾位大臣,肯定也是將此事進行過商討。
    而楊國忠身為當朝宰相,必然也是其中的一員,見楊國忠出言哥舒翰便返回了自己的站位,靜待事情的後續發展。
    畢竟等一會還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宣布。
    楊國忠雖然剛剛任宰相一年多時間,可是同樣培植了自己的勢力。
    當楊國忠出言讚同後,朝堂之上立馬響起了一片讚同之聲。
    而這時候,楊國忠也提出了自己認為的第一個需要輪換之人,而其中有沒有李隆基的授意,便隻有他二人清楚了。
    “啟稟陛下,既然朝廷要輪換各地邊疆將領,我認為有一人已經達到了所有輪換的要求。”
    而李隆基見此,也十分願意配合楊國忠的提議,假裝不知道接下來楊國忠提議之人。
    “哦!不知道宰相認為誰應該最先輪換。”
    聽到李隆基的話,這時候楊國忠不由得想到前日,受到李隆基的單獨召見時的場景。
    二人在經過一番閑聊後,李隆基便向楊國忠透露了此次朝會需要確定的事情。
    而聽到李隆基龐大的輪換計劃的時候,楊國忠也被嚇了一跳。
    要知道,自秦朝以來軍隊中的將領,很少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輪換。
    而且看李隆基的意思,還要將這項製度長久的執行下去,這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先河。
    但是通過李隆基一番解釋後,楊國忠也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如果這項計劃真的可以得到全麵落實和實施,那無疑會大大的加強了朝廷對軍隊的控製。
    對於消除軍隊的山頭主義,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見楊國忠明白後,李隆基提出今日的朝會,希望楊國忠能夠起到帶頭作用支持這份計劃。
    隨後,又希望楊國忠首先提出,對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進行輪換。
    本來,楊國忠聽到輪換製度後,還想提出輪換安祿山,隻要將安祿山弄回長安,楊國忠有的是辦法收拾對方。
    可是還沒等自己開口,李隆基一提出了自己想要第一個能換之人。
    見此,楊國忠也不好反駁李隆基,畢竟這是對方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需要能換之人。
    而楊國忠也想明白了,隻要這一項製度能夠徹底的落實,輪換安祿山這是遲早的事情。
    何必在這時候,讓李隆基不痛快呢!於是便幹淨利落的答應了下來。
    “微臣認為,現任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長久在朔方任職,已經滿足了所有的輪換要求。
    應該調回朝廷另做他用,本來在多年前,安思順就應該調回朝廷任職。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再加上當地百姓上書朝廷,希望他留任朔方節度使。
    所以便一直留在了當地,可現在既然朝廷要開始輪換邊疆將領。
    那微臣認為安思順應該服從朝廷的命令,返回長安等候其他的安排。”
    朝堂中的其他眾人,聽到楊國忠居然首先提出要輪換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時候,也是倍感意外。
    除了李隆基和李雄以外,其他的所有人都認為,楊國忠會提出首先輪換安祿山。
    畢竟以楊國忠和安祿山一直以來的矛盾,這時候楊國忠提出輪換安祿山才是正常的反應才對。
    結果沒想到,對方居然第一個拿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開刀,這讓他們倍感意外。
    “既然宰相認為朔方節度使安思順達到了輪換要求,那就下旨招對方回長安待命等待其他的安排。
    同時,為了表彰安思順在朔方絕對是位置上管理有方,封安思順為辰州郡公即刻返回長安。
    同是寡人聽聞,現任朔方副節度使郭子儀,在朔方軍中德高望重知人善用,帶兵很是有一套。
    即刻起任命其為朔方節度使一職。”李隆基緩緩說道。
    眾臣聽後紛紛稱是,這郭子儀的才能他們也有所耳聞,雖然對方年齡已經不小。
    可對方確實是典型的老成持重,讓郭子儀接任朔方節度使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朔方軍人數不多,主要防備的是突厥和回紇,再加上陰山和賀蘭山都是大唐的重要邊疆要塞。
    確實是需要一位老成持重的將領在此坐鎮,再加上此地離長安也不過半月的路程,確實是需要一位李隆基信得過的將領在此策應。
    聽到李隆基的安排,楊國忠心中雖略有不快,雖然之前李隆基指示自己輪換安思順,可並沒有說朔方節度使的人選。
    楊國忠本想借安思順之事,慢慢將自己推薦的人插入朔方軍,但如今冒出了個郭子儀,徹底的打亂了自己的設想。
    但是想到順利的將安祿山的堂弟安思順,從朔方節度使的位置上弄了下來,也算是不錯的結果。
    現在弄不了你安祿山,那就先把你的堂弟先給收拾了,再慢慢的找你。安祿山算賬。
    想到此處後楊國忠麵帶著得意的笑容,附和著李隆基的旨意。
    看到朝中無人反對後,李隆基看向了哥舒翰。
    收到李隆基意思的哥舒翰,立馬站了出來。
    畢竟單獨召見自己時,李隆基希望自己卸去河西節度使的位置,安心的做好自己的兵部尚書。
    而自己確實是無力在管轄河西之事,單單兵部尚書的事情就夠自己頭疼的了,實在沒有精力再去管其他的事務。
    再加上自己的身體確實是大不如從前,以及,自己占著節度使的位置,還不如早早的讓出來,給其他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這樣既能提攜後輩,又能讓李隆基放心。
    畢竟現在在朝中既擔任要職,又兼任著節度使位置的,隻有自己和楊國忠兩人。
    而楊國忠擔任宰相,又兼任著劍南節度使這一職位,是上一任宰相李林甫留下來的曆史遺留問題。
    畢竟從李林甫開始,便是宰相還兼任著一地節度使,這也已經形成了慣例,實在不好進行改變。
    所以在李隆基對自己透露出這方麵的意思後,哥舒翰便立馬同意了李隆基的想法。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請奏。”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