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吳三桂的新爹

字數:5804   加入書籤

A+A-


    第304章 吳三桂的新爹
    沈戰單獨約吳三桂吃了晚飯。
    晚飯過後,二人來到地圖和沙盤前聊起了正事。
    沈戰率先透露了一下朝廷對吳三桂的安排。
    “朝廷很快就會新立東北省。
    你的最新官職是從一品東北總督。
    這個官職的性質是軍政一把抓。
    之前你把關寧軍和五十萬遼東軍民都管理得很好。
    所以我才建議朝廷封你做了這個總督的職務。”
    拋開人品不談,沈戰對吳三桂的能力還是很欣賞的。
    由於崇禎的瞎jb指揮導致洪承疇丟掉了寧錦防線。
    在寧錦防線全麵崩盤的情況下。
    吳三桂不但死死地守住了寧遠城,還保住了五十萬遼東百姓。
    吳三桂在寧遠城和山海關之間大量圈地。
    然後把這些土地全都分給了五十萬遼東百姓。
    當然了這些百姓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關寧軍的家屬。
    關寧軍本身就是一個小地主集團。
    他們肯用命守護寧遠城其實也是在守護自身的利益。
    之後吳三桂又組織人力物力興修水利,從而保證了五十萬遼東百姓的收成。
    崇禎末年糧食漲到了天價。
    崇禎從牙縫裏摳出來那點餉銀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吳三桂購糧。
    吳三桂也沒用崇禎給他的銀子購糧。
    人家關寧軍的糧食從來都是自給自足。
    所以說,吳三桂不但軍事上有兩下子,搞民生理政同樣是一把好手。
    正因如此,沈戰才放心地讓吳三桂在新立的東北省軍政一把抓。
    “屬下這壓力有點大啊,不過屬下會盡力做好的!”吳三桂壓力山大地回道。
    “別怕,本都督會全力支持你的!”沈戰拍著吳三桂的肩膀說道。
    “噢!”吳三桂對沈戰所說的支持很感興趣。
    沈戰也不賣關子,而是撿重點說起了他能給到吳三桂的支持。
    沈戰指著牆上的大明地圖說道:
    “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
    我會從這四個省移民四十萬百姓到新立的東北省。
    南方那些省就算了,南人根本耐不住東北的嚴寒!”
    “不少了!”吳三桂張大著嘴巴說道。
    遼東百姓總共才五十萬。
    沈戰這第一個動作就給東北省移民四十萬。
    吳三桂感覺一個天大的餡餅砸在了自己頭頂。
    沈戰輕笑,心說這才哪到哪。
    “滿清滅國,但人口尚在。
    此戰我軍共計俘虜滿族、漢族、蒙古族百姓七十多萬。
    這些百姓我全部留給你。
    具體如何打散這些人,又如何管理。
    這些全都由你自己做主。
    但你要確保一點,那就是東北地麵上不能再亂!”
    “啊~~!”吳三桂震驚。
    他本以為沈戰會把原本屬於滿清的百姓全部遷入關內。
    難道這樣不是最安全的做法嗎?
    沈戰卻不這樣想,他的格局比吳三桂大很多。
    沈戰心目中的東北省有180萬平方公裏那麽大,堪比11個山東。
    如此廣大的地域沒有充足的人口怎麽可能發展起來呢。
    東北乃苦寒之地,能適應此地環境的百姓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滿清治下的那些百姓雖然民族成分有點雜,但勝在有一個共同的優點。
    那就是他們對東北地區的環境很適應。
    吳三桂掰著手指頭計算著。
    按照沈戰的說法,他這個東北總督手裏已經擁有160多萬百姓了。
    有了百姓才能開墾荒地。
    有了土地才有充足的糧食。
    人多了糧多了才能養得起軍隊。
    這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少了哪樣都不行。
    沈戰給吳三桂準備的驚喜還沒完。
    “多爾袞從日本抓回來的奴隸還有四十一萬沒動。
    六萬男性奴隸我全部留給你。
    三十五萬女性奴隸我給你留下二十四萬。
    剛好給你湊個三十萬的整數。
    剩下的女奴我還有用!”
    “哈哈!”吳三桂嘴都笑歪了。
    加上這三十萬奴隸,吳三桂手裏的百姓已高達兩百萬。
    兩百萬啊,有了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基數何愁東北省發展不起來!
    正在吳三桂暗自竊喜的時候,沈戰對他的要求來了。
    沈戰用木棍點向了沙盤,吳三桂的目光隨之移動。
    “此地有豐富的鐵礦資源。
    本都督要求你一年之內把東北省自己的鐵廠建起來。
    鐵廠的年產能不能低於兩百萬斤。
    你再看這裏,這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一年之內你把東北省自己的煤礦建起來。
    兩年之內東北地區必須用煤大量代替木材。
    這兩樣東西你要是做不到東北省的發展絕對快不起來!”
    沈戰所指的第一個地方是後世的遼寧鞍山。
    鞍山的鐵礦儲量以億噸來計算。
    吳三桂開發好了夠他用個幾百年的。
    沈戰所指的第二個地方是後世的遼寧撫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撫順的煤同樣夠吳三桂用上幾百年的。
    在工業革命尚未發生的時代。
    沈戰給吳三桂指的這些礦產資源完全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糧、有煤、有鐵,東北省才具備騰飛的基礎。
    當吳三桂暗自感歎有沈戰這樣的爹真好的時候。
    沈戰這位大爹還在為吳三桂操著心。
    “本都督很快就會攻打蒙古。
    搞定了蒙古之後來年吾就去打西域。
    東北苦寒,百姓棉衣嚴重不足。
    等吾打下來了西域棉花的問題便得到了根本解決。
    到時候西域的棉花重點供應北直隸和東北省。
    有了棉衣棉褲百姓就不需要貓冬。
    你建設東北省的腳步又能加快許多!”
    “爹呀!”吳三桂就差淚流滿麵了。
    老吳接觸沈戰之前一向自傲。
    他覺得整個大明比他優秀的人鳳毛麟角。
    跟沈戰相處久了之後吳三桂才發現自己啥也不是。
    在沈戰麵前吳三桂感覺自己就是一隻井底之蛙。
    貓冬是東北話,大概意思是說一到冬天東北人就隻能在溫暖的室內貓著。
    室外的活兒那肯定是一點都幹不了。
    沒有厚棉衣、棉褲、棉鞋、棉帽子、棉手套的情況下。
    東北的百姓長時間在室外停留大概率會凍傷。
    凍傷很可怕,輕則落下殘疾,嚴重點會死人的。
    所以說,東北一到了冬天基本上處於停擺狀態。
    官府想搞個工程基建啥的根本就不現實。
    但是,如果吳三桂手裏有了充足的棉花。
    那麽一切都會變成另一番場景。
    百姓們可以正常到室外活動,官府也可以適當搞一些基建項目。
    後世的華夏不缺棉花,因此很少有人重視棉花這東西。
    可是在明朝棉花卻是絕對的戰略資源。
    沈戰有事沒事就將收複西域掛在嘴邊上。
    大明的高層知道這絕對是能改變大明國運的事情。
    吳三桂:我沈爹也不容易,剛打贏了一場戰爭緊接著又要發動兩場戰爭!
    沈戰:你要經曆過後世就會明白一個道理,和平跟安逸都是打仗打出來的!
    喜歡大明抄家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抄家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