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即將嘩變的禁衛軍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A+A-


    當李雄將李隆基逃向蜀地的消息告訴眾人以後,瞬間,在一眾武將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知道李雄為大唐所做一切的鐵柱,甚至當場破防。
    “陛下,怎麽能如此?”
    “那我們回援長安還有什麽意義?況且大人已經做了這麽多的準備,還有那麽多的兄弟在長安六軍之中。”
    “難道這些還不夠讓陛下放心嗎?”
    “這不是讓所有的兄弟們寒心嗎?”
    說著說著,這位西北壯漢甚至帶著一絲哭腔。
    其他人這時候也陷入了沉默,畢竟李隆基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放棄了長安,實在讓他們難以接受。
    畢竟長安可是大唐帝國的中心,對於他們這些身為大唐邊疆將領的人,可是有著特殊的感情,可以說,長安城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之一。
    這時,鐵柱紅著眼睛說道“大人,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還要繼續去支援長安嗎?還是說我們要返回西域?”
    李雄用嚴厲的目光掃視了一眼周圍的眾人以後,堅定的回答道“去,必須回去,我要讓安祿山知道反叛大唐不是他,安祿山能夠承受的。”
    “同時也要借著這一次機會,讓那些心存野心的家夥看一看,反叛大唐的安祿山最後的結果。
    同時,北方四族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我要讓所有的番屬國明白,沒有大唐的同意,膽敢踏入大唐國土一步,等待他們的,就隻有亡族滅種。”
    聽著李雄殺氣騰騰的話語,總算是衝淡了一分悲觀的情緒。
    在他們看來,李雄既然放話了,那肯定就能做到,這是他們多年跟隨李兄得出的經驗。
    這時李雄,接著說道“雖然陛下放棄長安前往蜀地避禍,但是臨走之前已經令太子監國。
    同時,讓哥舒翰將軍率領長安地區的所有兵馬撤回長安,抵抗叛軍到來的同時,也是在等待著我們的到達。
    所以我們肯定是要回援長安的,畢竟大唐還沒有倒,我們身為大唐將領,在這時候更應該扶大廈於傾,力挽狂瀾撥亂反正。
    將所有的叛亂者一一鏟除,用他們的頭顱,祭奠因戰亂而失去生命的大唐普通百姓。”
    最後李雄高呼“爾等可願跟隨我前往!”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
    其實在鐵柱問出是否要回去的時候,李雄看著其他將領的目光,心裏也明白他們的意思。
    畢竟現在安西軍可謂是兵強馬壯,橫掃西域各國,如果李雄不願意回長安支援,而是返回西域。
    就李雄現在的實力以及西域現在的情況,完全可以在西域稱王稱霸,並且憑借李雄的能力和安西軍現在的實力。
    說不定在李雄的帶領下,還有可能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畢竟現在西域真的是什麽都不缺,自從伊州得到大力開發以後,安西軍的後勤短板已經被徹底補齊,文臣數量雖少但也不是沒有,唯獨就是漢族人口少了一點而已。
    可是這不是李雄西要的,不然李雄也不會自削實力,要知道最巔峰的時候,安西軍的軍隊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
    而且這些都是人人披甲的正規軍,這還不算一些後勤的民夫,這樣實力的安西軍,讓各西域國都十分膽寒。
    再加上曾經李雄的部將武磊、張紹德等人占據了地盤,以及現在被生擒活捉,失去封長清的北庭都護府。
    隻要李雄振臂一呼,完全可以在西域,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龐大帝國,但是李雄卻放棄了。
    隻有他知道自己的情況,穿越之前,他不過是萬千牛馬中的一員,現在自己的實力,完全就是靠係統的獎勵堆上去的。
    曾經剛剛獨自掌握一支軍隊的時候,各種軍隊中的事情就,已經讓自己焦頭爛額,還是自己不懈努力,學習一番以後,才徹底搞明白了軍隊的運轉機製。
    但是要讓他成為一國的皇帝,李雄也明白自己不是那塊料,畢竟皇帝和當將軍完全就是兩碼事。
    再說了,雖然李雄靠著係統崛起,但是他內心一直都是有一份憂慮,他也考慮過了,如果有一天係統真的不在了,自己還能不能壓得住西域這幫驕兵悍將?
    畢竟你今天能造大唐的反,未來別人也能抄你的老底,晉朝時期的司馬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別說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真等自己以後的子孫後代勢弱了,絕對會有人打著複辟大唐的旗號,來一波大清算,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可是不少見。
    再說了,自己現在把楊家拉入西域,就算以後自己不在了,自然有楊家與西域各國鬥,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再說了,自己穿越來大唐這麽多年,見證了大唐的繁華與偉大,李雄也不願意看到大唐就此沉淪,從而造成民不聊生。
    所以在鐵柱等人開口以後,李雄沒等其他人接著往下說,便直接表露了自己的決心,他可不想被手下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這完全不符合他的初心。
    通過這一番插曲以後,李雄再次命令大軍加速前進,向著長安進發,畢竟隻要有李雄在,便能鎮壓一切,安西軍說到底,還是他李雄說了算。
    而李隆基逃往蜀地的一眾人員,這時候已經在馬嵬驛落腳,由於是逃亡,此時的朝廷眾大臣以及皇子皇女皇孫們,已經是十分的疲憊。
    而馬嵬驛一個小小的驛站,雖然李隆基帶領的這些逃亡的人員,在路上許多人已經開小差跑了,但根本就不可能一下子容納進那麽多人。
    所以驛站內,那些比較好的房間,隻能分配給皇親國戚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居住,但就算是這樣,也隻能許多人擠在一個房間內,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而一路護送而來的禁衛軍們,則是隻能臨時在驛站外搭一些簡陋的帳篷落腳。
    但由於一路上逃亡的人員眾多,再加上出逃時所帶的糧草也不足,這就導致了許多人此時都還在餓著肚子。
    而從長安城就一路帶出來的怨氣,在此時也慢慢的達到了頂峰。
    然而,麵對近禁軍逐漸發生的變化,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皇子、皇孫、皇女以及眾位大臣們,卻是絲毫沒有發覺。
    此時,他們已經顧不上驛站內的狹小空間以及髒亂差的環境,紛紛找了一個地方後,便和衣而眠,主要是這三天的逃亡,讓這些嬌貴的眾人,已經身心疲憊。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