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計劃確定,準備遷徙人口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眾人這才將目光對向李雄,畢竟這份奏折中提到的內容實在太過龐大,雖然許多地方都已經給出了完整的計劃,但是他們也想聽一聽李雄這個策劃者的規劃。
迎著眾人的目光,李雄緩緩的說道“幾位大人之中,除了楊大人,沒有在西域長時間待過以外,其他的幾人可以說是對西域十分的了解了。
你們都知道,雖然現在我們大唐占據著西域的廣大地域,但是這是建立在我們大唐軍隊戰力無雙的情況之下。
但其實我們大唐,並不算真正的將這些地域完全掌控,眾位可以想象,如果大唐將這些邊疆之地的今日視圖抽調回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看著眾人陷入了思考之中,李雄也並沒有急著開口說話。
一時間,整個禦書房內陷入了沉默之中,畢竟李雄說的這個是事實,還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
因為他們聯想到了這一次安祿山謀反,如果戰事不利,必然還會從西北各節度使處,抽調士兵回來支援。
到時候西北和西域各地肯定會兵力空虛,那些長期被大唐壓製的西域各國,說不定會趁機謀奪西域。
就更別提之前被大唐軍隊打得丟盔卸甲,現在龜縮在雪域高原之上的吐蕃和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了。
想通了,其中關節的眾人紛紛露出了凝重之色,雖然他們再怎麽看不起這這些勢力,但是說真的,看不起歸看不起,但是該有的重視他們還是會有的。
這時,還是資曆最老的哥舒翰開口說道“你的考慮也不無道理,畢竟因為安祿山謀反,現在從西北已經抽調了不少的人員。
當然,這不包括你的安西都護府,畢竟你現在留在安西都護府的兵力,足以將任何的威脅全部扼殺。
但是隴佑和河東的兵力確實是薄弱了不少,但是想必吐蕃人在這時候也不敢,擼我大唐的虎須吧!”
看到其他人點點頭,李雄這才接著說的“吐蕃人敢不敢,咱們也不能去賭,但是西域絕對不能丟。
在計劃中,我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因為安祿山謀反,已經造成了大量的民眾流離失所,而這些流民的安置,相信朝廷和戶部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朝廷要安置流民,而為了充實西域的掌控往西域,遷徙漢人必不可少,那何不將兩件事一起給辦了?
這樣既充實了西域的漢族人口,有利於大唐的統治,又將這些流民安置完畢,何樂而不為?”
況且,吐蕃人和西域各族不善耕種,白白浪費了大片的土地,到時候隻要將這些人口安置過去,朝廷一邊增加了稅收,一邊又增加了掌控,而且又能就地征兵。
而且西域商路的繁華,想必眾位都清楚,到時候隻要將西域牢牢的掌握在我們大唐的手中,西域出產的各種礦產和資源,將源源不斷的為我大唐輸血。
到時也能夠平衡東西兩邊的稅收差距,而且西北和西域各地條件,相對於關東和江南等地來說,要艱苦不少,時間久了,自然,會產出優質的兵員和戰馬等等。
所以現在大規模的往西北和西域遷徙人口,正是最好的時機。
畢竟當天下太平的時候,百姓們總是故土難離,那時候強行遷徒,必然惹的民怨沸騰,而現在這些人都已經成為了流民,而這些人為了活下去,必然會服從安排。”
這時候,戶部尚書楊獻宇問道“安置流民的糧從何來,再說這麽多的流民怎麽養活?”
“可以采取以工代賑的方法”
“哦,何為以工代賑?”
“遠的不說,就說隴佑和河東兩地,大量的官道還需要修繕,各處需要開發的河灘和溝渠,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隻需要派出官員和一定的士兵坐鎮,統一組織這些流民,去做這些事情。
流民們出力幹活,朝廷則提供糧食作為報酬,如此一來,既解決了流民的吃飯問題,又能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
等道路修繕好了,河灘溝渠開發完成,更有利於後續往西域遷徙人口。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挑選出一些身強體壯、有能力的人,提前進行訓練,為之後在西域就地征兵做準備。
等把隴佑和河東的事情安排妥當,相信許多流民都已經安置的差不多了,剩餘的人員再逐步遷往西域。
到了西域,也可以讓他們開墾荒地、修建水利,朝廷依舊以糧食換他們的勞作,同樣開發一地就安置一批。
如此循環,不僅能讓西域發展起來,還能讓大唐對西域的掌控更加穩固,而流民的問題也能夠得到徹底的解決。
至於以工代賑的糧食問題,先期可以先從蜀地調取,畢竟隴佑等地距離蜀地也不算太遠。
至於長安城所缺的糧食,隻要我們快速的將洛陽收回,江南等地的糧草就能夠源源不斷的進入關中,這主要是打了一個時間差而已。”
李雄條理清晰地說完,眾人紛紛露出思索之色,似乎都在考量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哥舒翰率先點頭,“此計甚妙,若真能實施,於大唐益處頗多。”其他人也漸漸認可。
隨後,眾人將目光看向了李隆基,畢竟這等計劃肯定要實行數年,最終的決定權還是需要李隆基拍板。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微微眯眼,沉思良久後緩緩開口:“此計劃雖好,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諸多事端。”
李雄趕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困難隻是一時的,若不抓住此機會充實西域,將西域徹底變為我大唐的版圖,日後必然再生波瀾。
且以工代賑之法,能讓流民有活可幹、有飯可吃,等到各處建設完畢以後,還能分到田地,他們為了生存定會盡力而為。
畢竟隻有失去過,然後再通過自己的雙手辛勤獲得,才會顯得越發的彌足珍貴,況且隻要朝廷選派得力官員監督實施,定能順利推進。”
李隆基看著李雄堅定的神情,又掃視了一圈眾人期待的目光,心中已有了決斷。“既然如此,朕準了此計劃,就當我留給後世子孫們的一件禮物吧!
李雄見李隆基同意,立刻躬身行禮“陛下,聖明!”
而且李雄明白這項計劃隻要實行十年,那整個西北和西域都將徹底大變樣,當漢民族成為該地區的主體民族以後,那些西域小國,就隻有被同化的命運。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