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李隆基重回長安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天寶十五年756年)十月初,逃離長安四個月的李隆基,在李嗣業和哥舒耀的護送下,再一次的回到了長安。
為了將李隆基返回長安的場麵,搞得浩大一點,李嗣業一行人特意在鹹陽停留了一日。
直到第二天清晨,才一路盛裝的向著長安城而來,而得到日益的李雄,早已經在明德門外等候。
此時的長安城南麵三座城門,早已經戒嚴和打掃的幹幹淨淨,為了迎接李隆基,甚至采取了黃土鋪地的灑水淨街。
而李雄等一眾文武群臣早已經在此等候,就連哥舒翰都出現在了此處。
比起文官的大小貓兩三隻,武將這邊則就顯得群星璀璨,先不說李雄等一眾將領。
就連被李雄派出去攻打潼關,因為戰事不利,不得不退回來的李光弼和手下的部將,此刻都在迎接的隊伍之中。
至於太子李亨以及,一些涉事的官員,因為李雄收到李隆基的命令,暫時將他們收押,所以這些人並沒有出現在迎接隊伍之中。
隨著日照升高,遠處逐漸傳來了整齊的馬蹄聲和儀仗的聲響。
隻見李隆基坐在華麗的馬車中,神態威嚴,雖曆經波折,卻仍不減帝王的氣勢,此刻從李隆基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一絲絲的頹廢。
在經曆過愛妃被迫遠走他地,然後一路顛沛流離逃往成都,到現在的再一次返回長安。
經過眾多的變故以後,已經60多歲的李隆基,此刻再一次的變得猶如一把鋒利的寶劍,讓無數人感到生畏。
以此刻李隆基展露出來的氣勢,絕對會讓無數人折服,仿佛現在的李隆基,又變成了那個銳意進取的大唐皇帝。
隨著李隆基的車駕緩緩到來,李雄率領文武群臣立刻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響徹雲霄。
隨後,車架緩緩的停了下來,李隆基也起身下車,目光掃視著眾人以後,走向前去扶起了李雄,說道:“愛卿辛苦了,長安多虧了有你們才不至於陷落。”
李雄則是恭敬的答道:“這是臣分內之事,能迎陛下歸來,實乃長安之幸,大唐之福。”
這時,人群中李光弼出列,跪地請罪:“陛下,臣攻打潼關不利,願領責罰。”
李隆基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道:“戰事有勝有敗,非你之過,寡人有爾等大將,消滅叛軍隻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國家正值危難之際,大唐還需你們這些將領奮勇殺敵,所以將軍不必自責。”
聽到李隆基寬慰的話後,李光弼也感激不已,連忙叩首謝恩。
隨後,李隆基在眾人簇擁下,李隆基也緩緩的步入長安城。
而城中百姓,在得知李隆基返回長安以後,也紛紛的出門夾道歡迎,高呼萬歲。
雖然當初李隆基拋下他們獨自逃跑,但是經曆過叛軍攻城的他們,也已經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畢竟長安城在他們貢獻出自己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能力之下,最終還是守住了,沒讓他們這些長安城的居民,遭受亂兵之禍。
隨著車駕一路緩緩穿過朱雀大道,最終停在了皇宮門口,李隆基再一次回到了闊別四個月之久的長安城皇宮。
李隆基回到皇宮以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召開朝會,而是命令各部官員迅速接手原來的位置,了解當前的情況,三日後再召開大朝會。
隨著這些跟隨李隆基出逃的官員,開始接手各項工作,停滯許久的大唐朝廷,再一次的開始運轉起來。
而李雄得到李隆基的傳喚以後,一直跟隨著李隆基來到了禦書房。
畢竟自從李雄收押太子李亨,接手長安城以來,李雄已經名義上成為了長安城的最高長官,所以許多事情還需要他親自向李隆基進行匯報。
這重中之重,肯定是關於太子李亨私自稱帝的處理,畢竟現在李隆基回來了,李亨的帝位肯定要被廢除,其中,牽連之人肯定也要受到懲罰。
禦書房內,李隆基再一次的坐回了他的位置,而跟著李隆基前來的李雄,正準備匯報最近的情況,李隆基卻前首先開口了。
“力士,給李雄賜座,再上一壺好茶。”
“老奴,這就去辦。”
“謝陛下!”
看到李雄坐下後,李隆基,這才緩緩的開口問道“寡人雖然已經收到了詳細的戰報,但是還是想聽你親口說說長安城之外,你是如何滅了安慶緒的。”
李雄放下手中的茶杯,組織了一下語言後,開口說道“也是將士們用命,在為微臣大軍趕到長安城之前,安慶緒已經率領大軍圍攻長安城半月有餘。
最危急的時刻,叛軍都已經攻上了城牆,最後還是將士們敢於拚命,才得以將長安城守住。
之後,微臣帶著援軍趕到,與城中守軍合軍一處,最後,在白鹿原與安慶緒的叛軍展開了決戰。
最後,通過微臣的算計,一步步將叛軍擊潰,然後四麵夾擊,到這了叛軍大亂。
安慶緒見勢不妙,想要逃跑,但被我們的騎兵截斷了退路,最後和其麾下的一萬多人被逼入了一條峽穀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番激戰過後,叛軍和安慶緒皆被斬殺,而安慶緒的屍首,到現在還被掛在東邊的延興門之上,以示警戒。”
李隆基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寡人始終沒有看錯你,此次解長安之圍你當屬首功。”
李雄立馬謙虛的說道“微臣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不敢居功至偉。”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你你的功勞,大家都看在眼裏,你不必謙虛。”
隨後,李雄看到李隆基似乎有所猶豫,李雄明白,太子的事情,不管如何,李隆基肯定要詢問自己一番。
果不其然,李雄的想法還沒落下,就聽到李隆基開口問道“對於太子李亨私自稱帝一事,你是如何看待的?”
李雄沉思片刻,道:“太子之事雖然是陛下的家事,但畢竟涉及到大唐,太子此己著實屬於大逆不道。
但是不管如何,太子都已經稱帝,而且傳召四方,如果不嚴加處置,必然會讓周邊小國看了笑話,也不利於接下來的平叛。
首先要廢其帝號,傳召四方,以正視聽,至於太子本人如何處置,還需要陛下來定奪。”
李隆基撫須沉吟,半晌道:“你所言有理,此事便依你之見,暫時先這樣處理吧!
你回去以後先擬定一個章程呈上來,三日後朝會,你再將各方詳情的一一道來。”
“微臣遵旨!”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