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寒退戰鳴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二月。
又是新的一年,至於劉備為什麽還沒有出兵,攻打袁術,自然是在等嚴寒一過,立刻揮師南下。
寒冬對於漢代的古人來說,從來都是要命的季節,劉備做了州牧同樣無法改變資源的總量,大部分的底層百姓,除了缺衣少食,柴火供暖依舊是亙古不變的最大硬傷。
這種硬傷持續幾千年,直到後世才得到緩解,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但如果把柴與後世的能源作為對比,大家是不是立馬感覺到其中的影響。
在後世沒有石油,沒有電,人們會活得很艱難,可在古代沒有柴,不僅會艱難還可能會凍死。
至於底層的百姓為什麽會沒有柴,主要還是與地理環境有關係,產糧食多的地方,人也多,但木材相對就少,也就人們常說的平原地區。
木材多的地方,人也少,還不利於種糧食,交通也不便,特別原始森林,還伴隨著瘴氣毒蟲猛獸等。
雖說這裏是有燒不完的柴,但木材的運輸成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想象的。
除了地理的主要原因,還有資源分配不均的次要原因,在漢代的平原地區大部分的山林樹木,與田產一樣,都是士家的,平民敢去偷一棵樹,士家的奴丁就敢打斷你的腿。
所以柴在漢代的平原地區,可是一種搶手的硬通貨。至於有多硬,也要看這個政權的君主對百姓怎麽樣,像董卓那樣完全不顧百姓死活,那柴這種東西就夠人用。
那如果是我們主人公劉備的話,自然不會看著治下的百姓活活餓死,都能活著了。那人們自然會想活得更好一點,這時柴就不夠用了。
雖然劉備知道百姓之苦,但目前也沒有能力讓百姓過得豐衣足食。
俗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帝功成九州荒。劉備現在沒這個能力,不代表以後沒有,現在也隻能苦一苦治下的百姓。
……
糜竺從琅琊國回來,帶回了劉備想要的好消息——正是臧霸自覺的把軍司馬以上,還包括自己的家屬送到下邳城。
當然前提是劉備先對其表達了信任,原本琅琊國相糜忠與臧霸不分上下,各司其職,可一旦戰爭開打,兩人肯定會出現意見不合,調度不便之事。
為了扛住袁紹援軍的壓力,勢必要增加琅琊足夠的防守力量,可臧霸始終保留一定的獨立性,調無法調,棄之不用,又過於難堪。
如此一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劉備幹脆一咬牙,一狠心,一跺腳,給臧霸的兵力調整到了一萬,同時加封臧霸為代行偏將,琅琊都督之職。
劉備手下的都督,都是臨時的,同以前的關羽、張飛一樣,屬於第三個獲得此殊榮的將軍。
但這樣一來,琅琊國相糜忠就要受琅琊都臧霸管轄,所以劉備這才派糜竺去,一是安撫糜忠,二是希望臧霸懂點事。
隨著臧霸的心領神會,著實讓劉備發動大戰的信心成倍增長,可往往好消息,總會伴著一些壞消息而來。
看著袁紹的稱帝檄文……劉備徹底陷入沉思。
方今天下崩析,亂象肇始,罪在劉氏天子也。昔暴秦二世而亡,未聞鬻爵之政。
今漢帝不恤黎元,與貪墨之臣相為表裏,橫征暴賦,以致海內餓莩盈野,哀鴻遍野。
閹豎遺孽曹操,托名漢相,實乃漢賊,欺君蠹政,濁亂朝綱,屠徐州、坑降卒,戕害忠良,所過之處,屍積如山。
於朝堂之內,盡植私黨,州郡之中,遍布鷹犬。發丘掘墓以充府庫,興無名之師以遂私欲,致使四海困窮,生民倒懸,其惡貫盈已極,罪當萬死!
吾袁氏四世三公,累世忠烈,為漢室鞠躬盡瘁,舉賢良、平黃巾、破董卓、籌軍餉、定一方,不圖報償,卻蒙“反賊”之謗。
今朝堂上下失德,天命已去,大漢氣數殆矣!
為拯蒼生於水火,吾袁紹已定河北四州,文有能臣輔弼,武有猛將驅馳,軍威赫赫,民心歸附,上天示警,祥瑞屢現,此乃天命所歸。
朕順天應人,於建安三年元月,即皇帝位,國號曰趙,改元康平。
(小說檄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真正的檄文可以在網上借鑒陳琳,討曹操檄,但文言文太多了,實在沒必要。)
“夫君,你這是怎麽了,看了一封文書,就一直悶悶不樂。”糜夫人見劉備呆呆地坐在胡椅上,不免好奇的問道。
“夫人,袁紹稱帝了,你說我做漢朝的州牧好,還是做袁紹的大趙鄭王。”
糜夫人對袁紹稱帝倒沒什麽震驚,隻是閃過一絲羨慕,但一聽讓自家夫君當鄭王,那自己不就成了鄭王妃了,頓時喜笑顏開道“袁紹那麽強大,自然坐鄭王好啊!”
王位的誘惑確實很大,站在普通人的眼裏,跟著最強大的袁紹混,也是合情合理。
女人,終歸是女人,哦……不,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劉備真要接受了袁紹的鄭王頭銜,那覆滅曹操之後,便輪到我劉備了。
不過劉備也不會和糜夫人解釋那麽多,女人還是不要太懂政治為好,特別糜夫人。
旋即拉著糜夫人手,緩緩牽進自己懷中,在其耳邊親吻的說道“你家夫君,不是當王的料,袁紹做得了皇帝,我為何做不得。”
糜夫人心花怒放的笑盈盈道“好的,陛下,本宮伺候您更衣……”
數日之後,下邳州府,中院麒麟殿,徐州高級官員議事之處。
麒麟殿規模不大,原本就是內閣殿的一處偏殿。
除了劉備的台案首座,垂落著八盞青銅連枝燈,燈盤錯落如北鬥,冷硬的金屬光澤,勾勒出肅穆的幾何秩序,盡顯威不凡。
其他地方就相當簡約,中央議事區隻有青石磚鋪就,左右兩方連蒲團都沒有,議事之時除劉備外,餘者皆需侍立,至於為何不轉至寬敞的內閣殿。
不外乎內閣,早已成為徐州政務中樞,何況殿內辦公案幾,錯落有致,屏風分立其間,各地賬冊、輿圖與考核文牘皆陳於內閣,方便調檔查閱,如此一來,也不好隨意騰空。
喜歡速戰三國之劉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速戰三國之劉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