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朝鮮戰爭意外結束

字數:7231   加入書籤

A+A-


    巴圖爾渾吉台沒有讓穀可成等待太久。
    僅僅半個月之後穀可成便收到了對方的回信。
    【感謝大明幫助準噶爾報仇雪恨!】
    【準噶爾願與大明永世交好!】
    【自此刻起準噶爾願奉大明為宗主國!】
    【為表示尊重準噶爾願意每年向大明進貢馬一萬匹,牛一千頭,羊十萬隻!】
    【恭喜穀總督赴任西域!】
    【準噶爾願為穀總督獻上十萬兩白銀之賀禮!】
    “啪嗒!”穀可成用手掃了一下巴圖爾渾吉台的來信。
    老穀同學甚是滿意。
    準噶爾不但接受了向大明稱臣納貢的事情。
    還完全接受了穀可成拉出來的納貢清單。
    有了這些貢品穀可成就可以進一步提升西域地區的實力。
    至於說那十萬兩白銀的私人賄賂穀可成收得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自己沒有故意拱火讓自家陛下發兵揍準噶爾。
    收他們一點茶水錢有毛病嗎?
    很快,穀可成一氣嗬成給沈戰寫了一封奏折。
    奏折的內容就是陳述了一下準噶爾向大明納貢稱臣的事實。
    大明皇宮。
    李岩跟宋獻策兩位丞相陪著沈戰說話。
    沈戰看完穀可成的來信後讓李、宋二人又看了一遍。
    沈戰:“這個穀可成還是很懂朕的。
    外西北距離京師三千多裏。
    準噶爾也沒什麽朕能看得上眼的東西。
    反正三年之內朕是沒興趣去那麽遠的地方打仗的。
    能讓對方稱臣納貢這個結果朕已經很滿意了!”
    精於政治的宋獻策分析道:
    “準噶爾的納貢數額看似不多。
    但對正值低穀期的準噶爾部來說卻至關重要。
    他們接受了這個納貢的數額。
    那就相當於放緩了舔舐傷口的速度。
    穀可成這比買賣做下來自身沒占到多少便宜。
    但對敵人的傷害著實不小!”
    “那不就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沈戰打趣道。
    “噗嗤 !”李岩和宋獻策同時大笑。
    主抓軍事的李岩趁機問了沈戰一個問題。
    “陛下,臣最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
    盤踞在西藏地區的和碩特部處事風格偏向佛係。
    假如他們迫於杜寒司令的壓力主動向我們稱臣納貢。
    那我們應該如何麵對呢?”
    李岩的思考不可謂不深刻。
    除了和碩特汗國大明還有很多敵人要打。
    朝鮮戰爭尚未結束。
    征討緬甸的計劃還在排隊。
    大明對日本跟荷蘭人的妥協要是暫時的。
    隻要大明的無敵艦隊形成戰鬥力。
    然後再成功勾搭上落魄海洋霸主葡萄牙。
    到時候就要跟荷蘭佬和小日子明牌了。
    戰爭清單上還有沙俄這個巨無霸要處理。
    基於以上種種,李岩想詢問沈戰的是和碩特可不可以不打。
    沈戰沒任何猶豫的說道:
    “不接受稱臣納貢。
    不接受藏區有任何的外部勢力存在。
    軍事勢力、宗教勢力都不可以。
    和碩特汗國必須從地圖上抹除。
    盤踞在藏區的蒙古人必須全體移民到內陸地區。
    西藏、青海這些地方的人口組成必須以漢族人為主。
    軍事上更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除了大明的軍隊這些地方不允許任何軍隊駐紮!”
    “哎呀!”李岩和宋獻策同時感慨。
    看來剿滅和碩特這一戰終究是無法避免了。
    就在三位大佬剛剛談妥了和碩特汗國的事情之時。
    一封朝鮮戰場的最新戰報送到了三人麵前。
    沈戰示意李岩打開戰報並讀一遍給自己聽。
    李岩接過戰報開始緩緩地讀起來。
    “九月十六日平壤城被我軍攻破。
    朝鮮國王李倧及全體王室成員皆被害。
    行凶者乃朝鮮叛軍崔氏之軍隊。
    崔鍾奎、崔鍾勇兩兄弟帶兵投誠。
    二人均表示願做大明之仆從軍。
    截至目前為止朝鮮全境已被我軍占領。
    朝鮮朝廷已被前線總指揮黃得功原地解散。
    關於朝鮮之後續安排黃得功正在等待朝廷旨意!”
    “朕好意外啊!”沈戰聽得目瞪口呆。
    不是,前線之前不是還說要十一月末才能打下朝鮮的的嘛。
    怎麽這還沒到十月份呢朝鮮就亡了。
    朝鮮王室沒有被大明軍隊所滅。
    反對
    而集體嘎在了叛軍的手中。
    這消息聽著咋這麽惡搞呢!
    國難當頭朝鮮內部不想著團結一致。
    結果還內鬼頻出。
    這個民族還真是奇葩的說!
    假如沈戰熟讀朝鮮曆史他就會知道。
    這種事在朝鮮國內並不新鮮。
    李倧在位27年,大大小小的叛亂他至少經曆了十次以上。
    異姓將領關鍵時刻反水。
    這種事連李倧自己都不感覺多意外。
    唯一的區別在於這次是國王李倧的主力部隊先被明軍給打殘了。
    這才讓他失去了反製內鬼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否則這個叛軍那個叛軍的李倧有都是辦法收拾他們。
    讀完戰報的李岩也驚得目瞪口呆。
    朝鮮這個國家的國情真是讓他難以理解。
    內鬥之王啊!
    宋獻策也震驚,不過他的政治嗅覺異常敏銳。
    “陛下,朝鮮之地十分特殊。
    它完美地堵住了東北地區的出海口。
    我華夏過去兩千年因各種機緣巧合始終未能征服朝鮮。
    現在我大明既已征服朝鮮。
    那就必須好好利用此地的地理優勢。
    您不是常把海洋霸權掛在嘴邊嘛。
    臣認為朝鮮對於加強我大明的海洋霸權至關重要!”
    李岩也跟著摻和進來。
    “沒錯,我們若想攻打日本。
    沒有比朝鮮更適合的出海口了。
    既得朝鮮,那麽日本便觸手可及!”
    “兩位愛卿說得都對!”沈戰笑眯眯地說道。
    能以如此惡搞的方式輕鬆拿下朝鮮。
    沈戰說不開心肯定是假話。
    既然地盤都拿下來了,那麽後續的安排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沈戰:“這樣,你們記錄一下朕的旨意。
    朝廷新立朝鮮省。
    任命胡心水為朝鮮省總督。
    保留一百萬朝鮮船工及家屬用於造船。
    其餘朝鮮居民集體遷往內陸各省並打散管理。
    從內陸個各省給胡心水調撥500萬移民充實朝鮮。
    以山東省為主。
    胡心水部兩萬兵馬直接留在朝鮮不走了。
    黃得功部再給胡心水留下一萬人。
    剩下的全讓黃得功帶回山東即可。
    另外胡心水可以吸納兩萬朝鮮仆從軍為己所用。
    暫時就這樣,擬旨吧!”
    沈戰的思路是這樣的:
    朝鮮這個地方其實是很難被征服的。
    華夏過去兩千年都沒打服朝鮮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大明把朝鮮打下來了。
    那就得大刀闊斧地行事。
    從而徹底把這個新地盤占牢。
    怎麽才能占牢呢?
    沈戰的方法可謂是簡單粗暴。
    朝鮮的土地上有1900萬人口。
    沈戰直接將其中的1800萬人移民至大明內陸。
    隻有讓朝鮮人離開朝鮮的土地。
    才能從根兒上解決朝鮮土地得而複失的隱患。
    至於說沈戰為什麽要留下一百萬朝鮮人在原地。
    那是因為一部分朝鮮人特別擅長造船。
    沈戰準備在朝鮮的天然良港開設大明的第三個大型造船廠
    暫時就叫朝鮮造船廠吧。
    未來兩年沈戰準備在這裏投資建造五十艘風帆戰列艦。
    這樣一來大明北方的海防便有了堅實的保障。
    軍事方麵。
    沈戰給胡心水留下了四萬明軍。
    還允許他征召兩萬朝鮮仆從軍。
    有了這六萬軍隊以胡心水的能力守住一個朝鮮應該綽綽有餘。
    民生嘛,沈戰對胡心水暫時沒有太高的要求。
    種出來的糧食夠吃就行。
    沈戰對朝鮮的定位還是海戰的橋頭堡。
    後世的華夏一直被這個破地方堵著。
    還有就是被更外圍的小日子堵著。
    那種感覺是非常難受的。
    現在沈戰掌握著大明的話語權。
    那麽這種事情必然要改一改。
    誰敢堵著老子,老子全給他踏平!
    喜歡大明抄家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抄家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