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李璘身死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自從李璘被廢除了皇子之位,並且在宮門外被扒了一切皇子的服飾,僅剩一身的白衣,再也不複之前皇子的威嚴。
    直到此刻的李璘都還沒有回過神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但是身上的傳來的一陣陣傷痛,卻時時刻刻的提醒著他,剛剛發生的一切並非是自己的幻覺。
    自己真的失去了一切,但是現在任憑李璘在皇宮外如何哭泣求情,也沒有了絲毫的作用。
    甚至他數次起身,想要再次進入這個以前來去自如的宮門,都成為了一種奢望。
    每一次想要進去,都被守衛宮門的禁衛軍給擋了回來,數次無果後李璘隻能跪在宮門外。
    希望自己的父親李隆基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但是他的等待和求情卻一無結果毫無用處。
    甚至一些進出宮辦事的官員,看到如此的場景,也沒有人敢上前勸諫一二,而是選擇紛紛繞開了他。
    畢竟這是李隆基自己的家事,雖然不知道李璘如何惹得李隆基暴怒,從而被廢除了皇子之位。
    但在沒有搞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最好還是不要摻和進皇家的事情。
    因為一個不好,可就不僅僅是丟官的問題,還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給搭進去。
    而李璘本來之前確實是被李雄打傷了,雖然大部分都是皮外傷,可是李雄的最後一腳,確實是給他踹出了內傷。
    本來李雄也是想著給對方一點教訓,雖然最後踹出了內傷,但是隻要李璘好好的修養,也不是什麽大的問題。
    結果卻是李璘為了在李隆基麵前演的逼真,還沒有等傷好,也不顧醫生的勸阻,便直接回了長安。
    回了長安後,為了想要達到他所要的效果,他甚至連自己的府邸都沒有進,便直接到了皇宮之中,找李隆基告狀。
    沒想到早已知道一切的李隆基,根本沒聽他的解釋,甚至對他的做法十分的厭惡。
    這才有了李隆基之間廢除他皇子之位的行徑,這也完全超出了李璘的想法。
    再加上經過剛剛大起大落的刺激,以及現在身體上的傷勢徹底的爆發,李璘的身體在這一刻也支撐不住了,很快便在宮門外暈了過去。
    然而,李璘所期待的李隆基回心轉意,改變想法的願望卻是再一次的落空,直到他暈倒前也沒有等到任何人的出手相助。
    畢竟李璘自幼喪母,雖然他的舅舅以前做過劍南節度使,可自從退下以後,便沒有了往日的那番風光。
    更別說對李璘提供多少幫助,要不是李亨以前在十王殿時,見他孤苦無依從小便帶著他。
    而後,李亨也在沒過多久便成為了太子,那李璘能不能長大成人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他的另外一個最大的倚仗太子李亨,也被李隆基派到了南方,去調查漕運的事情,此刻根本沒在長安。
    並且隨著他的事情在宮內傳開,別說為他求情了,其他人更是避他如避瘟神一般。
    而他之前的那些護衛以及親信,在得知李璘徹底失勢後,則早就一哄而散。
    畢竟他們以前仗著李璘皇子的身份,可是狐假虎威做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
    之前有李璘兜底,知情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有看見。
    但是現在不同了,隨著李璘被廢除皇子的身份,再加上現在大理寺介入了調查,他們以前做的那些事情,遲早都要被清算。
    想清楚了這一切後,這些人頓時一個個的徹底消失在了長安城,再也不見蹤跡,正所謂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而在宮門外跪暈過去了的李璘,最終在身體的疼痛刺激之下,悠悠的心轉了過來。
    而連接著皇宮的朱雀大道早已是華燈璀璨,但當看到自己依然是暈倒之前的模樣,身上連一件披蓋的外衣都沒有。
    此刻的李璘算是徹底的心死了。
    不單單身體上傳來的一陣陣刺痛,讓他無法適應,更重要的是,內心的無比失望讓他徹底看清了皇家的無情。
    也許是為了皇子的最後尊嚴,李璘顫顫巍巍的掙紮著起身,眼神之中,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那般神采。
    隨後,看了一眼此刻燈火通明的皇城,李璘懷著悲憤的心情,踉蹌的朝著興慶宮的方向而去。
    李璘看著從身旁不斷走過的形形色色之人,此刻的長安城仿佛自己就是多餘的那一個。
    畢竟誰也不會在意一個徹底失勢了的皇子。
    直到李璘出了通化門,站在龍首渠之上,當他再次回首,看向這座輝煌的大唐都城時,心中卻沒有了絲毫的留戀。
    “李雄,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隨著李璘滿懷怨恨的聲音在龍首渠上空回蕩,龍首渠內也濺起了一陣水花。
    這一位李隆基的十六兒子,被封為永王的李璘,成為了李雄這隻蝴蝶煽動之下第一個死去的大唐皇家之人。
    此刻,李雄做夢也想不到,因為自己的原因,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後,跑到南方擅自稱帝掀起皇家叛亂的永王李璘,在這一刻居然投河自盡了。
    要知道這一位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後,便被李隆基委以重任,派到南方去收集糧草。
    而後,隨著勢力的不斷龐大同樣失去監管的情況下,也讓其滋生了不該有的野心,從而在南方自立稱帝試圖與北方朝廷對抗。
    雖然最後被剿滅,但是也給朝廷的稅收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致使長安朝廷的財政陷入了困境。
    再加上在南方征收糧草之時,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橫征暴斂,也為大唐後來的各種民間起義埋下了隱患。
    而也正是因為這一位在南方的叛亂,讓李白看不清局勢投靠了他,從而讓李白晚節不保。
    要不是高適和郭子儀等人出手相助,而李白也說不定會隨著永王兵敗,從而被定為叛逆,被打入曆史的叛逆一類當中。
    由於李璘投河之時已經是夜晚,雖說長安城乃是典型的不夜之城,但是也不可能說連河堤都是燈火通明。
    直到第二日清晨,早早來到龍首渠洗衣的一名婦女,看到被水流衝到了岸邊,已經失去了氣息的李璘這才報了案。
    當長安城的捕快將李璘的屍體打撈上來後,一名常年在長安城的老捕快,雖然李璘投河時身著一身白衣,但有過數麵之緣的他,也很快便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隨著消息的層層上報,最終還是傳到了李隆基的耳中。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