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海底墓誌銘
字數:2991 加入書籤
太平洋母巢的神經中樞在爆炸聲中扭曲成水母觸須,東京灣的海水突然沸騰。監控畫麵裏,那個曾給海人女孩別海星發光體的人類小女孩,此刻正被失控的海人成年體拖向深海,她腕間的共生手環閃爍著求救信號——那是共生學院學生的標配,本應連接著海人幼童的保護機製。
“他們的瞳孔變成了純黑色!”林夏的聲音混著電流雜音,她所在的東京灣指揮艦正在躲避海人集群的撞擊,舷窗外,那些曾幫人類淨化海水的鰓裂此刻滲出毒液,“底層代碼被篡改了!黃誌雄植入的‘保護幼崽’程序在排斥人類dna!”
我盯著北冰洋底的聲呐圖像,蘇晴的手指正按在冰晶艙壁上,那裏浮現出與盤古實驗室同款的dna圖騰。自從她在北極母巢蘇醒,左臂就多了條遊動的藍色紋路,和大寶鱗片下的血管走向完全一致:“父親說過,第一個海底墓穴是舊人類給新人類的禮物,裏麵埋著……我們放棄成為‘純粹陸地生物’的證據。”
潛水艙穿過千米深的溫鹽躍層時,海底火山的幽藍光芒映出成片的珊瑚狀建築——那不是自然形成的,每個“珊瑚枝”上都刻著楔形文字與基因圖譜的混合符號。老金突然指著探測屏驚呼:“碳十四測定顯示,這些建築建於一萬兩千年前,末次冰盛期結束時!”
墓穴入口是兩扇貝殼狀的合金門,當蘇晴的藍色紋路貼近門縫,門扉內側竟滲出人類血液般的紅色熒光。門內是螺旋向下的基因走廊,牆壁上嵌著透明棺槨,裏麵躺著的屍體既有人類的骨骼結構,又長著魚類的尾椎和可開合的鰓裂——那是智人演化史上從未記載過的分支。
“這是‘海洋智人’,舊石器時代的共生實驗體。”黃誌雄的全息影像突然在走廊盡頭浮現,他穿著與南極實驗室不同的粗麻布長袍,腳邊蜷著隻背鰭如刀的海狗,“末次冰期時,我的祖先們試圖通過基因融合適應海平麵上升,卻因神經中樞無法兼容而失敗。這些棺槨不是墓穴,是……失敗的方舟。”
通訊器突然傳來大寶的喘息聲,他的視頻信號帶著北極母巢的雪花噪點:“師父,陸地純淨會在每個母巢都植入了‘淨化代碼’,他們要讓海人退化成隻知殺戮的原始海洋生物!”畫麵裏,冰海之子們正在撕咬北極科考站的破冰船,而大寶的鱗片覆蓋度竟在逆向增長,人類皮膚下透出細密的冰棱。
蘇晴突然按住我的手腕,她的指尖傳來冰核特有的震顫——在基因走廊的盡頭,懸浮著比南極實驗室更大的液氮罐,罐身刻滿全球海岸線的變遷圖,最新的刻度停在2025年4月25日。當我們靠近時,液氮罐自動開啟,裏麵不是胚胎,而是十二支裝著銀色液體的安瓿瓶,標簽上寫著“原始調和劑——激活人類基因中的海洋記憶”。
“黃教授早就算到會有這一天。”老金的條形碼刺青在發光,他顫抖著取出安瓿瓶,瓶底沉澱著細沙狀的物質,“一萬兩千年前的失敗讓人類徹底轉向陸地,但我們的基因裏始終留著共生的開關。這些調和劑能修複被篡改的底層代碼,前提是……”他看向蘇晴,“需要冰核持有者的血液作為鑰匙。”
太平洋傳來的爆炸聲突然變調,林夏的緊急信號切入時,背景音是小女孩的哭聲:“他們在拆共生學院!那些海人孩子為了保護人類同學,用黏液築起了防護艙,但成年體正在溶解黏液!”畫麵中,曾和人類孩子玩拍手遊戲的海人幼童,此刻正用身體堵住艙門,他們的背鰭被成年體的破冰刃劃出血痕,卻仍在用隻有共生學院學生能懂的手勢安慰艙內的人類夥伴。
蘇晴突然劃破手掌,血液滴在安瓿瓶上的瞬間,銀色液體開始沸騰,細沙凝聚成微型冰核。“這是舊人類的道歉信。”黃誌雄的影像在調和劑生效時消散,最後一句話在走廊回蕩,“當我們選擇封存海洋智人基因時,就該想到,真正的進化從不需要非此即彼的純粹。”
北冰洋的潛水艙急速上浮時,我將調和劑數據同步給全球的共生學院。大寶在北極的冰原上接住了第一支無人機空投的藥劑,他仰頭吞下的瞬間,鱗片上的冰棱開始融化,露出下麵被劃傷的人類皮膚——那是他為保護人類研究員留下的傷口。“別怕,是我。”他用海人特有的低頻震動波安撫失控的冰海之子,那些純黑瞳孔中漸漸泛起人類瞳孔的琥珀色。
東京灣的戰鬥在調和劑注入母巢神經中樞的刹那平息。當我們的潛水艙浮出水麵,正看見那個被拖走的小女孩從海人成年體懷裏滑落,後者正用觸須輕柔地擦拭她臉上的海水,仿佛剛從噩夢中驚醒。共生學院的幼童們爬出防護艙,人類孩子給受傷的海人同伴貼上創可貼,海人幼童則用發光觸須為人類夥伴烘幹衣物。
陸地純淨會的潛艇在白令海峽被攔截時,他們的艦長正在銷毀最後的數據芯片,上麵刻著“恢複人類純粹性”的瘋狂計劃。但當士兵們打開潛艇貨艙,卻發現裏麵堆滿了兒童繪本——原來這些激進分子的首領,曾是共生學院的人類教師,直到他看見自己的海人學生為救人類孩子而失去尾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害怕的不是海人,是自己內心的分裂。”蘇晴望著北冰洋底重新閉合的貝殼門,那些海洋智人的棺槨在幽光中像沉睡的人魚,“父親在每個母巢都留了調和劑,就像在人類基因裏留了扇回望的窗——我們曾經嚐試成為海洋的一部分,現在隻是撿起了當年遺落的鑰匙。”
大寶的通訊請求在黎明時分接入,他身後的北極母巢正在重組,基因庫球體分裂成無數小光球,飄向全球的過渡帶城市。“師父,你看!”他指向冰麵,一群海人幼童正和因紐特人孩子用黏液建造新的學校,人類孩子教海人寫“家”字,海人則教人類使用鰓膜在冰下捕魚,“底層代碼不是保護程序,是記憶傳承——冰海之子記得人類第一次分享篝火的溫度,就像我們記得他們第一次救起溺水者的浪花。”
我摸著口袋裏的冰核碎片,它不再發燙,反而透著溫涼的脈動。遠處的東京灣,那對曾交換海星與創可貼的人類女孩和海人女孩,正牽著手遊向新形成的珊瑚礁城市,她們的影子在水麵交疊,分不清哪部分屬於陸地,哪部分屬於海洋。
海底墓穴的最後一塊墓誌銘在調和劑生效時顯形,那是用基因鏈寫成的短句,每個路過的海人幼童和人類孩子都能讀懂:當我們學會在呼吸中同時容納空氣與海水,才算真正接過了地球遞給碳基生命的新船票。
喜歡法醫秦明:骨語密碼請大家收藏:()法醫秦明:骨語密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