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德川家光越陷越深

字數:7221   加入書籤

A+A-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又過去了半個月。
    在這半個月裏鬆本純彌總計對長崎縣的第一道防線發起了十五輪進攻。
    最終,鬆本純彌以填進去八千人的代價攻克了長崎縣的第一道防線。
    同時期明軍的損失僅為2500多人。
    黃得功之所以放棄了第一道防線也是因為那裏完全被打爛了。
    各類防禦設施多有報廢,修整又來不及。
    再守下去明軍的戰損估計會有所上升。
    於是,黃得功便順勢放棄了第一道防線。
    在臨撤出第一道防線的前兩天黃得功有意壓製了本方炮火的密度。
    再聯想到開戰至今明軍已經發射了六七千枚炮彈。
    鬆本純彌有理由相信黃得功手中的炮彈不多了。
    “呦西,看來前期的付出是值得的。
    隻要我軍再加把勁,摧毀明軍的第二道防線不在話下!”
    “將軍閣下所言極是!”一群日軍將領忙不迭地拍著馬屁。
    實際情況呢?
    黃得功此次出征攜帶了兩萬枚各式炮彈。
    如果彈藥不足水師官兵還可以回大明去運輸。
    關鍵是真不用,兩萬發炮彈打當麵的三萬日軍根本就用不完的好吧。
    島根縣戰場。
    穀中正平硬著頭皮攻了島根縣城三四次。
    結果每次都損兵折將且毫無寸進。
    在前前後後搭進去近6000條人命之後穀中正平也算是死心了。
    “這麽攻城純是送死的行為。
    莫不如一邊等待援軍到來一邊打造大型攻城器械!”
    就這樣穀中正平正式開始擺爛。
    他每天都組織士兵大量製造攻城器械,然後就是不肯下令攻城。
    城內的田雄也樂得清閑。
    戰爭每多耗上一段時間大明的船隊就可以運走一批銀礦石。
    誰著急誰心裏清楚。
    北京城,禦書房。
    沈戰難得地有閑情雅致練起了書法。
    很顯然他最近的心情不錯。
    右丞相李岩拿著日本的最新戰報邊讀邊分析。
    “長崎縣戰場。
    黃得功的兩萬大軍牢牢吸引住了鬆本純彌的三萬日軍。
    且黃得功一直在給對方留機會。
    相信鬆本純彌會為了那個勝利的小火苗一幹到底。
    島根縣戰場。
    田雄雖然兵力不多但守得很輕鬆。
    前麵四場攻防戰日軍傷亡約6000人。
    田雄部傷亡約2000人。
    這仗打著打著守軍和攻城部隊的人數就一樣了。
    二人手中的兵力都在8000人左右。
    腦子還算清醒的穀中正平每日就是一味地製造攻城器械。
    我們再想勾引他攻城怕是不容易!”
    “德川老狗的援軍快到了吧!”沈戰頭也不抬地問了一句。
    “快了,預計五天後有兩萬日軍抵達神戶縣!”李岩回答道。
    “據說德川老狗還召集了第二批援軍?”沈戰總算抬起頭問了一句。
    顯然他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更為關注。
    李岩:“是,據錦衣衛回報江戶縣隻留了五千人防守。
    第二批援軍一萬五千人已經在趕往神戶縣的路上。”
    沈戰掐指計算了一下。
    “德川老狗先期投進去四萬四千人組織反攻。
    這又從江戶調集了三萬五千人的援兵。
    他投入長崎和島根的兵力很快就可以飆升到七萬九千人。
    這麽多敵人黃得功和田雄抵擋起來有點吃力啊!”
    “那讓朝鮮省的胡心水發兵?”李岩問道。
    “發吧,秘密抵達,盡量別讓日軍發覺!”沈戰肯定地說道。
    “好!”李岩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記了兩筆。
    【胡心水部一萬人增援島根縣戰場!】
    李岩問了那個最敏感的話題。
    “陛下,現在是否讓夏龍山部出擊?”
    “不要,時機不對!”沈戰搖頭。
    李岩的想法:
    江戶大本營已經空了。
    此時不讓夏龍山的兩萬大軍去偷家還等什麽!
    沈戰的想法:
    現在偷家時機不對。
    日軍的主力尚在,一旦他們發狠是有可能救到江戶縣的。
    但如果日軍主力在前線損失慘重且疲憊不堪。
    那麽他們即使有心回援江戶縣也沒那個能力了。
    沈戰的想法顯然更具長遠性。
    但這就苦了黃得功和田雄二人。
    他們要以四萬兵力硬抗日軍七萬九千兵力。
    且還肩負著大量殺傷日軍有生力量的重任。
    雖然明軍的武器裝備明顯優於日軍。
    但接下來的戰鬥也必然是慘烈無比的。
    果然,自從三月初三日軍的第一波兩萬援軍到位開始。
    前線的日軍便發起了一波接一波不要命的進攻。
    島根城下,一百輛楯車緩緩向城牆推進。
    每一輛楯車後麵都藏著五十名日軍。
    楯車的作用堪比後世坦克,隻是它沒有坦克那樣的機動力,抗打擊能力也差點意思。
    但不管咋說楯車也能抗住三四發紅夷大炮的轟擊。
    對日軍來說這就夠了,他們的傷亡數字可以降低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轟轟轟!”
    “嘩啦!”
    一輛楯車連著挨了四炮之後終於散架子了。
    躲在楯車後麵的日軍當場就死了二十多個。
    剩餘的人則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
    這樣的情況偶有發生。
    但更多的情況是日軍借著楯車的掩護接近到距離城牆很近的地方。
    有效規避了衝鋒路上的傷亡後日軍的攻城作業總算正常起來。
    一部分日軍順著梯子往城牆上爬。
    日軍都是小矮子,所幸城牆也不是特別高。
    另一部分士兵舉起鳥銃站在城下跟城頭的守軍對射。
    在六十步以內日軍的鳥銃劣勢便沒那麽明顯了。
    連續半個月的時間日軍都在製作大型攻城器械。
    在這一刻這一行為終於收到了回報。
    德川家光的格局已經徹底打開了。
    他連一千人的預備隊都懶得留。
    江戶來的第一批援軍兩萬人全被德川家光送上了前線。
    穀中正平得到兩萬人的生力軍後腰杆子也硬起來了。
    攻城器械有了,人也有了。
    此時不撒歡更待何時!
    於是,兩萬八千日軍從早到晚不停歇地攻城。
    田雄率八千明軍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經過整整四天的消耗。
    城內的八千明軍剩餘五千出頭。
    而穀中正平手裏還有足足2.2萬大軍。
    雙方兵力對比暫時定格在1:4.4。
    這已經完全滿足了穀中正平所說的“四倍兵力方可破城”的要求。
    於是乎,看到城破希望的穀中正平不再有任何保留。
    日軍每天天亮就開始攻城,不到天黑絕不收兵,中間沒有任何的停歇。
    雙方以一比二左右的戰損比快速消耗著,死人更多的一方自然是日軍。
    又是三天過去了。
    明軍新增了兩千人的傷亡數字。
    而日軍也賠進去四千條人命。
    此時田雄手裏還有三千左右的殘兵,且士兵極度疲勞。
    而穀中正平手中還有一萬八千大軍。
    因為合理輪換的原因日軍並不是很疲勞。
    日軍的兵力是明軍的六倍,收回島根縣可謂是指日可待了。
    然後……,極為諷刺的一幕發生了。
    “報,城頭多出兩千明軍的生力軍!”
    穀中正平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沒拔刀殺人。
    “兩千生力軍是吧。
    好好好,既然來了就一個都別想走!”
    城內的守軍從三千人增加到五千人。
    穀中正平感覺事情又有點不穩了。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向德川家光發出了求援信。
    【城內明軍增兵兩千,我軍破城在即!】
    【為保破城萬無一失請大將軍再為末將增兵五千!】
    德川家光收到穀中正平的來信後並無太大的情緒波動。
    在德川家光看來既然田雄這裏多出兩千援軍。
    那就說明黃得功那邊少了兩千人。
    田雄是黃得功的副將。
    黃得功擠出兩千人救援田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德川家光覺得這沒準是好事。
    這樣一來攻打長崎縣的鬆本純彌勝率就莫名地增加了幾分。
    “傳令,發兵五千增援穀中正平!”
    德川家光在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剛從江戶縣趕過來的第二批援軍一萬五千人瞬間被他用掉了三分之一。
    他真的想不到田雄那兩千援兵不是黃得功給的。
    而是來自朝鮮省的援兵,發兵的人是胡心水。
    再說了胡心水發過來的援兵也不是兩千人啊,而是足足一萬人。
    隻不過有八千人還在海上飄著呢,以免被日軍看出端倪。
    對德川家光來說這個坑有點大啊!
    喜歡大明抄家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抄家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