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隆基跑了

字數:3796   加入書籤

A+A-


    下朝之後,眾臣剛剛從禦書房出來,楊國忠就一臉的得意,畢竟剛剛李隆基同意了自己的意見,還讓自己主持撤退事宜,這一份信任,就讓楊國忠十分的滿足了。
    雖然自己已經卸任劍南節度使的位置,但是隻要回到蜀中,那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至於嚴武楊國忠根本就不考慮,自己可是大唐的宰相,嚴武雖然身為劍南節度使,可是同樣要受到自己節製。
    這時就看到哥舒翰和太子一起走了出來,看到對方不滿的盯著自己,楊國忠毫不在意。
    冷哼一聲後,直接甩袖離開,先不說哥舒翰,就太子李亨,自從李林甫倒台以後,太子以自己是越來越不對付。
    兩人因為一些利益上的問題,沒少互相拆台,早就不是那個一心對付李林甫的隱形盟友了。
    而現在二人居然選擇留在長安對抗安祿山,那就讓對方去死好了,在楊國忠看來。
    僅憑他們二人以及長安的這點兵力,根本就擋不住安祿山的進攻。
    不過他們能留在長安也好,最起碼能夠拖延安祿山進軍的腳步,讓自己等人可以平穩的返回蜀中。
    隻是楊國忠不知道,此去返回蜀中的路上,自己以及整個楊家,都將慘死在嘩變士兵的刀下。
    而隨著李隆基確定要前往蜀中避難,而決定跟隨前往的各位朝廷大臣返回以後,紛紛收攏,金銀細軟準備跑路。
    但是這些大臣們的動作,怎麽可能瞞得過消息靈通的有心之人。
    很快,長安城便有消息傳出,說李隆基要逃亡蜀中避難,一時間,在長安城激起了千濤波浪。
    得知消息後的長安城眾人,驚慌失措的長安民眾,也都加入了這場逃亡之中。
    長安城的街道之上,隨處可見驚慌失措,拎著大包小包的人群,而這些人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長安城的西門。
    這些帝國都城的居民們,都想盡快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畢竟,隨著消息的傳來,眾人也慢慢的得知潼關已經失守,叛軍即將進攻長安。
    一切還在觀望,認為是謠言的人,在看到駐紮在城外的六軍開始進駐長安,一時間也慌了神,慢慢的也開始了加入逃亡大軍。
    皇宮內在得知長安城的情況後,李隆基怒不可恕,甚至將禦書房裏的東西砸了一個遍。
    畢竟自己都還沒走,放到長安城的居民們卻開始紛紛逃命,這讓他的顏麵何存。
    最後,李隆基不得不下旨在長安城四處張貼安民告示,表示自己隻是到蜀中暫住,並且已經任命太子監國。
    還留下了兵部尚書哥舒翰,率領長安城的兵馬抵抗叛軍,讓長安城的居民不必恐慌。
    然而,這一告示非但沒起到任何作用,反倒讓逃難的人更多了,看到長安城的情況,要逐漸走向失控。
    李隆基不得不命令長安府尹崔光遠,派出長安城的衙役以及捕快,維持秩序抓捕趁機搗亂之人。
    將六軍安排到位以後,一臉疲憊的太子李亨秘密會見了哥舒翰。
    “將軍,如今局勢艱難,楊國忠一心隻想保命,全然不顧大唐顏麵,現在長安城也是動蕩不安,現在長安城市民心渙散啊!
    都怪那楊國忠出的餿主意,若真按他所說,所有人都跟隨父皇前往蜀中避難,那恐怕日後難再收複人心。”
    哥舒翰歎氣道:“殿下,末將明白您的意思。”
    隻是目前楊國忠深得陛下信任,而陛下又決定前往蜀中避禍,現在長安城又動蕩不安,我們行事必須萬分謹慎,否則將滿盤皆輸啊!”
    李亨握緊拳頭,“但如今長安危在旦夕,我們要盡快想出辦法了,否則不用安祿山的叛軍到達,長安城就已經崩潰了。”
    李亨思考片刻後接著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先從穩定軍心和民心入手,畢竟許多人還是不願意離開長安的,再說了麵對接下來即將到來的大戰,我們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至於那些現在跑了的人,跑了就跑了吧,少了這些心思不堅定的人,說不定還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哥舒翰眼睛一亮,“殿下此計甚好。”
    “我們可以張貼告示,告知百姓朝廷堅守長安的決心,同時整頓軍隊紀律,讓士兵們知道為何而戰。”
    隨後,哥舒翰看了一眼李亨,說到“關鍵時刻還是需要親自出麵安撫人心,畢竟說的再多,不如用行動去證明一切。”
    “至於軍心方麵,太子殿下倒是不必過度擔憂,隻要跟六軍說明援軍即將到達,他們自會戰鬥到底,再說了,老夫在六軍中還是有那麽一點威望的。
    並且他們都是從西邊,各地抽調而來的精銳,戰鬥力和忠誠都沒有問題。
    到是長安城的民心,需要太子殿下費一番功夫了。”
    李亨點了點頭“那軍隊方麵,就需要哥舒將軍多費費心,至於長安民眾,我會盡快想辦法安撫他們。”
    “老臣必定誓死保衛長安,還請太子殿下放心。”
    “嗯!那就仰仗哥舒將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到李亨離開後,哥舒翰也穿上了許久未曾穿戴的戰甲,在府內眾人的目光之下,前往六軍的駐紮之地,畢竟許多事情還需要他親自安排。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三經過兩天的準備,李隆基最終帶著一眾朝廷的重臣開始了向蜀中逃難。
    這一去也徹底結束了,李隆基執政大唐帝國的時代,大唐帝國進入新的篇章。
    由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領著一萬禁軍,護送著李隆基以及大量的皇親貴戚,浩浩蕩蕩的向著長安的西門而去。
    當這些人通過西門的時候,與站在城樓之上的六軍形成了鮮明對比,一邊猶如喪家之犬,一邊卻是猶如大唐的脊梁,守護著大唐最後的顏麵。
    甚至不少的禁軍都不敢與這些做出最後堅守的人而對視,畢竟六軍剛剛成立之時,他們還嘲笑過他們這幫從邊疆調回來的土包子,對於六軍之人十分的看不起。
    但是他們現在卻對於站在一安城牆上的六軍校尉無比的佩服,畢竟這些群禁衛軍大部分都出生於長安。
    而他們卻現在要放棄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猶如一條喪家之犬,倉皇的向著蜀中逃難。
    隻是連陳玄禮都沒有發現,一股特殊的情緒逐漸在禁軍之中開始蔓延,特別是在看向楊國忠一家的時候。
    眼神中慢慢的都有了不滿和殺氣,隻是這股不滿和殺氣還沒有到達頂峰。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